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探析

2016-08-20李淑英邹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李淑英 邹巍

〔摘 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入手,基于“信”与“仰”的辩证关系、知行理论和涉身认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过程是主体自觉把知识转化为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的过程,是世界塑造主体、主体改造世界的相互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识、思、信、仰、践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有机整体,相互影响;实现每一个阶段的途径分别为学习、批判、深知、遵循和行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包括内在主体机制和外在规范机制两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知行关系;涉身认知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84096(2016)04001306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当代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多样性,以及人们思想的独立和差异性等趋势不断增强,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给全国人民思想的统一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意志。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们对信仰的关注最初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其内涵就是把某种存在(物、知识、信念等)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根据信仰内容,信仰可分为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政治信仰等。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别于宗教信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并普遍认可的观点和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内容,进而成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特征是科学性,是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政治信仰的统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等多方面的挑战。

1信仰内涵的转变

古今中外,信仰有着不同角度的诠释。《说文解字》中指出,“信,诚也,从人从言”,“仰,举也,从人从卬”。“言”是确信的论断,表示为已成体系的学说,常与道德有关,而“仰”有“仰视”、“高举”之意。因此,这里的“信仰”可以看做社会性个体主观确信的用以指导行为的观念和行为准则。《辞海》将信仰定义为个体对宗教或者主义的相信和尊崇,并将它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1]。对于西方文明而言,最初的“信仰”一词几乎等同于神学宗教信仰,而且与理性完全不相关。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德尔图良曾说:“正因为它荒谬,我才相信。”[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信仰的定义是:信仰是没有理性认知的前提下,就接受未被确认为真实的命题的一种心理状态[3]。

信仰的本质是个体基于认知自觉形成并对之形成依赖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信仰和理性最初是一种对立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升,信仰内容的不断发生变化,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中世纪的信仰几乎成了宗教迷信的代名词,是不理性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信仰逐渐摆脱浓厚的迷信色彩,进入“去魅”阶段。时至今日,人们所谈及的信仰不再是纯粹的非理性信仰,更多地从理性认知的角度追求高层次的理性信仰。理性信仰不仅仅代表着其信仰对象为理性,更强调的是其理性的信仰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转变也包含了信仰内容的转变,信仰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宗教信仰,到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社会信仰的转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这种转变更加明显了。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观念转变

一方面,信仰内涵的转变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上升为信仰,并且是科学的信仰,是理性信仰和政治信仰的统一,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另一方面,信仰内涵的转变也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对作为指导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也带来挑战。

社会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不足和偏颇,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必然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但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把握和理解却明显欠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宣传教育的形式化。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的一个调研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化而不了解甚至比较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2013年教育部做的关于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显示,72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帮助,但是效果不理想。二是社会个体自我学习和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动性。亚里士多德曾说“知识源于好奇”,这里的好奇不仅是心理学层面的好奇,更是深层上体现了人的自由,以及追求和主动的态度,这种好奇是精神主动创造和追求的力量,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大学生都没有去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奇心,没有去学习和认知的主动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理论,是只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才应该感兴趣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甚至会对其形成错误的认知。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理论依据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现象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把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信仰内容,而马克思主义是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形态转化为信仰形态,由外在认知转化为内在行动。知识是客观的,信仰却带有情感体验和主观价值,即使是理性信仰,也明显带有价值评判。要实现知识形态到信仰形态的转变,就必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统一于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于实践,因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从知识形态向信仰形态的转变。正如列宁所说的:“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他的那一点的联系的世界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定义中去。”[5]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形态转化为信仰形态,进而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由外在认知转化为内在行动。

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既是作为社会性个体的认知转化过程,也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过程。因此,要探究其养成规律,就必须掌握关于人类认知规律的知识以及人类实践行为规律的知识,具体地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和“仰”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从辩证法来看待信仰养成,必须搞清楚“信”和“仰”、信仰养成过程诸环节之间以及养成过程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其中,“信”和“仰”的辩证关系是最基础的。可以发现,“信”是“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信”是“仰”的前提和基础,“仰”是“信”的方向和目标,实现“信”是到达“仰”的必要条件,信仰养成的实质是达到“信”的基础上把“信”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仰”的内容的过程。

“信”是信仰养成的基础,如何达到“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规律性认识,但是,让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依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习和认知。“仰”是人们认知的目标和目的。当然,从“信”到达“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很多环节。

2知行理论

信仰不仅涉及所信仰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与信仰主体的利益和价值需求紧密相关的,信仰养成过程就是主体在实践中树立其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信仰养成过程的实质是信仰主体知、行、意相统一的过程。

知行关系的最初观点主要是先知后行并且重行轻知。孔子指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儒家重行轻知的观念。虽然如此,但是,人们更多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这种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本体论的刻画。苏格拉底有“德性即知识”的著名论断。王阳明的核心学说之一就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且,“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6]知行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体现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实践。马克思主义更加注重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正如在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4]如何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从认识产生的角度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而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是理性认识。那么如何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换言之,如何达到知行合一呢?一种观点是“深知而与行合一”[7]。根据知的程度可以把知划分为浅知和深知,根据行的性质可以把行划分为被动行和自觉行,这样知行的关系就可以组合为四种,即浅知而被动行、深知而被动行、浅知而主动行和深知而主动行。我们所寻求的知行合一必然是深知而主动行,或言之“深知而与行合一”。因此,要实现知行合一就必须实现深知,实现主体的能动的行动。深知是对认知的要求,主动行则是对行为主体能动性的要求。

3涉身认知理论

涉身认知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心智和认知过程都是涉身的。正如MerleauPonty所说:“我们说人类之所以有‘行为模式,是因为有身体这个奇异的对象,它使用自身的某些部分作为世界的通用符号系统,通过身体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无所拘束地‘理解它并且发现其中的意义。”[8]我们通过身体与外在世界直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形成认知和思维活动,因而感知、陈述、行为等赋予外在世界以意义的同时,自身也通过外在世界获得存在的意义。在涉身认知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就是作为物理实在的身体与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在涉身认知中,身体并非是一个心灵的载体或容器,而是一个能够与外在世界相互建构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认知主体,具有能动性,且能够不断地自我进化。因此,在涉身认知理论中,身体尤其是生物性身体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主体的认知基础,是完成主体初级意识活动的前提。但是,生物性身体并非涉身性的全部,与境中的身体,即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的身体,才是涉身性概念中“身”的内涵和本质。因此,在主体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仅仅是生物性身体,而是一个与境中的身体。作为与境中的身体,其认知过程也受到外在的自然物理环境和文化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除了通过与身体的互动来影响涉身认知以外,外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弥补了身体性功能和认知的缺失,使得不同身体认知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认知和思维的趋同,为广泛的社会互动(比如政治信仰和社会运动)提供基础条件。”[9]

由此可见,涉身认知的关键就是,把认知看做一个身体与自然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不断互动的过程,因而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身体性、情境性、交互性和社会性。认知是信仰的基础,信仰养成必然也要遵循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信仰养成过程也是基于生物性生命个体的基础上情境性、交互性和社会性的综合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规律

基于 “信”与“仰”的辩证关系、知行理论和涉身认知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可分为识、思、信、仰、践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具有递进关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实现每一个阶段的途径分别为学习、批判、深知、遵循和行动。

1通过学习达到“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泉,没有理论的学习,便没有接下来的信仰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就不能形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获得马克思主义信念内容及理论知识的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在于首先摒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偏见,从知识获取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感性认识,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的,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0]

2通过批判达到“思”

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感性信息仅仅是人类认知的开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11]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理性思考”,即批判性思考。这种批判性思考具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从认识客体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就具有批判性的特征,它本身就是发展着的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来认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2]因此,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就应该是一种批判性反思,在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具体的经验和实践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从认识主体角度讲,真正获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过程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的不断运动着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知识的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到达深知的过程,即思考是到达深知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反思,就无法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认识,根本就无法谈马克思信仰的养成。

3通过深知达到“信”

在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深知,即不仅仅是作为知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认识,而且成为一种体己的情绪认知。作为信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一种情感依赖。如何由知识状态的理性认识转变为信仰状态的情感认知,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对客体(信仰对象)形成深知。所谓深知是指能够和行合二为一的认知,既包含认识,也包含行动,更包括作为完整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非理性因素,如意志、心境、情绪等等。因此,深知不仅是知,而且是把知转化为行的过渡阶段。即它既是区分知与行的基础,同时又是把知行结合起来的基础。换言之,深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观点、方法和立场内化为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4通过遵循达到“仰”

深知是把马克思主义内化的基础,而“仰”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我价值观并作为行为规范加以遵循的过程。这个过程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和理想指引,在行为上,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3]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信仰的真正养成,不仅仅是把信仰内容作为真理来对待,更主要的是把所信仰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其实质是:信仰是实践主体的精神力量的体现。因此,要达到“仰”,就必须在对信仰内容形成深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能动地在思维和实践过程遵循信仰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

5通过行动实现“践”

理论并非目的,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归宿。马克思曾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4]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仅存在于信仰者的精神领域,也体现在信仰者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无产阶级建设实践中,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才真正地拥有改造世界的力量。信仰者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个人的自我革新和对外在世界的改造时,真正地将理论及其方法论等作为引导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坐标和准则,在这样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仰”才得以确立。

一方面,这五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即学习是批判的基础,批判是深知的基础,深知是遵循的基础,遵循是行动的基础。由此,通过学习到达“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开始,而通过行动到达“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另一方面,这五个阶段又是相互渗透的,例如,通过批判到达“思”,在批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时,批判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信与不信的划分,而对于信的内容的思考是制定实践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直接决定着行动。因此,这五个阶段和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内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作为信仰主体的现实个体的人发挥主体能动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外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信仰主体所处的生活世界(自然和社会的)各因素对信仰养成的影响和作用。

1内在养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作为信仰主体的现实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现实个体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主体能动性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信仰养成过程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通过身体与外在世界直接联系,产生认知和思维活动,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基础作用,身体活动完成了初级意识活动,而信仰是建立在初级意识活动基础上的高级意识形式。因此,信仰养成,同样重视信仰者能动或主动的涉身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中,作为信仰主体的个体,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批判性思维养成等方面加强自我培养。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吸收消化其中的立场、科学方法论后,信仰者将其内化为自己言行的规范原则,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对个人的自我革新和对外在世界的改造。用批判性思考,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实现信仰与人的有机结合。

在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在通过学习达到“识”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排除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先有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认知,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表现为“摒除先见”。这里的“先见”既包括所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偏见,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械理解。在通过批判达到“思”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知识中的合理性因素和不合理之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扬弃”。因此,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为“扬弃”。在通过深知达到“信”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基于前一个阶段扬弃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积极的认可并“接受”的态度,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为“接受”。通过遵循达到“仰”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个体由思维到行动的转化,这个阶段是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升华阶段。因此,这个阶段是有意识地把思想转化为物质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阶段,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而这一鸿沟是先天的,是必然的。这一阶段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形式是最为根本的,是“主体意识”,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意识到思维到行为的转化,意识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行动达到“践”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作为行为主体的选择性和能动性上,这一阶段主要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是信仰确立的过程,因而这个阶段主要就是“主体客体化”。

2外在养成机制

涉身认知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人类认知离不开生物性、生理性和社会性有机统一的身体及其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在信仰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也不能离开信仰主体所处的“与境”,即信仰主体所处的一定的自然的、物理的环境,以及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尤其是作为理性信仰和政治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更是离不开信仰主体所处的“与境”。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而言,社会的、文化的环境比自然的、物理的环境更为重要,其作用更为突出。这里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政府、民族,学校、家庭、社区、单位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影响要素。在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信仰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都对这一阶段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中国所面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变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列负面效应,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信仰教育的确实、网络技术的发展等等,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提出挑战。因此,要养成马克思主义信仰,首要的任务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加强政府、学校、团体以及家庭等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相互分工和协作,而这种分工和协作在信仰养成的各个阶段又具有不同的体现。例如,在通过学习达到“识”的阶段,国家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学校是这一阶段的主体,其作用在于传授知识,即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社会文化环境对信仰养成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参与了信仰养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化信仰养成的外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是养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社会舆论引导,学校创新信仰教育模式,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统筹经济均衡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中,内在的养成机制和外在的养成机制,即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外部环境的仅仅影响,同时外部机制运行的顺利与否也直接影响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五、结 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是一个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是世界塑造主体、 主体改造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信仰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也不是僵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反对信仰中的盲目迷信,重视批判性思考,其实质就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实践反思;马克思信仰养成是在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感知实践外部环境与精神内在认知的偏差,以批判性思考作为思想武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革新的过程,只有这样,信仰者所养成的马克思信仰才能更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01

[2] SE斯通普夫, J.菲泽西方哲学史[M]匡宏,邓晓芒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4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65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1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

[6]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M]吴光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7]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150

[8] Merleau-Ponty,M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M] London :Routledge,196267-68

[9] 周昌乐作为认知手段的隐喻及其涉身性分析[J] 心智与计算, 2008,(3):272-278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责任编辑:孟 耀)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从现实迈向梦想的桥梁
“主义信仰”之根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
解读“信仰”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