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区域发展观研究*

2016-08-03

观察与思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区域发展

张 今 杰 张 斯 靓

习近平区域发展观研究*

张 今 杰 张 斯 靓

改革开放以来开,党的领导人不断发展和丰富了区域发展理论。习近平同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和举措。习近平同志的区域发展观是对新中国几届领导的区域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在哲学上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理论形态。

习近平 区域发展 理论渊源 合作共赢

作者张今杰,男,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斯靓,女,湘潭大学哲学系(湘潭 4111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常态,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继承和丰富了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提出和发展而来的区域发展观。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这些构想点线面相结合,国内外相联动,海陆空相兼顾,旨在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和组合。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构想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等。这是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全新开拓,必将促进我国各区域的发展齐头并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体繁荣。

一、习近平区域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区域发展观是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区域发展构想的提出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

首先,新的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

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与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为标志。随着这些领域技术的不断突破与革新,交通和通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世界越来越“小”了,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272页。生产要素的流动突破了国家的界限,加强了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的范围和速度。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挑战。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系统,在这个由大大小小的系统构成的世界中,每个人,每个区域、每个国家的政策和措施都可能引发其他人、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相应的变化和行动。例如1997-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 2007-2011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都使得很多国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挑战和风险的存在而逃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唯有继续改革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拓展国际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方能使我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迎头赶上。

其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二战以来,全球虽然小范围争端不断,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呈现、和平与发展的整体趋势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在国与国之间关系尤其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处理问题上,不再使用社会主义的革命输出和战争的传统方式,而是更多地选择区域合作,对立甚至对抗不再是国际关系处理中的首选模式,沟通共识和合作共赢是各个国家共同遵守的法则。习近平同志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272页。时代主题的转变,给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和平的外部环境。我们及时卸下冷战思维的包袱,把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卧薪尝胆,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的交流,加强国家间的互信,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双赢甚至多赢。

因此,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必须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发展、共赢,实现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即实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③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3日。。

再次,改革开放37年来,国家经济整体上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地区差别不断增大。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使得广东、江浙等沿海区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沿海地区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龙头,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然而,中部和西部设立改革实验区的时间很短,范围也很有限,这导致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区域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中西部地区年轻的有较好素养的劳动力大规模涌进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在本来很差的基础上发展动力越来越小。这种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的悬殊,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整体上达到一种平衡,当然,这种平衡状态是相对的,而不平衡的状态是绝对的。由于自然条件、发展机遇、历史文化因素等原因,不同地区的发展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并且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就要引起重视了。改革开放37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各方面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水平。这种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状况一方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因此,适时调整区域发展思路,将区域发展规划和构想不断拓宽,使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拥有足够的机会和优惠政策迎头赶上发展的潮流,实现国家整体上的繁荣,是习近平同志上任之后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习近平区域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的区域发展观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渊源,一个是新中国几届领导人提出、继承和不断发展的区域发展观;另一个是系统理论思想。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几届国家领导人均提出和发展了区域发展观。

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要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他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①《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5页。强调在发展和壮大沿海良好的工业生产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内地的工业,以实现国家的整体进步。当然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已有的工业基础巩固和发展好,所以他又指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②《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5页。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百废待举的第三世界国家,恢复和发展为数不多的已有工矿企业,及时总结生产和管理经验并予以推广,确实是非常稳妥而又有效的区域发展模式。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区域发展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性效果。通过设立经济特区,使得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发挥其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和其他致富。他说:“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和农民,由于辛苦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1988年,他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思想,一个大局是加快沿海地区的改革进程,提高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发展以后要支援内地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 ,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区域发展思想,在指导思想上更强调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即优先在部分地区建立试验区,尔后将成功经验予以推广。这种重点发展部分试点区域的发展思想,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腾飞,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在沿海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带动下,东部地区和中部部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然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进步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持续高速增长而言却缓慢得多,邓小平当时提出的两个大局中的第二个大局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共同富裕的理想仍未实现。区域之间民众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着眼于邓小平所提出的“第二个大局”,实施战略重点的转移,将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沿海地区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发展,广袤的西部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后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东北地区和狭长的中部地区的发展亟待新的机遇。胡锦涛同志在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至此,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已经将广袤的国土都涵盖起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完整格局。

其次,系统理论思想是习近平区域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区域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人类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载体,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种要素的一个系统。

从系统要素的性质来说,系统内部的要素可分为自然要素和人的要素两类。自然要素主要是指作为系统的区域中的地理环境资源,包括矿产、河流、大气、土壤、植被等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条件。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旦人类终于定居下来,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种种外界的(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地球上不同的区域的自然条件是迥然不同的。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一个区域内人的体质、人口的数量、性别比例、科学文化素质等,这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主观性要素。人类为了能在一定的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区域内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根据本区域的自然条件或主体条件来形成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这就使得区域发展理论有了其自然条件或智力条件的依据。

系统的发展和有序化需要系统的要素按照合理的法则发生相互关系,也需要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区域作为一个特定的系统,其内部要素之间、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宇宙是一个体系,是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4页。为了区域能有序发展,作为系统的区域必须实现区域内以及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各种要素实现有机结合,发生协同作用,以其产生“1+1>2”的相关效应,实现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按照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提出了他独特的区域发展观。

三、习近平区域发展构想及其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新的区域发展观,极大地拓展了区域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使我国的区域发展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结起来,习近平同志的区域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区域发展是包括区域经济和区域自然环境在内的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首先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实施了诸多的区域发展构想,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区域内经济水平的提高。 这也是习近平同志与之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区域发展的主旨。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则有失偏颇。

几十年的区域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惨痛的历史教训: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退化甚至恶化为代价,否则我们将遭到自然的严厉惩罚。习近平同志充分认识到了这种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可怕后果,他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209页。因此,习近平同志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不能过分张扬自身的力量,随意地攫取和破坏自然资源。区域的发展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应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区域的发展必须“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209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与有序,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与协调。

习近平区域发展观的这种理念,对于我们增强生态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一种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内涵。

其次,区域发展不能局限国内的不同自然区域,而应拓展到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乃至更广泛的区域。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各种肤色的人们在地球这样一个大的系统里生存和发展,各个不同的国家都是地球这个系统中的要素。习近平主席指出,国家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因为国家不能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包容的。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双赢、共赢的理念,剔除非此即彼、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也要谋求他国的发展和繁荣。

基于这种认识,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东盟各国及其他国家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观。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构想。他指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有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③王晔:《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认为,中国与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古老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各国之间拥有着地缘毗邻的优势、政治关系的优势、经济互补的优势,这是我们深入开展区域合作发展的良好基础。我们要将这些优势稳固好并转化为务实合作的优势、互利共赢的优势、持续增长的优势。要构建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首先,必须在国家政府层面达成共识以实现政策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不应将目光局限在自己国内固步自封,而应时时沟通,就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对话,就区域合作规划和实现途径达成共识; 其次,要打通丝绸之路上各国之间的交通。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说的就是发展交通事业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强调,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之间应为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通道,以便于区域内各国之间资源、产品、人才的自由流通。第三,各国应努力维护贸易的自由畅通。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区域内各国能够在自然资源、科技人才、各种产品等方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此沿途各国应对如何推动贸易和投资等问题进行商讨。第四,实现货币互通。在同一个发展区域内,如果各国之间的货币不能实现相互兑换和结算,会大大降低区域内各国协调发展的效率,影响区域的共同繁荣。谋划各国之间货币互通势在必行。第五,要维护民心的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不能仅仅瞄准经济发展这个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在各国共同谋划经济发展蓝图的同时,要增强各国人民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发表了《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阐述了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他认为,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10年是双方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10年。中国与东盟各国已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双方的双边贸易额是10年前的6倍,投资是10年前的4倍,一个全新的命运共同体已经建立起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各国之间要坚持讲信修睦。他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诚信为原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亦是如此。因此,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应相互尊重各自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民族文化,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加强政治和战略互信。二是坚持合作共赢。当今世界各国均是地球村的成员,不能封闭起来自行发展,也不能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剥夺他国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之上。而应换位思考,培育互信互助的真挚友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所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支持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方便,中国愿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三是坚持守望相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邻居。习近平主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远离冷战思维,加强互信,在经济发展战略、防灾救灾、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区域的稳定和繁荣。四是支持心心相印。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交心,我们在以往的沟通中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要进一步加强交往,增进感情。习近平主席认为,我们通过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青年、智库、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友好交流,建立双方在教育、科技、卫生等各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制。五是坚持开放包容。多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和东盟都创造了自己辉煌灿烂的文明。我们对各自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理解和尊重,通过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和借鉴、彼此了解和促进。建立一个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获共赢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区域发展观打破了国内行政区域限制的思维定式,强调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同荣共兴,为维护地区安定,为我国和平发展争取宝贵的良好外部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

第三,在国内各区域的发展方面,要打破区域分割的观念,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均衡发展、共同富裕。

在习近平同志建立自己新的区域发展体系前,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之前的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均是不够完善和系统的,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拉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悖论,区域发展模式单一等系列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区域发展观则要求区域内各要素之间、国内各区域之间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终达到区域各种要素共同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自然环境的优化彼此促进,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上指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是一个新的国家重大战略,是我们破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不公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棘手问题的重要手段。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大胆试、自主改,摸索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他在考察时提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块充满希望的试验田,要好好维护,播下良种,精心培育,必将有好的收成,我们期待培育良种的经验能推广开来。

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2014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指出,我们要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他多次考察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相对落后地区,指出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改变中西部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的贫困状态。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89页。

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进步,中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区域发展不是健康的区域发展,只有全国各大区域协调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可见,习近平区域发展观是一种强调公平发展,坚持机会均等,关心贫困地区农民切身利益的区域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均衡的区域发展观。这样一种新的区域发展观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稳固。

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构想,这些构想突破了单纯的行政区划乃至国界的传统思维限制,以国内外协同、区域间合作、点线面结合为特征。内涵非常丰富,体系非常完整,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了我国的区域发展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是一种更系统、更完善的区域发展理论,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区域发展观,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必将继续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我国的区域发展迈进全新的历史时期。

责任编辑:孙艳兰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探索科技发展战略的历史与经验研究”(11BKS08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区域发展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擦桌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