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探析
2015-04-10石瑞红
石瑞红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正确把握信仰环境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信仰主体的先进性与广泛性、信仰路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等特点,与时俱进地加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关键词: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68-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新时期加强信仰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开展信仰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一、信仰环境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信仰属于社会意识领域的范畴,它的产生、存在和变化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信仰环境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生活方式多元化,传统生活价值观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流动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充满着选择性,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空前的丰富多彩。然而,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却陷入了“道德爬坡”与“道德滑坡”的困境。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在社会上流行,道德错位、荣辱不分、善恶不辨、是非颠倒、美丑混淆、不讲诚信、见利忘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奢侈浪费、灯红酒绿、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纸醉金迷等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人们的传统生活价值观受到冲击。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等主流价值观,更显得任重道远。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干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思潮的活跃期。除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之外,众多社会思潮纷纷“登台亮相”。例如,适应社会转型期土壤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尤其得到具有批判意识和叛逆心理的青年人的青睐,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诸多误区和消极影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思潮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尚方宝剑”,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引发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们在国内的蔓延干扰着人们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认识。为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而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解构”着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传统认识,把严肃的历史问题变成了儿戏,对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观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各种思潮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不同人群的社会诉求,给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多方面的干扰。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多变性、隐蔽性、阶级性、目的性、传播的多媒体化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介入,对人们的价值判断造成混乱,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从而淡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网络信息开放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上网”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人。更重要的是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言论自由”的空间。一方面,互联网是传播真理的摇篮、传递爱心的平台、伸张正义的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揭丑功能越来越强大,它对于各种权力的监督和对各种丑恶现象的揭露变得无处不在,以致有人称互联网是中国社会的“道德鞭子”。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可能成为传播谣言、野蛮、愚昧和谬误的场所,可能成为邪教和恐怖主义的传播工具,也可能成为诬蔑诽谤的手段,互联网“滚雪球”似的放大效应,也容易引起人们思想混乱甚至社会恐慌。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如何理性地辨别网络信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管理者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
总之,当今时代是多元的、开放的、异质的、充满选择性的时代。对于信仰教育而言,当前已经不存在由于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而从朴素的感情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也已经没有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从意志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环境,也已经不是在单一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或被动或盲从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因此,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信仰环境入手,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流,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善教育方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多元鉴别,在多元化背景下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正确理解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即信仰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从理论上讲是不容质疑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然而,现实中人们对它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比如,共产主义社会真的能够实现吗?什么时候能够实现?那种理想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它是几十代人以后的事情,我们可望而不可即,还有现实意义吗?不少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还局限于几个固定的条款: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觉悟极高,消灭阶级,国家消亡等,而且往往用这些条款来衡量现在的社会状况,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是垂头丧气,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疑惑在当前社会上具有一定普遍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坚实方法论基础。
(一)世界观方法论的一致性与具体内容与时俱进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封闭理论体系,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一百多年来,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而它的具体内容是随着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的变化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具体的观点和结论,解决了不同的历史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无产阶级创立了科学理论,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指明了革命方向。列宁主义着重解决了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如何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着重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进一步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
(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逻辑确定性与实践探索性的辩证统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推论,然而如何实现共产主义却是一个充满探索性的实践问题。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形式是一个实践探索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形式,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因为资产阶级绝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的同时也不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然而资本主义还在变化之中,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是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3]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不同,革命传统不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国内国际局势的发展态势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道路和模式。其次,革命胜利后的建设措施选择是一个实践探索的问题。针对有人提出在革命成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4]恩格斯则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4]江泽民指出:“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能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5]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描绘的美好蓝图,但不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历史必然性与艰巨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两个必然”)[6]“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以及实现这种必然性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两个必然”讲的是客观规律,是根本方面,要求人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两个决不会”讲的是必然性实现的条件和时间,它告诫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是需要客观条件的,同时要进行艰苦的努力才能具备这样的条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7]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面临着这种“大幅度的跃退”,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邓小平告诫人们:“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决不掉以轻心。”[2]
总之,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才能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近期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把信仰建立在脚踏实地工作的现实基础上。
三、信仰主体的先进性与广泛性
“群体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基础”,[8]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群体认同的“先决条件”和“可能性”。但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需要广泛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体认同程度和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只是共产党人,并不要求普通群众和党外人士信仰马克思主义。然而共产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它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不仅局限于共产党员,还应该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只有抓住信仰主体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这一特点,才能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对共产党员的信仰教育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和要求。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精神纽带建立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8 260多万名党员,从一个小党发展为引领13亿人民的世界第一大党,最关键的是始终保持着先进性与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1]因此党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1]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其次,对广大青年的信仰教育具有前瞻性特点。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9]广大青年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当代青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体现着新时代的特征。他们具有独立性、批判性的思想行为特点,要求信仰教育必须由“家长式”、“指挥命令式”的强制教育方式转变为“平等交流”、“尊重个性”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经过自己的探索,自主地确立自己的信仰。任何居高临下的说教,只能适得其反。当代青年对网络世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增强他们抵御各种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要求信仰教育必须从“描绘美丽蓝图”式教育转变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励志教育,把树立远大目标与脚踏实地工作结合起来。不能磨炼意志、不能艰苦奋斗,没有真才实学,再伟大的信仰终归变成空想。延安时期,数以万计的青年不顾生命安危奔赴延安,把青春献给了革命,解放初期无数的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为边疆建设贡献力量,今天数十万计的大学生“村官”把青春献给了广袤农村大地……正是一代代青年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投身到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才能使古老的民族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最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教育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现阶段的表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不竭动力。新中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的结果。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不应该把广大人民群众排除在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内“高标准,严要求”的信仰教育不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教育侧重于“宣传性、普及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民群众愿意接受,以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吸引人民群众争相效仿,通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人民群众自觉认可。
四、信仰路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是对立的。宗教信仰把某种虚幻的、超验的、根本不能证明的“上帝”“神灵”作为信仰的对象,它给人们许诺的是现实生活永远无需兑现也根本无法实现的“来世进入天堂”。宗教的信仰路径是迷信和盲从,虔诚地遵循宗教的清规戒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它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信仰和信念。马克思主义不是给人们“来世进入天堂”的许诺,而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不是迷信和盲从,而是科学理论的逻辑证明和现实社会运动的实践证明。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一)抓好思想理论教育,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扫清思想障碍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告诫青年同志:“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9]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原理、原则的宣传教育,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加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再次,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通过研究党史、国史、人类社会发展史,正确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自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做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国情,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略机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拓展实践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实践活动。
只有以全部人类社会实践为背景,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归宿,即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0]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包括生产力的跃升、生产关系的调整、政治理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优化、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文化艺术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腾飞……都是消灭现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理想就蕴含在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实践当中。
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支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对国家、人民、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释放“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激昂生命热情;才能激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豪迈革命情怀;才能培育“以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高尚道德情操。
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磨练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具备面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的奋斗精神、面对任何错误都敢于正视和纠正的政治勇气、面对任何风浪都毫不动摇的坚持追求。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冲锋在前、浴血奋战,建设时期许多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忘我工作,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主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砥砺意志品质、锤炼过硬作风、增长实践才干,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M].人民出版社,2009.
[8]刘建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J].哲学研究,2013,(1).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D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5/05/content-32283223-2.htm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