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涟老师善用“生麦芽”治疗妇科诸疾

2016-09-10万青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

万青

摘要:生麦芽性平、味甘,作用于心、肝、脾三脏。有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此药补中有疏,养而不腻,能调和诸补益药的滋腻药性,徐涟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及观察,发现生麦芽平淡中见神奇,有调和补益药过度滋腻的作用,对治疗妇科疾病有静水行舟、滴水穿石之效。

关键词:生麦芽;妇科疾病;徐涟;姚氏

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99-03

徐涟,昆明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姚氏医学流派第七代主要传承人,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姚克敏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老师行医40余年,继承姚氏医学诊疗特色,实践中反复总结,对治疗妇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中辨证准确,用药独到,体现了姚氏医学平中有奇、调中有补,四两拨千金的学术思想。笔者幸能侍诊于师傅案前多年,在临证中记录了老师使用“生麦芽”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些经验,整理成文以备学习之用。

1生麦芽文献备考

生麦芽是一味平常普通的中药,随处可见,药食两用,价格便宜。最早载于《药性本草》:“甘,微温。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痛。”,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徐涟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体会到生麦芽的诸多功效:性平,味甘,归脾、胃、肝、心经,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胃、行气消积、养心安神、消烦止汗、除痰化癥、回乳(大剂量)、通乳(小剂量)等功效,古籍中亦有诸多记载。《本草备要》:“咸,温。能助胃气上行,而资健运,补脾宽肠,和中下气,消食除胀,散结祛痰,咸能软坚。化一切米面果食积,通乳下胎。”《得配本草》:“咸,温。入足阳明经。除痰饮,化癥结。治一切米麦果积,治妇人乳秘成痈。”《滇南本草》:“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解》:“性平,味酸(含有稀盐酸,是以善消),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本草求原》:“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凡怫郁致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癥结,能催生落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麦芽含麦芽糖,葡萄糖,大麦芽碱,卵磷脂,转化糖酶,脂肪,淀粉酶,维生素B、C和糊精等。维生素B和淀粉酶有助消化的作用。生麦芽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有降血糖的作用;对乳溢症、急慢性肝炎、浅部真菌感染等有良好的疗效。

生麦芽既能通乳,又能回乳。回乳大剂量使用,100 g以上;通乳用小剂量,15 g以内。大剂量生麦芽哺乳期不宜服用;小剂量生麦芽有健脾养胃,疏肝气,转气机之功效,后天脾土得以补养,助中焦枢机运转,水谷精微疏布脏腑,气血充盈,上注乳管,乳汁自然丰富,但哺乳期妇女还应视情况谨慎使用。

2妇科疾病运用生麦芽之病机

姚氏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生化不断,气血充盈,藏于肝,通过肝的疏泄条达,中焦气化,上灌下渗,输布全身,注入冲脉血海,有赖任主胞宫之权,调节女子的生理活动,并充养先天肾精肾气。姚氏治疗妇科疾病注重肝、脾、冲、任,并倡导三焦气化理论,顺应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因时、因人、因地的学术观点,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良好疗效。生麦芽作用于心、肝、脾、胃等脏腑,能健脾、养胃、和中,滋后天之本以充先天之精;疏肝以助肾行气,肝气调畅,中焦气机升降有序,血随气行,疏布精微,营养五脏六腑,滋养冲任胞宫,充盈肾精肾气;养心之液以宁心之神。妇科用药中有些药物比较滋腻,容易阻塞气机,碍脾运化,生麦芽补中有疏,养而不腻,能调和诸补益药的滋腻之性,有静水行舟之效,滴水穿石之能,堪称“国之二老”。女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特征,生麦芽运用于各年龄段的妇科疾病,均作用明显。

2.1青春期女子正值生长阶段,脏腑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肾气未充,需要后天脾土精微物质充盈肾精肾气,宜健脾养胃,养后天以充先天。

2.2育龄期女子已经发育成熟,生理功能旺盛。《内经》:“任脉通,太冲脉盛,肾气平均,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工作、家庭、生活和情感都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容易使肝郁脾虚,郁火内生,以疏肝解郁,调达气机为主。

2.3绝经期妇女乃由盛转衰,从中年走向老年的一个阶梯,这个时期的妇女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调,肾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肝木,阴水不能上制心火,心神受扰而不得安宁,治以滋水宁心,和肝阴,养心液之法。

3临床运用

3.1麦芽用药体会徐连老师使用生麦芽治疗妇科疾病,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实践范围广泛,因篇幅有限,本文只能介绍部分用药规律以作参考。

3.1.1月经过少常因血虚、肾虚、肝郁气滞等原因所致。生麦芽能健脾养胃,协胃受纳水谷,助脾运化,后天生化有源,气血充盈,有后天精微作为物质基础,先天肾精肾气自然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充实;乙癸同源,肾精旺,则肝木滋,肝得水涵,木性条达;生麦芽还能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治疗月经过少的药物中,多乃补益之品,偏于滋腻,生麦芽具有调和诸药过于滋腻之性。吾师徐涟主任治疗本病,常于逍遥散、四物汤中配伍生麦芽,再佐与资助冲任,理气健脾之品,如:炙香附,台乌,女贞子,菟丝子,佛手,黄芪等……。

3.1.2崩漏一病不论什么原因导致,必然是冲任失调,月事非时下,长时间出血,气随血脱,病久必虚,血虚而不能滋养肝木,使肝郁气结,结则生瘀。临床中患者多伴有情志不畅,或瘀血阻滞。徐涟老师常用生麦芽健脾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疏肝解郁之功能条达肝气,通畅气机,气行则血自行;《得配本草》及《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生麦芽有除烦,消痰,破癥结的功效,能化除瘀血。临床中与经验方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一同使用,有协同增效之能。

3.1.3绝经前后诸症是由于妇女到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绝,冲任脉虚,生殖功能减退或丧失,脏腑功能衰退,而导致阴阳平衡失调。本病主要与肝、脾、肾、心关系密切,多表现于情志不畅、潮热汗出、失眠多梦、运化失调,头昏,目眩,神疲乏力等症状。临床中使用生麦芽健脾疏肝,宁心安神,滋养心阴,清降心火,实践证明有良好的疗效。常以经验方芪玉饮为基础方,配伍小枣、合欢皮、炒枣仁等益气、养阴、安神之药相须而用。

3.1.4哺乳期妇女若因种种原因需要回乳,根据情况明确辨证,在方中加入大剂量(大约100 g~150 g)的生麦芽,有回乳的作用。哺乳期女子乳汁缺少,皆因产后气血不足,精血不能化生乳汁而缺乳。使用小剂量(15 g以内)的生麦芽有疏络通乳之效,再配予益气养血,健脾通络之品,如黄芪,当归,熟地黄,通草,路路通,苏梗等……,疗效更佳。

3.2配伍加减效古方“甘麦大枣汤”之寓,根据女子易肝郁、易脾虚、易血虚、易生郁火等生理特点,吾师以生麦芽、小枣、炙甘草组成经验方生麦甘枣汤。以生麦芽为君,养心安神,消烦止汗,疏肝、健脾、养胃;小枣补而不腻,无温燥之性,健脾养胃,滋养阴血为臣药;佐、使药为炙甘草,益气补脾,调和诸药。全方具有疏肝健脾,益气养血,消烦止汗,养心液,和肝阴之功效。临床中常与经验方“芪玉饮”配伍,相须相助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与逍遥散、四物汤、姚氏新加五子汤、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等配伍,对治疗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收效颇丰。

根据症状加减使用:眠差难寐者配伍合欢皮、夜交藤、炙远志、炒枣仁、柏子仁;两胁、乳房胀痛者配伍炙香附、荔枝核、佛手、炒柴胡;大便稀溏者配伍炒扁豆、炒白术、炒苡仁;纳差食少,胃脘痞满者配伍山楂、厚朴、炒鸡内金、炒谷芽;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者配伍菟丝子、女贞子、熟地黄、当归、紫河车粉;月经前期、月经量多者配伍粉丹皮、炒栀子、藕节、生地黄;经期延长、漏下者配伍千张纸、荆芥炭、地榆炭、血余炭、黄芪、仙鹤草;唇红、舌质红、脉细数者配伍竹茹、白薇、芦根、葳蕤仁。

4案例

陈某,女,48岁,2013年3月6日就诊。初诊:生育1胎,流产1次,月经周期28~30 d,经期3~5日,经量正常。平素经行尚可,近日面发痤疮,烘热多汗,心中烦闷,神疲易倦,眠差难寐,多梦,早醒。月经推后而行1月,量偏少,色红,经行轻微腰腹不适,经期3日。带下量少,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脉弦滑稍数。诊 断:不寐。辨 证:肝肾不足,心神失养。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方拟:芪玉饮。药物:黄芪30 g,玉竹15 g,百合15 g,炙首乌15 g,炙黄精15 g,杭芍10 g,炒枣仁15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生苡仁30 g,刺蒺藜15 g,皂角刺15 g,生麦芽60 g,小 枣10 g,,炙甘草6 g。

此患者进入七七之年,肝肾渐亏,真阴不足,水不制火,上扰颜面而生痤疮。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则烘热多汗。肝血不足,疏泄失调,肝火上炎扰乱心神,则眠差难寐。肾阴不足,则月经后期,经量偏少。此方养肝肾之阴而安心神,佐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排脓消痘之品。方中生麦芽养中焦脾胃,强健运化,除烦定志,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益心阴而安心火,加上小枣益气养血而不温燥。每日服药3次,每次250毫升,饭后温服。

二诊:上方3剂,痤疮减少,烘热多汗减轻,烦闷缓解,精神好转,仍有眠差多梦。纳可,二便调,带下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此乃心火渐消,气血渐调之象,原方加减,续服5剂,服法同前。

三诊:10日后复诊,痤疮消失,无烘热汗出。近日口腔溃疡,仍有眠差。末次月经2014年3月16日,量少,色红,3日净。舌红润,苔薄白,脉细滑。

此属气血渐调之象,余火未清,上扰心神,滋生疮疡。阴精不足,月经量少。守前法加减用药,方用生脉芪玉饮,加淫羊藿、仙茅助肾阳之气;加炒栀子清心肝之火。

药 物:太子参15 g,黄芪30 g,玉竹15 g,百合15 g,炙首乌15 g,炙黄精15 g,淫羊藿10 g,仙茅1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炒栀子6 g,生麦芽60 g,炙甘草6 g,上方5剂后眠转佳,口腔溃疡愈,余无不适。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按:《内经》:“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患者已届经断之年,肝肾亏虚,天癸渐竭,肾阴肾阳不足,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机体阴阳失于平衡。阴不足而阳有余,虚火上扰则心神不宁,烘热汗出,眠差难寐,颜面生疮。精血亏虚,肝肾、冲任不足,肾虚而精不化血则月经后期、月经量少。

5小结

生麦芽因其药性平缓,不温不燥,不寒凉凝滞,养中有清,补而不腻,具调和诸补益药的滋腻之性,使全方补而不腻,平淡中见变化。并归经于心、肝、脾、胃等多个脏腑,姚氏妇科认为妇科疾病与肝、脾、冲、任之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生麦芽能疏理肝中之郁气,解心中之烦闷,强健脾胃,助脾运化水谷,软化冲任脉中郁结成积的痰饮、瘀血。徐涟老师谨遵姚氏师训,治疗妇科疾病首重肝、脾、冲任,博采古方,吸取精华,经过长期反复的临证实践,对遣方用药,有着深刻的体会,并结合对女子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认识,总结出使用生麦芽的一些用药规律,对调和机体阴阳的失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药物作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病证、病种,本文不能详录,只举例说明了用药规律及部分经验,还须在临证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关于对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与保健措施的探讨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退休妇女妇科常见病普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