APP下载

“文化”的村落
——从拉普卜特理论浅析江西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作用要素

2016-10-10罗雨雁赵志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族村落江西

罗雨雁 赵志红

“文化”的村落
——从拉普卜特理论浅析江西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作用要素

罗雨雁赵志红

文化特性;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从广义上来看,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为达到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而有意识地适应或改造自然条件所创造的人文景观。从狭义上来说,它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形式,而现在大多指乡村聚落。乡村聚落由于较少干预性,更能体现人在创造居所或择居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村落作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有着显著的文化地域特征,而这种文化地域特征往往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宅屋的形式和结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1]。拉普卜特在《宅形与文化》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宅形(或聚落)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物质影响力的结果,也不是任何单一要素所能决定。它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产物,而且这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内涵需从最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同时,气候状况、建造方式、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等对形式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修正作用 ”[2]。因此,对于传统村落的成因及演变过程不仅需从地缘条件(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分析,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因素(血缘、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作出探寻。

自然环境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多表现为具象的物质条件,如地理地貌、气候水文、材料等,其对村落的作用是更容易被人认知的;社会文化脉络对建成聚落则表现为抽象的、隐藏的作用因素,难以被识别且易被忽略。且自然环境对建成村落的影响多表现为最初的选址,而文化特性则在长久的居所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文章着重对社会文化结构对江西传统村落的作用进行分析,对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及演变作探寻。

1.文化与建成环境——江西村落形成作用要素

文化这一要素对建成环境的影响是隐形的、抽象的,却是决定聚落建成的“首要因素”。在社会文化结构对建成聚落的作用过程中,人是核心,是连接显性形态与隐形结构之间的桥梁。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不能脱离人的存在[3]。

图1 建成环境的编码译码过程

人在文化特性与建成环境所起的桥梁作用,是解读文化信息的关键;同时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可将获得的信息作用于环境改造。建成人居环境(村落为一种形式)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信息的编码过程(如图1)。信息在环境中被编码,那么使用者可被看做对其进行译码,共同文化濡染的聚落人群对环境具有相同的认知脉络(即译码过程)[4]。环境能否被表达,从而令人们产生认同感,取决于通过文化濡染学到的线索,进而决定文化是否可被理解。

与大多数地区的汉族村落相同,江西汉族传统村落的形态形成受到几大方面主要文化脉络的影响,其中风水文化、儒家文化、宗族思想和赣南理学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主导了江西汉族聚落形态的形成。以风水文化为例,“藏风聚气”形成了封闭内向的建筑形态,门槛的布置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四水归堂”则主导了江西天井式民居的形成。背山面水不仅是由于丘陵地貌与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是人们意识文化中的“安全感”诉求:“山”以其稳固的形态被认为是可提供庇护的场所;“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外来侵略者的进攻。儒家文化中的家训、家规成为村落中幼年儿童的启蒙读物,因此长幼尊卑思想在村落、建筑布局以及村民行为行事中被严格恪守。同一家族的人群受到共同的文化濡染,具有相同的文化脉络,对事物的认知也具有同一性,从而肯定相同的“理想环境”。加上对宗祖的崇敬心理和“父命如山”的礼制思想,江西地区得以保留的众多祠堂即是宗族文化的表现。

在传统聚落中,建成理想环境的信息图式不断地被编码、译码,在外界干扰较小的情况下,同一族群形成相同的文化价值观。与此对应的,在长期编码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聚落模式,各聚落通常维持其稳定的形态。当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战争、商业流通等产生新的择居行为从而带来文化迁移,或由于临近的地缘关系产生交互的文化濡染,聚落布局与宅屋形态乃至家具布置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通常两种住居文化发生交互,会产生三种情况:本土文化被完全侵袭、两种文化相互交融产生新的住居文化、或完全抵抗外来文化不受其影响。汉族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展现出善于融合其他外来文化特性。江西部分地区古村落展现出徽派建筑布局简洁、朴实素雅的风格,也是文化交融的一种体现。高大挺拔的马头墙象征家族兴旺,位于房屋中央的小天井也与徽派建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此外,用于装饰的木雕手法也展现出一致性(图2、图3)。

聚落形态是拥有共同价值观影响下的族群通过长期的择居行为而决定的。通过对自然环境要素和文化特性要素的梳理分析,前文对江西传统汉族村落空间布局及部分地区建筑特色的形成作出探寻。除自然条件与文化环境外,还需考虑的是政治与经济条件,文章主要考虑前两者因素的共同作用,对后两者因素不作过多辨析。

图2 江西地区徽派建筑影响下的宅形——马头墙与门楼

3 江西地区徽派建筑影响下的宅形——马头墙与门楼

图4 传统村落中村口大树与石凳形成的公共空间

图5 祠堂前的交流空间,贴合人的行为特征

图6 新村落公共空间色彩鲜艳的基础设施被用以晒衣(不被受固定文化濡染的人们认知导致使用率过低)

2.文化与迁居——传统村落消亡成因

汉族传统村落经过千百年发展至今,基本保持一种稳定的聚落形态,中间即使经过朝代的更替或盲目的改革,也未曾使村落格局或建筑宅形发生较大的变动,然而近十年来的现代化冲击使得延续已久的村落文化逐渐衰退。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聚落已呈现出过于集中、膨胀的状态,而乡村聚落在近年的大量消亡,伴随的是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瓦解,城市、城镇千篇一律。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5]。在消失的村落中,汉族村落占据绝大部分,这其中不止是因为汉族村落原本的数量巨大,也是由于汉农耕民族血缘意识不如少数民族强烈,更易于放弃家族业缘从而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其次,更多的学者将保护重点放在文化特性更强的少数民族村落。

对传统汉族村落的保护不应局限于历史名村的文化传承,更主要的目的是恢复分散式聚落模式从而解决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的现状。部分观点认为,汉族村落的大量消亡是由于乡村聚落经济结构上出现问题,传统的农业耕作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生活,家庭经济基础的不断下滑导致乡村聚落的发展逼近环境的“生存极限”,使人们进行自发的“择居”行为。在迁移初期,村落人群放弃相对“较好、熟知”的乡村环境质量,转而在“较差、陌生”的城市棚户区生存,是为获得相对更高的经济收入。日惹(印度尼西亚)的一项调查表明,自发聚落里的乡村移民并不重视环境质量,然而15年后,当他们已然融入正规的经济体系之时,环境质量对他们而言就变得举足轻重[6]。在取消农业税、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大量的扶持政策下,汉族村落已避开“生存极限”渡过了由经济因素牵动的初期阶段,可达到较为充裕的生活水平,但近年来往城市迁居的行为并未有显著的减少,汉族村落仍在不断消亡。并且,向城市迁居的人群即使收入增高,事实上大部分生存状态远不如留在乡村居住的村民。由此看来,经济条件在择居行为中并非主导因素,城市生活似乎已经成为大部分村落居民的共同“期望”,这是城市文化冲击下导致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文章开头已提出,拉普卜特将建成环境与人的关系看作编码与译码,迅速的文化变迁、现代化、开发等等会导致在多元脉络中解释建成环境中的代码遇到极大困难[7]。更具体的阐述,即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带来的优越条件对传统村落的居民产生强大的文化冲击,与赣派建筑文化对江西传统村落的影响不同,乡村聚落居民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彻底的转变而不是发生交融:城市中心成为“上流社会”的代名词,“商城”“精品”“休闲娱乐”“西式餐厅”等图式意象因开发、获利等目的通过各种媒介被大量传播,在大多数人心中建立起一种丰富而精彩的生活方式。乡村聚落则被视为“泥泞”“单调”“不便”“落后”等消极意象(即使村落更符合文化脉络易被认知)。“优越的现代化资源”胜过了“单纯的农耕生活”成为主导价值观念,使人们产生追求现代城市生活的“期望”。在这种期望驱使下,一部分人确实获得了拥有良好资源的城市生活,其在原有村落的社会地位得到抬升,被其他家庭视为成功的、优秀的“变迁”,此时“期望”进而成为新的价值与准则。当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价值观交织,文化脉络不再单一,各种认知领域失去清晰性而变得模糊,其预期占有者以及包涵或排除的准则变得不大明白。代码增多而使人不熟悉,传统的和当代的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传统文化和环境中显示的一致性,环境组织的准则已有消失趋势[8]。这就予以我们一个提示,利用主导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系统的规划对“择居”过程进行引导。乡村聚落需要更替成一个“新的、积极的”文化图式,从而对人们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加上其原有的文化脉络作为优势,“环境良好的”“拥有归属的”新村是容易被认可接受的。

3.文化与设计——新聚落建成

不断推进的新村建设就是试图对村落“积极意象”进行重塑从而使人们自发地进行新一轮的“择居”。江西由于临近沿海、周边江流汇聚、多丘陵地貌,其空间布局、宅形变化呈现出人类适应自然的有序性、地域性特征。同时,由于江西位于内陆至沿海的过渡地带,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如建筑形态受徽派建筑影响出现高耸的马头墙、白墙灰瓦等。在自然村落受当代城市价值观及审美偏爱影响而大量消亡的现状下,文化的多元脉络来源无疑使江西地区汉族传统村落研究具有较大价值。目前,由于江西传统汉族村落数量巨大,保护政策是针对于具有文化特征、价值的代表性村落,而很大一部分需要改变现有的落后状态,从而适宜现代环境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令人们回归家乡。“迁居”这一行为反应出对聚落环境优劣的评价,移居的人们首先会选择那种像是“回到老家”的景观。因为这些景观是熟悉的,表达了文化核心因素,所以可资依托[9]。这也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新村落时贴合使用群体的行为特征、文化价值观,使人们更乐于居住。对于江西地区新聚落环境的建成,其中物质需求在政府各政策的扶持下已基本满足,而涉及新聚落群体精神层次的文化归属却出现许多问题,过于强调“整洁”“标准”“设施齐全”的统一的城市化景观。

其中显著的问题是新村的尺度被放大,常以城市城镇的车行尺度为标准。这种开敞明亮的新村落建设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随汽车普及而兴起的郊区独户住宅区不谋而合。新村落中大都有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统一向南的住宅取代了曾经错落布置的瓦房,同时也失去了被围合起的村落空地。这些空地是村民活动交往的主要空间,其作用与中世纪城市设计中尺度宜人的广场和街道相似。孩童常沿路玩耍,各种交往活动发生在路上。事实上,传统汉族村落中道路的尺度通常极小,以两三人的通行为标准。这种窄小的土路及弄巷使人的关系更为亲密,在小空间中不可避免的看到和听到他人,交往增多而使人产生归属感。在已建成的各个新村落中,平坦的马路实际上被用作晒谷场,而真正被用作晒谷场的屋顶平台或屋前平地又被完全取消。宅屋形态完全消失了地域特征,人们即使迁回老家也难以找回熟悉的场景。

除道路尺度外,公共空间的需求也考虑极少。以村落公共空间为例,江西地区传统村落多以祠堂为议事的公共空间,而休闲空间则是位于村口树下的空地、各户门前的坪坝等闲置地。这些地块在人们自发的适应行为下通过放置一些石凳,无意识创造出一些贴合行为特征的“文化的空间”,这些空间被受固定文化濡染的人们所认知且大量使用,信息在这里传递,构成了村落的主要交流场所。但在新村建设时,大部分的村落设计都是以鲜艳的健身设施放置在村口,作为公共娱乐空间,试图给人以“现代、文明的生活”感受。事实上,这样“现代化的公共空间”并不符合大部分群体的文化图式。人们在认知环境的过程中无法凭借已有的“文化脉络”对其进行解读。健身设施不被认可,导致这些放置在空地上的“快餐式娱乐设施”使用率几乎为零。

类似的情况在江西地区新村落建设中大量出现,如用简单的马头墙及清一色灰色涂料屋面就代表受徽派影响的建筑风格等,大量的新村落千篇一律。事实上,每个新聚落出现都有其地域性及文化特性,但由于设计工作者数量的不足及本身专业素养的缺失导致难以针对不断出现的新聚落的不同文化特性进行设计,地域文化特征无法在新村落延续。汉族新村落出现同质化现象,新村落的意象图式难以改变向城市中心迁居人群的文化价值观。

对传统村落形成及演变机制的溯源,可帮助设计工作者有效地提取出主要作用要素,把握被特定文化濡染的人们所认可的空间形态、宅屋形式、乃至植物营造、家具小品等细节布置,从而在建成新的人居环境中避免类似的同质现象(将鲜艳的健身设施改成石质桌椅、长椅与树阵显然更容易引起认同)。新村落在文化归属上引起人们的认可,另外在经济政策与物质资源条件上的扶持,可以很好地促进分散式聚落模式(散村形态)的恢复,缓解人们向城市中心迁居或使人们回归到建成的“新村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心化、城市膨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4.结语

通过对江西传统汉族村落的形成及衰退过程的初步探究,可以认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以及其演变机制,是一系列地缘要素以社会文化因素连同经济、政治等社会发展状况共同作用形成的,是动态复杂的地域性文化景观。而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延续,仍需从文化特性角度出发,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规划和设计中需加考虑的可变因素。基于文化价值观是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建成从文化角度探寻传统村落形成因素的大环境,不仅对保护传统民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帮助设计工作者针对不断涌现的“新聚落”创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城市、城镇规划及居住区规划。

本文系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四川藏羌彝走廊生态景观的视觉文化构建研究”子课题(项目编号:SC14A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詹贤武.海南村落文化的传统特质及重构[J].新东方,2005(Z2):27

[2][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2

[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http://cul.sohu.com/s2012/diyixianchang54/

[6][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同[4]

[8]同[4]

[9]同[4]

[10]http://baike.baidu.com

[11]张小莉.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罗雨雁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赵志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木版年画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2016年5月9日,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木版年画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千佛山校区举行。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寿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苗登宇出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历时一个月,来自潍坊、聊城、高密、临沂、青岛等地的5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参观交流+实践+展示”的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基于传统,立足当代,将教师知识讲授与传承人技艺传授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充分衔接,将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创新融会贯通。

6月3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木板年画培训班结业典礼暨学员创作成果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千佛山校区举行,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副院长李新出席活动。

与会领导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参观了创作成果展,对学员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本期木版年画培训班学员完成了包括基础课程作业、木版年画创作作品、设计衍生作品等7种类型近40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了全体学员的课堂习作、创作以及衍生品设计开发等多个教学板块的画作、雕版、手工制作、生活日用品设计及其他应用设计作品。在保留传统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与独特韵味的基础上,学员的设计衍生作品还大量融入了当代设计元素,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时尚元素的碰撞、学院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交融,这种碰撞与交融为当代木版年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探索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江西作为稻作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其传统村落形态及演变机制在汉族农耕文明社会聚落形态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运用拉普卜特提出的文化特性与建成环境相关理论分析了江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演变及衰退过程,从而提取出推进演变过程的主要作用要素,即从文化层次对近年来汉族大量自然村落消亡成因作出剖析,旨在吸收传统住居文化古为今用。

猜你喜欢

汉族村落江西
江西银行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我爱江西奶奶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