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三要素
2016-10-10金林娟
金林娟
摘 要:好课应具备三个特点——真实、创新、个性。真实体现在对学情真实把握后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体现在真实地开展与文本、作者、教师、学生自我有效深入的对话上;创新体现在对教材的独到解读和独创性处理上,还体现在与时俱进将现代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上;个性体现在课堂风格上,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有关。
关键词:好课;真实;创新;个性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理想。一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处理教材的技巧、教学方式与方法选择的正确,还有教师的口才、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2015年12月,笔者执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获得了全国专家评审团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国家部级优课。
好课是语文教师的职业追求,但对好课的界定,却众说纷纭。笔者以为,好课应具备三个特点——真实、创新、个性:学生是在进行真实的学习、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训练;具有创新的思想以及教学举措;充满着教师教学智慧的个性。
真实体现在对学情真实把握后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体现在真实地开展与文本、作者、教师、学生自我有效深入的对话上。
创新体现在对教材的独到解读和独创性处理上,还体现在与时俱进将现代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上。
个性体现在课堂风格上,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有关。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意志和伟大感到骄傲”。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个性能丰盈学生的人生。
一、真实
(一)教学目标适宜、明确
1.教学目标要与教学目的协同发挥作用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教学目的是终点,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到达终点的一个个路标。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层次不同,教学目的是较高的层次,是用来指导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则是指导教学的具体操作。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需要协同发挥作用。
2.教学目标要有提升点
教学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教材是经历时间淘洗的经典篇目,绝大多数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信息。《登上地球之巅》一文是通讯,它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材料,也是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材料。因此,教材分析不能只着眼于知识、技能,还应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得更深一些,从而发挥好文本的综合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宜
适宜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大纲、课标为指导,体现年级、单元教材特点,并符合学情。笔者执教的是实验班,学生认知水平普遍较高,如何让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是教学目标设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对情感目标的设置,笔者不再停留在学习探险者表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而是定位为对物理高度与精神高度的双重内涵的理解。
(二)课堂互动真实
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学习语言,所以语言学习实践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同时,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思维训练的容量、深浅决定了一堂课的深度和厚度。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围绕语言和思维训练两个维度,能让学生多层次地进行言语实践,真正得以充分地学。“充分地学”,就是通过教师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能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学习中来,热情度很高。通过互动,学生能保持一种持久快乐的学习状态。
执教《登上地球之巅》,笔者围绕语言点的品读和逐层递进的思维训练两点展开,促使学生能自如地与文本主人公和作者展开有效对话,同时也与自我展开深入对话,从而能强烈地感受到四位中国登山队员的强大的内心与崇高的精神,并从这个创举中丰沛人生的意蕴与底气。
二、创新
(一)教材处理要富创造力
1.考虑单元与篇章的关系
在拿到一篇课文进行教学前,有必要纵观整个单元,因为往往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熏陶因素都渗透在不同篇章中,教师需要做一些联系、比较、分析,明确每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是按螺旋上升式加以排列的,常有“类似”情形出现,不妨将一个单元中的其中几篇作为重点教学篇目,剩余的篇目发挥复习与巩固功能。若不加以改造,不分主次,会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混淆,还容易造成雷同感而降低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比较分析,分散教学重难点,同中见异,异中有同,单元目标可以逐一有针对性地落实,更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的感觉。
2.考虑重、难点与学情的关系
《书论》中说“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不免其下”。课文中体现的认知层次总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依据这个认知规律,学生必须得到教师帮助才能实现与课文认知层次的统一。教材难点就是学生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的地方,不是教师觉得难的就是难点,这个难点的确定需要联系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因此,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难点的确定都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和针对性。
在具体实施每一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有时取舍,有时增补,有时拓展,有时则需要适当调整和改变原来的陈述顺序。像《登上地球之巅》一文,学生阅读几遍后,其重要内容就可以把握一二了,但是要达到学习的目的就要看教师怎么处理教材了。该文的教学立足点是对于高度内涵的另一种理解,学生的思维深度还没有达到,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教材,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深入触及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式、方法要创新
首先,需要简单区分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是笼统的,指形式、程序;而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登上地球之巅》一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来谈其程序与功效。
1.“十二字”教学程序——“学生先行,交流呈现,教师断后”
“学生先行”,是因为崇尚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学习活动开展都要把“生本”意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行为中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开展,要先考虑是否站在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原始认知水平上。
“交流呈现”,凡是学生活动的内容都要呈现,都要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在交流呈现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调整课堂节奏。
“教师断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的作用就在于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学生迷惑的时候点拨他,学生发现不了的时候引导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价值判断的引领者。
2.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
教学方法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1)教学方法优选活用。
首先,要找准矛盾冲突。罗伯特·休斯在《文学结构主义》一书中指出:“假如有人希望发现一部作品的系统的话,他就必然打消真正忠实于文本的愿望,他只能在损害一些特点的情况下强调其他一些特点。”什么是“损害一些特点”?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一些什么特点”?每篇文本其实都有矛盾冲突,或存于字词间,或存于段落间,或存于逻辑间。比如《登上地球之巅》,一边是登山队员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用生命在攀登,一边却是安闲美丽的珠峰画面;新闻报道其余三位队员是登上珠峰的英雄,但刘连满为了队员能完成登峰使命,却甘愿舍弃氧气置生死于不顾;时间与距离的强烈反差,比如三个小时爬3米高的距离……如何发现这些矛盾冲突,需要教师大胆地放——让学生大胆质疑,还需要适时巧妙地“引”。
其次,要在细微处品析语言。语言的细微处,往往是精妙之所在,可以是一个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个句子,还可以是一个个标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玩味、细嚼慢品,通过品读领会语言深处的美,让课堂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在《登上地球之巅》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多种方法品味语言。
第一,语境品读法。语境品读法可以是十二字——“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很多词语、句子,无论是内涵的分析还是情感的感悟,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判断,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如果脱离语境,单纯地进行字面意思的理解,往往词不达意,甚至“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品读刘连满甘为人梯一事,在感受“一寸一寸”的妙处时,学生思维出现了停止不前的情况,对此,笔者给了个建议:“结合上下文语境试试。”当学生答出一点却不及其他时,笔者引导学生读读其他的语段,谈谈体会,再读读,再品品,循环往复后,结论也便明了了。
第二,比较法。很多时候,学生初读文章时往往蜻蜓点水,没有关注词句的好处,理解也比较肤浅,所以就感觉不到作者独具匠心的文字运用的妙处。有的学生虽然略有感觉,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与启发。我们不妨将原文进行适当的改头换面——增、删、换、改,然后与原文比较着读,一比较,学生就能豁然开朗。教师再进行一些拔高性的描述与点评,学生就能从中收益无穷。在《登上地球之巅》的教学中,对“数词”“量词”“连词”“语气词”的品读,笔者就采用了比较法。
再次,要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设置“读写结合”的环节,是让课堂慢下来、思维深起来的一种巧妙方式。其关键是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这需要根据不同课文特点进行取舍。“读”是前提,必须读深,读出有价值的疑问;“写”是源于“说”的不足,因为口头回答问题总是因思考不深、考虑不全而无法真正提升学生思维智力水平。如《登上地球之巅》的教学,“登上珠峰的是其他三位队员,从通讯抓人眼球的角度讲,理应重墨写其他三位队员方是上上策,那为何郭超人在通讯中却详写了刘连满?”这一问题较难,学生需要时间思考,而写下来感受才更深刻。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技术是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掌握了技术,并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效果一定好。通常情况下,较为典型的现代技术运用方式有博客、微信、网站、多媒体课件等。执教《登上地球之巅》一文,笔者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与创新,特别是白板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结合网络、云技术、移动通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有了较充分的融合。实践证明,技术的运用有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显著提升课堂效率,也提升课堂品质。
首先,笔者在预习中借助网络,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限时上传学案(包括提问),笔者再批阅归整学生问题,调整教学设计。
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笔者就集中呈现了学生在概括故事上的典型错误,并通过学生自主点评修正,提升其概括能力,尤其是在解决重、难点时借助手机、网络、电子白板,将学生写的想法及时传送至屏幕,提升其思维水平。
三、个性
(一)课堂有张力
有张力的课堂就像一个自由的国度,学生有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能自由自在地学习;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是个性化的,尊重和呵护每一个发言者,并给予真诚的充满期许的回应;课堂设计始终追求高效与活力的统一。有张力的课堂还有语文的本真和韵味,还有生命活力的激发、浓浓的墨香、琅琅的书声和幸福的体验。
(二)应变有智慧
因为有张力,所以课堂充满了无限挑战。及时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就最富挑战了。我们把预设之外的内容称为“意外”,有些看似与课堂极不和谐,而教师能否根据学生所需灵活调整甚至放弃预设,能否根据教学经验临阵不乱,就关乎教学智慧了。
首先,教师要建立学情档案,充分掌握学情。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将学生平时的作业质量、考试情况、作文等进行登记,对学生自己写的关于学习中的不足如分析、概括、想象、表达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情档案。掌握了学情,教师对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就可以有大概的把握。
其次,教师要充分备课。除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外,还要读与文本有关的作者资料、读相关作品,甚至可以读同一类作品,乃至读对作品的评论文章。经过深度解读,教师就会掌握很多课堂教学资料。比如针对绝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叙述队员们艰难攀峰的同时为什么要穿插描写珠穆朗玛峰美丽的景色”,有一个学生当堂提出“闲笔”二字。这是笔者始料未及的,但因为备课充分,笔者当堂引入了贾平凹的话回答了“什么是闲笔”。这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了一段闲景对文章叙述带来的妙处,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要大胆笑迎“意外”。怎样将“意外”转变成有效的生成性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除了上述两点外,教师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在学生生疑处停下来听一听,允许学生想一想,也完全可以讲一讲、议一议。当学生答偏时,别急着打断,而是要抓住时机给他一点提醒或点拨,有时错误的答案背后就是有创意的见解。教师要把“教师断后”这一环节发挥到极致,对每个意外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