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的应用
2016-10-10刘颖琪
刘颖琪 陈 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300170)
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的应用
刘颖琪陈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
目的:探讨信息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取2014年4~7月与2015年4~7月就诊患者信息,对比二次分诊率及应用前后医护满意率等指标。结果:系统应用前后同期患者诊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二次分诊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实现了急诊预检分诊的信息化,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就诊安全率。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信息化
预检分诊是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其作为急诊护理服务的第一步,在急诊医疗护理服务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急诊患者就医的一个核心环节。国际上自2000年起美国(emergence severity index,ESI)、加拿大(Canadain triage and cauity scale,CTAS)、澳大利亚(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ATS)、英国(Manchester triage scale,MTS)、法国(FRENCH)等国家及港(五级分流制度)台(Taiw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TTAS)地区实行的5级预检分诊系统,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目前我国医院执行的多为我国原卫生部提出的急诊三区四级分诊标准[1]。在信息化普及的大环境下,本研究设计了信息化预检分诊工具并在2015年初投入使用,现分析临床使用效果,旨在为预检分诊提供信息化服务及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回顾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应用前2014年4-7月与2015年4-7月来急诊就诊患者,前者63 7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预检分诊方式,后者69 037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联合信息化预检分诊方式。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6岁成人患者。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1.2方法
1.2.1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预检分诊方法,根据急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占用急诊医疗资源数量进行分级,根据分级进一步处理[1]。观察组采用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
1.2.1.1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方法本系统沿用系统-主诉分诊模式,结合CTAS和TTAS中17个系统,165个主诉,根据我国三区四级分级指标进行修订,制定大分类名称28个,主诉173个,判断依据1 631个。依据患者主诉的大分类系统,划分患者所属疾病专科,根据判断依据采用我国三区四级分诊标准降序排列分诊级别,1级为濒危,2级为危急,3级为紧急,4级为非紧急;分别对应的相对安全就诊时间为立即、≤15分钟、≤60分钟、≥90分钟(表2)。例如:一位发热伴有咳嗽的患者,根据主诉可点选大分类名称为呼吸系统,隶属内科系统疾病,主诉点选为咳嗽,判断依据点选为发热(有病容),系统自动生成病情分级为3级紧急。本系统还附有生命体征采集量表(体温、心率、血压)、疼痛分级量表等辅助判断,为具体化的系统-主诉分诊模式提供生命体征、体感等动态化指征。例如:一位生命体征正常的患者,根据主诉可分诊为4级非紧急患者,但是如果他有严重的中枢疼痛,可以根据量表中Wong-Banker分级和WHO分级,将患者调整到3级急诊患者或者更高的2级危急患者。而后根据内置MEWS评估系统,结合已录入生命体征信息,得出再评估时间,最后通过数据共享,使系统内记录信息伴随患者全程急诊治疗。
1.2.1.2信息化预检分诊后处置方法依据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划分出的分诊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置,1级患者由分诊护士指引,直入抢救室,当值医生及相应诊区护士需立即进行生命支持,遇特殊情况可实行“先治疗,后缴费”政策;2级患者由分诊护士在病历本给予红色标识,并安置于平车等候优先就诊,就诊后分诊护士致电相应诊区联系床位,护送并告知患者就诊信息,由相应诊区护士给予适当护理措施;3级与4级进入分诊叫号系统,患者就诊高峰时启动预案满足就诊时限,3级患者分诊护士在其病历本予以黄色标识,并引导至相应科室外按需等候就诊,就诊后,由医生酌情安排于急诊黄色诊疗区,并由相应诊区护士给予适当护理措施;4级患者由分诊护士引导至相应科室外依序等候就诊;对未设急诊的专科科室,遇到突发急诊时,按照分诊系统危重等级划分标准分流患者,对1、2级患者直入抢救室,开放绿色通道,联系院内紧急会诊,保障患者安全。
表2 急诊预检分诊病情分级表*
1.2.2相关培训科室内针对急诊护士进行了指导培训及模拟演练,普及使用方法和原则,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保证了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约束力。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二次分诊率(因初次分诊不准确,使患者级别定位不当或病种划分不当而进行第二次分诊的发生率)及医护满意率,医护满意率资料收集通过评价器进行,评价器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总评价的百分比。在每次鉴别分诊后,诊室或抢救室医生或护士进行分诊结果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频数、率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a=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候诊指标比较经χ2检验,因预检分诊不准确进行二次分诊,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改进前后患者候诊指标比较
2.2医护满意度比较实施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前后医护对预检分诊工作满意率分别为86.67%和94.56%(见表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改进前后医护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改善了护理质量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自行就诊及院前急救接回的患者每月高达1.6万左右,患者候诊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就医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急诊拥堵现象”[2]。信息化预检分诊应用后,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处置有了具体的安排,患者就诊高峰启动预案满足就诊时限,使每个级别患者均能及时就诊,通过表3可以看出,患者二次分诊率下降,分诊准确性提高,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减少了患者盲目混乱的时间。通过表4可以看出,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的实施,不仅增加了诊室和抢救室医护满意率,同时对预检分诊标准进行规范,提高了分诊护士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了急诊护理质量。
3.2预检分诊系统提升了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急诊科面对的患者病种较为多样,且复杂,如何高效快速,而且根据患者病情的危急严重程度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对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康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3]。此次改革后,据表3结果显示,患者二次分诊率下降,分诊准确性提高,保证了患者就诊及时性,提高了急诊分诊护士的工作效率。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根据数值理性的评估患者,减少以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主观臆断的发生率,使预检分诊更加理性化,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相应救治。充分体现了预检分诊的应用对护理质量及患者就医安全性的提升[4]。
3.3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提高医护满意率,促进急诊管理应用该系统以前,医护预检分诊工作主要依靠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即使对同一患者,医护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分诊评估结果,特别是低年资及新上岗护士,更容易出现分诊错误,影响医护衔接和患者救治。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初步形成,基本解决了分诊依靠护士主观判断和工作经验的影响,防止分检不足与过度分检,同时由于数据共享,使医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预检分诊情况。为医护准确有效沟通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表4结果显示,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4 小结
科室内预检分诊系统已经步入了一个良性轨道,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用以完善科室内管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较权威性的预检分诊系统用以理顺院前院中急救流程,打通各个急救环节,做到无缝衔接机制,有效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及时的医疗救治,使患者在合适的时间去适合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提高了护理质量。
〔1〕金静芬,郭芝庭.国内三甲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4):458-461.
〔2〕李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126-127.
〔3〕欧阳敏.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2015,24(14):61.
〔4〕范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93-94.
(2016-04-16收稿,2016-06-20修回)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n triage system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LIU Ying-qi,CHEN Li
(The Third Central Hospital of Tianjin,Tianjin 30017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iage syste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Methods:The information of emergent patient from Apr to Jul 2014 and 2015 were contrasted the secondary triage rate,while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s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application triage system.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the sam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system application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secondary emergency triage ra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Conclusion:Emergency servic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iage system,realized the informatization in emergency preview triage,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medical safety.
Emergency;Preview triage;Informatization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8.003
1006-9143(2016)04-0289-03
刘颖琪(1971-),女,主管护师,护士长,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