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通法治疗胃脘痛
2016-09-10刘涛
刘涛
摘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将通法论为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方法。历代医家对通法各有论述,北齐医家徐之才提出十剂之一的通剂,有“通可去滞”的功能;张从正云“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其原义狭隘,后世医家不断赋予通法更深更广的含义,李宗源《医纲提要》指出:“通之义有三,一曰宣通……二曰攻通……三曰旁通。”通法的含义不仅指下法,更有通畅经络、宣通气机、活血化瘀、通阳宣痹等含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甚至可概括于其中,通法寓意广泛深刻。胃脘痛记载始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端,故在中医辨证及治疗上增添了难度,而“六腑以通为用”,故胃腑以通为顺,故在临床上治疗胃脘痛需着重一个“通”字,即通法可作为治胃脘痛之大法。其用药的特点主要有:质地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
关键词:通法;胃脘痛;论述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10-04
1通法概念
在传统的八法之中,并无通法之说,通法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亦属于治发之一,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治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概括为后世常用的八法。狭义之通法与下法含义类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敬而泻之”,即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火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一般用于里实而正气未虚的病证。张从正云“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刘完素云:“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而行之。”李时珍著《十剂释义》指出:“滞,留滞也,湿热之邪留于气分……宜淡味之药上助肺气下降,通其小便,而泄气中之滞,木通、猪苓是也。湿热之邪留于血分……宜苦寒之药下引,通其前后,而泄血中之滞,防己之类是也……故淡味之药,谓之通剂。”这里的通法即通下之法,有通利二便、祛除湿热之意,可用于饮食停滞、痰凝湿浊积聚停留所致的胃脘痛,邪去而胃腑通畅,故疼痛自除,需要区别的是通下之药性不如泻下之药性峻烈而伤胃气。
广义的通法不单纯指一种治法,它包括了通下甚至八法,在胃脘痛的治疗中,可见于消食、理气、化痰、祛湿、散寒、泄热、养阴、温阳等治法。高士宗《医学真传·心腹痛》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说明了通法具有协调脏腑关系、疏通气血、疏布津液、通经活络的作用。通法体现在各种治法的运用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寒邪阻滞者,治宜温热除其寒性,从而气血通畅;热邪为患者,治当以清热使通;湿邪留着为患者,治当除湿使通;瘀血阻滞者,当以活血化瘀使通;气血郁滞者,理气解郁使通;津液枯涸或停滞者,生津或通利使通;无一不是疏通之法。张仲景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只有保持通畅,正常运行,邪无滞留,疾病才无所生。而胃主受纳,宜通降,通法即根据胃腑下降之性,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消其郁滞,给邪以出路从而达到理气、和胃、止痛的治法,旨在消除缓解胃腑气血津液运行阻滞,使气机畅达。它不等同于某一单一的治法,而是根据患者病情情势的不同,顺应胃腑之性,因势利导,使病邪由深出浅,由里出表,以致外达而解的一种祛邪治疗方法,与其它治法并行不悖。
2通法治疗胃脘痛的依据
2.1胃脘痛的病因与发病胃为六腑之一,上接食道,下连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饮食经胃腐熟磨化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部分,由脾转输,以养脏腑。《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称,胃气充足,纳腐之职正常,则形神俱足,肌肉丰满,四肢轻动。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胃宜降则和。”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依赖于通降这一特性,食物才能下行于小肠,分别清浊。若胃气不调,通降失常,食物不能及时下行,就会出现胃脘痞满疼痛。
胃痛的病因病机复杂,《素问·举通论》载:“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景岳全书》云:“因寒者十居八九,因热者十唯一二。”认为寒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杂病源流犀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强调肝气犯胃;《医学正传·胃脘痛》:“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痛也。”指出饮食内伤导致胃脘疼痛;《景岳全书·心腹痛》云:“惟食滞、寒滞、气滞最多”,尤其强调气滞,故其治疗“当以理气为主”;明代《医学正传》指出胃脘痛的病因是“痰涎食积郁于中,七情火气触于内”,《临证指南》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由此可见,上述种种因素均可致胃脘痛,寒邪客胃则凝塞不通,热邪伤胃则壅滞不运;食积、气滞、湿阻、痰结、血瘀郁于中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发为疼痛;肝旺气机横逆,乘土犯胃作痛;脾虚胃弱,传化失司,升降失调;胃阴伤者涩而不利,胃阳伤者滞而不运。故影响胃脘痛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感受病邪外,诸如人体正气状态、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等也有重要影响。《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胃脘痛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有直接关系。病邪能否侵入人体并导致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抗病能力,若人体正气不足,防御力低下,邪气则易侵犯。此外,情绪异常变化除了会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抗病能力外,也会影响胃脘痛的产生和致病。
2.2胃脘痛的证候分析胃脘痛的证候类型常见于:胃气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气失和,气滞中焦,则胃脘隐痛;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寒凝气机,故胃脘冷痛;胃阴不足,虚热内生,热郁于胃,气失和降,则胃脘隐痛而有灼热感;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则胃痛暴作,得温痛减,遇寒加重;饮食积滞,阻碍胃气,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得矢气或便后稍舒;胃热炽盛,火热之邪熏灼,壅塞胃气,阻滞不通,胃脘灼痛拒按,痛势急迫;瘀血停胃,瘀停胃络,脉络壅滞,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胃气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
综上,胃脘痛不论何种症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不外乎“邪滞”二字,气机阻滞,升降失调,不通则痛。郁滞不通,胃失和降而作痛是各型胃痛的病理特点。外邪侵袭胃腑,与正气相争,每易阻碍气机,“气有余便是火”,气滞日久,可以生热化火,可以由气及血,由经入络,形成气血俱病,络道不利,形成瘀血,叶天士所说:“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各类证型互相转变,交替错杂,则郁阻之征更为明显。因此惟有疏通邪郁是保证胃和的关键。
2.3通法的治疗原则
通法虽然含义广泛,在治疗胃脘痛中的运用大致可分为通畅气血、通透邪浊、通补阴阳、通调肝脾四个方面。
2.3.1通畅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气血诸病乃生。《脾胃论》云:“脾胃不足,皆为血病”,强调气血是脾胃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及变化乃生”,清代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释:“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叶天士指出:“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故“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通畅气血在胃脘痛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3.2通透邪浊胃为腑,传化物,实而不能满,胃病多实。实则为郁,朱丹溪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说,戴思龚《金匮钩玄》中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如蕴热、积寒、气滞、瘀血、食积、湿浊、痰凝等邪浊蓄积于胃,壅塞升降之机,郁滞而为病,治当以通透,引邪外出,其目的是使气机畅达,邪有出路。
2.3.3通补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胃阳即胃气,胃气有赖于阳气的运动和温煦来消磨腐熟食物,赵献可云:“饮食入胃,尤水谷在釜中,非火不能熟。”胃阳损伤,则温之使通,叶天士云:“胃阳式微,法当温通阳气。”胃阴即胃津,胃有赖于阴液滋润从而滋养胃体,濡润食物,如胃阴亏虚,当以甘平甘凉养之润之,务使津液来复,则胃气下行而通。通补为补与通相伍,补中寓通,通中寓补,补中有散,通中有收,补而不滞,通而不破。“通补”不是一般的“虚者补之”,补中寓通亦是助其升降,实质为升清降浊,舒畅气机。
2.3.4通调肝脾胃脘痛的发病与肝脾之间关系密切。《血证论》:“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肝属木,主升发疏泄,胃气依赖于肝木的疏导才能畅通和降;《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凡醒胃必先制肝”,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病则侮其所胜,乘土犯胃而致脘痛;太阴脾主升运,使清阳之气上升,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故脾胃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制约。故治胃脘痛需注重疏肝理脾即通调肝脾。
3通法的用药分析及治疗作用
在胃脘痛的治疗中,用药宜少,用量宜轻,注重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养胃阴,气药与血药同用,气行则血行,寒药与热药同用,相反相成,通药与补药同用,敛中有散,以下列举三个药对:
木香与延胡索为气血药对,气血同理,通行止痛;木香走气,行气以止痛;延胡索走血,活血以止痛;两药合用,行气又活血,气行则血运,血活则气畅,通则不痛,故能增强止痛效果。人参与莱菔子为通补药对,补消兼用,相反相成。人参补气,莱菔子破气,两者同用,不但不会减少人参的补气作用,反而会补而不滞,增强疗效,《本草新编》云:“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此不知萝卜子而不知人参者也。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得萝卜子以行其气,则气平而易受。”知母与桂枝为寒热药对,寒热并治,润燥相济,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胃病日久,病机错杂,可见兼寒兼湿兼燥,寒与热同在,湿与燥同存,知母味苦性寒质润,能泻胃热、清胃燥,桂枝味辛性温质燥,能散胃寒、祛胃湿,两药相配,相反相成,即补中有通、静中有动。
故通法的用药讲究质地轻灵,临证权衡轻重,虚实同理,治实不宜峻攻,补虚切忌滋腻,动静结合,润燥相宜,起到顾护寒热、调节升降的作用。
胃为水谷之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脘痛的发病即“邪滞”,邪有所留,壅滞成病,不通则痛。故通法在胃脘痛治疗中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危北海.中医脾胃学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3.
[2]李杲原著;金瀛鳌.脾胃论集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3]朱世增.董建华论脾胃病[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12.
[4]陶文元.十二类胃痛病的中医药治疗[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7,5.
[5]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6]张建华,张权,李晓峰.中医治疗胃痛[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
[7]杨卫彬.胃肠病效验良方[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8]过建春,施军平.古今中医消化病辨治精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9]陈家英.古今中医治法精要[M].上海:上海中医药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