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

2016-08-04牛慧艳张占强王会芳杨彩平张宏艳魏美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丁苯酞吞咽障碍

王 海,牛慧艳,张占强,韩 杰,王会芳,赵 亮,杨彩平,张宏艳,魏美玲,马 宁



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

王海,牛慧艳,张占强,韩杰,王会芳,赵亮,杨彩平,张宏艳,魏美玲,马宁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河北涿州 072750)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洼田饮水试验,选择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并发肺炎病人159例,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3例。C组采用一般脑血管病治疗,B组在C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加用针灸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治疗14d。结果肺部感染病人例数,C组>B组>A组;治疗后,根据NIHSS评分,C组>B组>A组,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病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脑卒中后肺炎;丁苯酞;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假性球麻痹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假性球麻痹后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及时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于预防肺部感染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近3年我科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发病后72 h内入院,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头颅CT除外脑出血;发病年龄30岁~85岁;洼田饮水试验分级5级;既往神经功能缺损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排除标准:入院前有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

1.2一般资料选取涿州市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9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洼田饮水试验5级。根据评定指标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3例。A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38岁~82岁(65.26岁±6.18岁);既往腔隙性脑梗死48例,高血压病史41例,糖尿病病史18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20分(10.27分±6.19分)。B组男26,女27例;年龄35岁~80岁(65.07岁±6.02岁);既往腔隙性脑梗死46例,高血压病史40例,糖尿病病史20例;NIHSS评分4分~20分(10.38分±6.08分)。C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36岁~81岁(65.13岁±6.22岁);既往腔隙性脑梗死45例,高血压病史42例,糖尿病病史19例;NIHSS评分4分~20分(10.68分±6.24分)。3组病人性别、平均年龄、既往史、平均NIHS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C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改善脑代谢、改善血循环等治疗,调节血糖、血压水平。B组病情稳定48 h后在C组治疗基础上即给予针灸治疗。A组于入院后在B组治疗同时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14 d为1疗程。3组病人入院后48 h内均行鼻饲治疗,鼻饲时床头抬高30°,住院过程中应用匀浆膳食1 000 mL~1 250 mL,分4次~5次由专职责任护士鼻饲。

1.4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时进行NIHS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血常规及肝肾功血脂变化。

1.5疗效评价

1.5.1治疗第7天评价肺炎的发生率根据中国专家共识组于2010年提出的诊治标准:卒中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或以上临床感染症状:①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有或不伴有核左移;②肺实变体征和(或)干湿啰音;③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④体温≥38.0 ℃。

1.5.2治疗后第14天时疗效评价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病人端坐,饮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 s之内;可疑:1级5 s以上或2级;异常:3级~5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为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为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为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2结果

2.13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及NIHSS评分比较洼田饮水试验,A组治愈18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81.13%;B组治愈10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62.26%;C组治愈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50.94%。A组明显高于B组及C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治疗14 d NIHSS评分比较,A组

表2 3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及NIHSS评分比较

2.23组不良反应及肺炎情况比较3组在肾功能、血常规方面未见明显异常,主要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A组4例,B组5例,C组4例,经保肝及他汀减量后复查均正常,考虑他汀类所致。14 d内肺炎的发生率,A组33.96%,B组54.72%,C组71.70%,B组低于C组,A组明显低于A组。肺炎治疗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3组不良反应及肺炎情况比较

3讨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可显著增加脑卒中病人的病死率。脑卒中各种临床表症状中,吞咽障碍与SAP的发生和病死率关系密切。老年脑卒中病人尤为显著[1-2],国内外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SAP关系密切[1-3],目前改善吞咽障碍主要方法是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部分病人无明显效果,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发现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病人肺炎发生率较低。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是国家级一类新药,它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收缩,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的数量,改善脑微循环及脑能量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缩小脑梗死面积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4-8],并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9]。

本研究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吞咽障碍,结果发现肺炎发生率明显不同,A组33.96%,B组54.72%,均明显高于C组71.70%。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有助于减轻吞咽障碍,减少肺部感染,同时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单加针灸治疗在减轻吞咽障碍、减少肺部感染方面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辅助改善脑功能,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效果,并可以显著降低SAP发生率,同时发现脑梗死并发肺炎后A组炎症控制时间较短,大部分≤8 d,而B组和C组抗生素应用时间>8 d,说明应用丁苯酞治疗可缩短感染控制时间。丁苯酞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功能,抑制机体感染的加重,所以丁苯酞在调节免疫因子及炎性因子改善脑功能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0]。肺炎后局部水肿、分泌物增多,血管气管功能均受到影响,推测丁苯酞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作用于肺部血管及组织,改善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

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通过免疫调节及改善局部循环、脑保护等作用,促进病情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抗炎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经济及心理负担,改善病情及预后。

参考文献:

[1]Martino R,Foley N,Bhogal S,et al.Dysphagia after stroke:inci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Stroke,2005,36(12):2756-2763.

[2]Finlayson O,Kapral M,Hall R,et al.Risk factors,in patient care and outcomes of pneumonia after ischemic stroke[J].Neurology,2011,77(14):1338-1345.

[3]郇赛,马跃文,张延辉.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3(2):142-145.

[4]Liu CL,Liao SJ,Zeng JS,et al.d1-3n-butylphthalide prevents stroke via improment of cerebral microvessels in RHRSP[J].Neurol Sci,2007,260(1):106-113.

[5]黄如训,李常新,陈立云,等.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5-988.

[6]陆国庆,吴雪钗,胡婷婷.恩必普[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7):572-573.

[7]崔家辉,白鹰,唐伟,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2):21-22.

[8]高兰,娄季宇,杨霄鹏.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9活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116-118.

[9]李山平,李豪侠,吴晓强.丁苯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3):331-333.

[10]牛慧艳,张占强,王会芳,等.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2):44-47.

(本文编辑薛妮)

基金项目:重点科技研究计划(No.ZD20140132)

通讯作者:牛慧艳,E-mail:20530151@qq.com

中图分类号:R743.3R25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2.040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2-1421-03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丁苯酞吞咽障碍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