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同义手段理论的教学价值

2016-10-10庄平悌

关键词:教学价值文本解读

摘 要:同义手段理论是一种成熟的语言学理论,但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对此的关注却少之又少。事实上,对语文教学而言,同义手段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给文本解读提供新的视角;给“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策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同义手段理论;教学价值;文本解读

同义手段理论在我国发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90年代中叶,以王希杰先生《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的出版为标志,已完全成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对同义手段理论知之甚少,而把该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则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我们都热衷于国外先进的理论,诸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国外的理论的确值得学习、借鉴,值得应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但是,我们国内已经具有了如此成熟而卓越的语言学理论,我们为何却置若罔闻?为何就不能拿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攻读教育硕士时,就以“同义手段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粗略谈谈同义手段理论的教学价值。

一、新视角:给文本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文本解读能力弱,无疑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正是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材的编写者才会编写《教师教学用书》,希望借此提高一线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解读文本的视野仍然不够开阔,甚至还比较陈旧。比如说,对散文的解读,我们至今还停留在“形散而神不散”的观念上。

“形散而神不散”,实际上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它只是表面上抓住了“散”与“不散”的关系,但它未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即同样是“散”,为何是这般“散”,而不是那般“散”?换言之,在主题思想、情感色彩不变的前提下,作者为何要用这个材料,而不用那个材料?同义手段理论恰恰能够有效解决何以“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下面我们以《荷塘月色》的解读为例,做进一步的阐述。

解读《荷塘月色》,我们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不写成一首诗,而要写成一篇散文,一篇抒情散文?要知道朱自清本身就是一个诗人,也是以写诗著名的。作者为何要写荷塘?而且要把荷塘写得那么美?为什么要把荷塘上的叶、花、香、波痕等等写得那么细致?描写荷塘上的月光,多么和谐,中间却突然加进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而且还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为何又要引用《西洲曲》里的句子?又为何“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里涉及前提、话题、场景、自我、对象、视点等因素,也涉及显与潜、零度与偏离等问题。下面我们仅从场景的角度来重新审视。

同义手段理论认为,对语言材料(或者话语)的选择取决于场景的因素。也就是说,具体的场景制约着说写者对话语的选择。王希杰先生认为:“构成场景的主要因素是:时间、空间、交际双方的关系、交际的方式和态度,等。”[1]370

从时间上说,朱自清先生选择的是夜晚,而且是满月的夜晚。这样的夜晚有什么特别的意味?请看: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可见,如此夜晚的场景,可以让作者充分享受到人生的自由。白天的场景,言行举止就要受到约束、打压,身不由己,甚至卑躬屈膝。所以作者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空间上说,作者选择了荷塘。为什么要选择荷塘?难道就没有别的场景,非它莫属?当然不是。之所以要选择荷塘,一是“日日走过”,既熟悉又陌生。白天脚步匆匆,无暇顾及,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如何?二是“满月的光里”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心中满满的期待与探求。请看: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果然,“满月的光里”的荷塘,对作者来说,就是“另一世界”。这“另一世界”对作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然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发自内心的自由,心理上的自由。这完全符合作为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对文化品格的追求。因此,作者对荷塘情有独钟也就不足为奇了。[2]62~63

从交际的方式和态度看,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今晚,作者充分享受到“独处的妙处”。于是,他便以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方式,一种毫无约束的方式,一种自由释放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

钟爱荷塘,自然是因为“荷香月色”。在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中,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美的画面,我认为更是和谐的画面。“田田”的荷叶,彼此相连,高低错落,密密挨着。荷叶与荷花之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荷花之间,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叶子也“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而“脉脉的流水”却把叶子映衬得“更见风致”了。这样的画面,已经远远超出了“美”的范畴。荷塘上的月光以及月影,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尽管这当中也有“峭楞楞如鬼一般”,但这只是和谐之中的一点不和谐的因素,它并不妨碍整体画面的和谐。

再看作者想到的采莲的事。从梁元帝的《采莲赋》中我们看到的是多么和谐、自在、轻松、活泼的生动的画面。男女之间情感真挚而热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注意“早已”两字,足见作者对那种和谐的生活向往已久,也说明作者内心压抑已久。而《西洲曲》的句子,就更是含蓄而动人地描述了男女之间那种纯真而和谐的情感。在这种“独处”的场景之中,作者很有可能会边走边轻轻哼唱起这些古人的诗句。这是白天的世界里所无法做到的。

作者就是借助这些自然景象以及古代社会男女之间彼此和谐的生存状态,来表达内心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和追求。因为只有整个社会都变得和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自由,而当时的社会和家庭,在作者看来都是极端的不和谐。

二、新策略:给“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语言运用和语言理解的问题。如果是说和写,则是语言编码、信息输出的问题,即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的问题。如果是听和读,则是语言解码、信息接收的问题,即怎样才能准确理解和领悟说写者所传达的信息。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奇妙和魅力,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

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之所以存在“疑难问题”,是因为听读者(学生)、话语以及语言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王希杰先生认为:“信息在解码过程中的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话语本身所包含着的信息同听读者实际上接收到的信息之间也同样永远都存在着一个‘信息差。”[1]7

同义手段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是在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之间进行的。因而这四个世界对人类的交际活动就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王希杰先生认为:“我们的认识方式和表达方式就时时受到语言的制约。” [1]77“物理世界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认识活动和表达活动。”[1]81“文化世界也是制约着正确解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正确的解码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1]110“在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是制约着决定着交际活动的方式和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1]147

正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信息差”,出现了“疑难问题”,因此,语文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尽量降低这个“信息差”。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下面以《前方》的教学为例加以阐释。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课文《前方》,要求学生与文本对话,意在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批注的阅读习惯。在笔者的教学中,学生在批注时提出了不少问题。如:

前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人为什么会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家的含义又是什么?

“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这是为什么?

人类为什么喜欢流浪?

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既然是苦旅,为什么还要选择离家?为什么说我们都是苦旅者?人为什么会无法还家?为什么“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会从一张照片中想到无家可归?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几乎不作解释,也并没有采用惯常的小组讨论方式,而是挑选了梁实秋的《旅行》和罗兰的《入世与幽隐》两篇文章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认真读完这两篇文章后再来回答批注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很奇怪,这些问题学生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很好地解决了。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学生的神情看,他们似乎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同义手段理论认为,话语的意义有显性和潜性之分,而这种显和潜又受到语言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且能够相互转化。换言之,在这个语言环境里话语的意义是潜性的,在另一个语言环境里就有可能是显性的。这就是由潜性到显性的转化,也有可能相反。因此,要帮助学生理解话语的潜性意义,就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找到话语的显性意义。比如,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梁实秋的《旅行》中说:“旅行时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罗兰的《入世与幽隐》说:“能满足这份遁世之念的,大概还是旅行。我常觉得旅行就是在摆脱日常琐务的牵绊,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找到自己,面对自己。”如此,通过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

三、新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品质和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增进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加深对人性、人生以及生命的感悟,进而产生新的智慧,提升思想境界,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同义手段理论在这方面也具有它独特的优势。

同义手段理论认为,话语同物理世界要保持一致性,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的保证。王希杰先生认为:“话语同物理世界保持一致性关系是修辞学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1]84话语同物理世界保持一致性,就要求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可靠的,而不是虚假的、模糊的。

可是,在实际的言语交往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是真实的、准确的、可靠的。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对林黛玉说:“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王熙凤的话,是真实的吗?是她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吗?是值得信赖的吗?当然不是。[2]39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思维。所谓批判思维,就是要对话语进行分析、判断。而这种分析、判断的思维品质恰恰又是学生最为欠缺的。利用同义手段理论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分析、判断思维的发展。

同义手段理论认为,交际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心理行为。因此,对话语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的有意识的偏离,就是某种心理企图的体现。

首先,从话语本身来说,王熙凤的话,信息量过大。修辞学叫“变息格”。[1]89对林黛玉这个初来乍到的人,连珠炮似的提了三个问题,还没等人家回答,紧接着又一口气提出三点要求,很明显,她就是不想让你回答,也不想让你接受。或者说,王熙凤的心理企图压根儿就不在林黛玉能否回答能否接受上。她真正的企图就是为了显示她在贾府当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来拉拢林黛玉,二来警告那些下人不可胡作非为,言语之中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可见,这种有意提供大量信息的话语,是不真诚的、不可靠的,也是不准确的。

其次,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论是说写者还是听读者,都得关注这个语言环境。林黛玉进贾府,语言环境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贾母。王熙凤也正是当着贾母的面才表现出如此这般的热情。从林黛玉的角度说,你既不是人家主动邀请的客人,你的地位身份学识等等也都没有值得人家敬仰之处,初来乍到,人家就对你这么热情,凭什么?当然就是因为你的背后有贾母。林黛玉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对王熙凤的话不置可否,不予理睬,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否则,就会被人家表面的热情所欺骗。所以,对语言环境中核心要素的分析和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得引导学生对话语真实性以及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趋向精细化、条理化、深刻化(这是批判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人性的认识,从而提升言语智慧、生命智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同义手段理论在语文教学的价值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题,这里所谈的仅仅是笔者的粗浅体会。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庄平悌.同义手段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文本解读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