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服务贸易本地市场效应分析

2016-08-20王绍媛逄博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效应贸易模型

王绍媛++逄博

〔摘 要〕本文基于Schumacher模型检验中欧服务贸易整体及10个分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整体并不具有本地市场效应,但运输服务和保险服务两个行业呈现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按照出口额比率加权计算,运输服务和保险服务两个行业对欧盟的出口额占中国对欧盟总出口额的48%,即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本地市场效应实现了中国近一半的服务出口额。据此,本文提出发展中欧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欧服务贸易;本地市场效应;Schumacher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84096(2016)04007206

一、引 言

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货物贸易取得较快发展,2013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较之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规模以及在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的占比都相对较低,竞争力不强。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5 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与第一位的美国10 997亿美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的占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2013年和2014年占比分别为108%、115%和123%。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逐渐扩大,2014年进出口额达到5 738亿美元,逆差额为1 920亿美元,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保险、版权及许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等领域。截止2013年,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服务贸易伙伴国。2013年欧盟服务进出口额分别为16 510亿美元和19 840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381%和429%。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逆差规模逐渐扩大,由2009年的67829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55892亿美元。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增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改善服务贸易逆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本地市场效应研究综述

近年来,本地市场效应研究的成果比较多,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研究层面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模型和框架结构进行完善;二是从实证检验层面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验证。

在理论研究层面,Krugman[1]首次提出本地市场效应,发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较高的行业,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会使该国倾向于成为净出口国,从而产生本地市场效应。不少学者对Krugman[1]的假设条件进行了修正,目的是在更接近现实的情况下验证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些修正主要集中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成本、跨国公司、多国模型等方面。异质性企业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备受关注。Melitz[2]通过研究没有区位变化的可自由进入模型(Free Entry Model without Relocation),发现异质性企业仍旧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贸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也有重要影响。Davis[3]首次将贸易成本考虑在内,证明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Perfect Competition,CRS-PC)部门的贸易成本与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IRS-MC)部门同样高,本地市场效应便会消失。Crozet 和 Trionfetti[4]进一步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本地市场效应是存在的,但存在贸易成本的本地市场效应比没有贸易成本的本地市场效应有所减弱。跨国公司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Larch[5]证明跨国公司的存在会使本地市场效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且本地市场效应全部通过利润汇回而非产业间贸易产生影响。Kruman[1]假设贸易是在两国之间进行的,但实际上第三方市场的存在也可能对本地市场效应产生影响。Behrens 等[6]通过引入多国模型并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类型加以区分,发现动态的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而静态的本地市场效应是明显存在的。Suedekum[7]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支出(需求)水平,证明在外国经济体支出(需求)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国支出(需求)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本国产业的超比例扩张。

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与完善,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检验本地需求的扩张是否会带来本地生产的超常增加,以Davis 和Weinstein[8]的“超常需求”(Idiosyncratic Demand,IDIODEM)为代表;二是用引力模型比较出口国的收入弹性与进口国的收入弹性大小即比较相对出口规模的相对收入弹性大小,以Feenstra 等[9]和Schumacher[10]为代表。在第一种方法中,Davis 和 Weinstein[8]运用OECD国家产业层面的数据得到需求差别系数大于1,证实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随后,Head和 Ries[11]运用此方法检验了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跨产业回归表现出弱的本地市场效应,而时间序列回归则表现出本地市场效应的逆转(Reverse-HME)。在第二种方法中,Feenstra 等[9]运用引力模型发现差异化产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Hanson 和 Xiang[12]运用倍差(Difference-in-Difference)引力模型,发现本地市场效应随着产业特征和贸易成本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Schumacher[10]借鉴Bergstrand的思想,发现许多OECD国家的制造业企业都表现出本地市场效应。

目前,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经济体,把发展中经济体如中国作为研究对象的极少。随着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内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也相继展开,且主要集中在区域层面以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区域层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是运用Davis 和 Weinstein[8]的方法对中国省间贸易和生产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检验。张帆和潘佐红[13]的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对区域间贸易和产业间区位选择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区域层面的研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相关研究,钱学锋和陈六傅[14]以及王岚和盛斌[15]分别运用Schumacher(2003)的方法和倍差引力模型的方法验证中美制造业贸易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刘磊[16]对中日、中韩制成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重要性。除了上述这些以中国为出口对象研究双边贸易外,佟家栋和刘竹青[17]还研究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制造业的贸易,发现东亚地区制造业总体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只有个别行业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陈雯和李佳璐[18]将本地市场效应的检验拓展到多边领域,发现多数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陈启斐和王晶晶[19]在多国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中国整体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唐宜红和姚曦[20]用本地市场效应解释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转变。邱斌和尹威[21]按照制造业出口方式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细分,实证结果表明在一般贸易中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加工贸易中则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猜你喜欢

效应贸易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画与理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模型小览(二)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