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7-02-23林冬红
林冬红
【摘要】 目的:对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分组对比,将84例患者依数据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普通型静脉留置针,对两组应用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研究组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均明显较低;研究组满意度评价显著较高;研究组的实用评价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般、较差评价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实用性较高、安全性较好,有其临床普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静脉留置; 安全型留置针; 静脉炎; 妇科疾病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48-02
将静脉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护理有两点优势,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多次穿刺造成患者痛苦,对患者静脉进行保护,避免出现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其安全保护装置可自动启动,为临床治疗供给、急救用药提供了便利,降低针刺伤的发生机率,对血液性疾病传播风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90年代时,安全型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但因价格较高的缘故未能在我国广泛普及。但随着时代进步,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医改均得到了较大发展,而安全留置针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2]。为探讨临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效果,本文特以2015年11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为对象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对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4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分组对比,将84例患者依数据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选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均为血液传染性疾病阳性,包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乙型病毒肝炎等。研究组年龄57~80岁,平均(65.14±5.64)岁;病程2~19年,平均(9.23±2.89)年。对照组年龄59~77岁,平均(64.83±5.45)岁;病程1~19年,平均(9.00±2.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停留留置针部位均为前臂,常规应用可触及、清晰大血管,即0级血管,对于感染关节、受伤、靠近神经、关节及硬化、韧带部位的血管需尽量避免使用。留置针应用22号,操作者为同1人,穿刺均1次完成。
普通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研究组患者。对注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接触与固定患者皮肤应用小指与无名指,外套管上以食指轻按,手持留置针缓慢进针,角度为30°~45°,或以60°对血管进行直刺,有回血后将角度下调继续进针,1~2 mm即可,固定针芯应用中指与拇指,外套管则用食指将其向血管内送入,将止血带松开,围绕穿刺点应用透明胶带粘贴平整,以左手中指、食指于外套管尖端处按压,以右手无名指、拇指持肝素帽,即在透明胶带下缘以食指按压来对回流血进行阻断。在将针芯退出后快速对口旋上肝素帽,将肝素帽拧紧,将穿刺时间、日期标注于敷贴上。有自动启动保护夹的安全型留置针在拔出针芯时可将针尖自动闭锁。
留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封管,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将置管时间有限延长,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常以正压封管方法进行封管,通过肝素帽输液针头进行封管液的推注,准备3~5 ml封管液,先以2~3 ml缓慢推注,在肝素帽中留下针头斜面,冲管,输液针头的拔出与推余液同时进行,确保整个管腔中充满封管液。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静脉炎的判断依据为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定的相关标准,以0~4级进行判定,没有症状即为0级;有或无疼痛感,输液部位存在发红现象为1级;存在疼痛,输液部位出现水肿或发红现象为2级;存在疼痛,输液部位水肿或发红,出现条索样物,条索状静脉可触为3级;疼痛,输液部位水肿或发红,出现条索样物,超过2.5 cm的可触条索状静脉,存在脓液渗出现象为4级。(2)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笔者所在医院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十个项目,每项10分,具体评价内容包含患者心理压力情况、疼痛感、舒适度等多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高则满意度高。(3)以自制使用感觉评价表调查医护人员的工作感受,具体分为较差、一般以及实用三个层次,评价表包含使用安全性、工作量、心理压力、刺伤情况等内容,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实用,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应用效果比较
研究组出现针刺伤、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均较少,院内感染控制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2.66±5.13)分、(80.25±5.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医护人员使用评价比较
两组使用效果评价为实用、一般、较差的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的实用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般率、较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患者或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的体液、血液等意外对医务人员的黏膜与皮肤造成污染,若医务人员皮肤被刺伤就有一定机率导致感染,这就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不但会伤及护理人员,也易引起院内感染。针刺伤是出现最为频繁的职业暴露,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常见于护理人员。每年约有60万~80万的卫生行业工作者发生皮肤受伤或针刺伤,随之而来的是丙型肝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感染人数及院内感染的增多。穿刺、注射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常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降低操作风险,避免血液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作为相对较新的护理技术,安全型留置针是能够令患者与护理人员均获益的方法,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量因之而改善,患者的输液舒适度因之而提升,且其感染与损伤率较低,因此其普及应用具有较大的前景。自动启动保护夹是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最大的优点,拔出针芯时可将针尖自动闭锁,退出的针芯不会再回复至原位,可减少再次穿刺,防止感染[6-7]。本研究两组所用的封管液、留置针大小并无差异,但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研究组各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包含出现针刺伤、院内感染、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使用评价。这是因为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可降低对周围人员与患者的误伤。以普通留置针进行护理操作时,若没有在针芯退出后及时处理易误伤陪护人员、患者。将针芯撤出时,带着患者血液的普通型留置针处在裸露状态,血液的滴落会对周围环境与护理人员造成污染,处理过程中还会对相关工具、环境及人员造成再次污染。而以具有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操作,即使未能及时应用利器回收盒对针芯进行处理,其放置也不会引起任何损伤。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这些医疗废物进行运送与处理时所受损伤的机率也大大降低,有效防止了院内感染问题。因此,研究组在应用安全型留置针后在各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更优的效果。这与贺慧玲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以400例急诊科患者为对象展开分组探讨,分别应用普通型与安全型留置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无刺伤护士情况,对照组则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职业暴露较少,对护士与环境的污染控制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安全可靠且操作简单,对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患者輸液安全舒适均有改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艾滋病病人输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6):522-523.
[2]阿衣古丽·阿巴斯,马锐.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45):417.
[3] Webster J,Lloyd S,Hopkins T,et al.Developing a Research base for intravenous peripheral cannula re-sites(DRIP tri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ospital in-patients[J].Int J Nurs Stud,2007,44(5):664-671.
[4]顾莺,胡雁,张凤.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医务人员防护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394-399.
[5]张海霞,马晓靖,蒋荣猛,等.安全型留置针穿刺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8(4):514-516.
[6]滕中华,肖敏.安全型留置针与精密过滤器预防多巴胺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5):64-66.
[7] Uslusoy E,Mete S.Predisposing Factors to Phlebit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a Descriptive Study[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8,20(4):172-180.
[8]贺慧玲,赵娜,王凯.急诊科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预防职业暴露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8):1001-1002.
(收稿日期: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