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致命的干扰是教材、教参和命题

2016-07-29浙江沈坤林

名作欣赏 2016年25期
关键词:教参命题教材

浙江|沈坤林

最致命的干扰是教材、教参和命题

浙江|沈坤林

比起“高端设计者”“行政管理者”“名人阐释者”对一线语文教学的干扰,语文教师每天接触的教材、教参之“问题”,影响更直接;一线师生无法躲避的命题“偏差”,干扰更致命。

语文教育 教材问题 命题偏差

“谁在长期扰乱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是该全方位地梳理一下语文的问题及其成因了。

不过,从中学一线教师的视角看,靳健教授在文中提到“高端设计者”“行政管理者”“名人阐释者”似乎还不是直接的影响力量。

事实上,“高端设计者”无论怎么做,与一线语文教师还隔得很远。试问:有多少一线教师细细地读过《语文课程标准》?有多少教师知道上世纪末开展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大辩论?有多少教师把各种高端培训当一回事?

对于“名人阐释者”,除了自身想沾点光以便往“名人”方向靠拢之外,除了平时有点耍弄笔杆子的爱好之外,除了初出茅庐地跟着起点哄之外,有多少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课堂是按“什么什么语文”来教的?就是上示范课的名师,如果他还在自己的学校里教着自己的学生,对于《背影》,他也不会傻到天天喟叹“生命的短暂”吧?

至于“行政管理者”,“扰乱”的不只是“语文”学科的“健康发展”。在师范大学,哪一门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举足轻重的?在中小学,哪一门学科能够摆脱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的桎梏?

无论别人怎么折腾,一线教师还是捧着教材、教参去上课;无论相关论坛争论得多么热闹,一线教师还是一天到晚地讲着同步练、模拟题去应试。

如果一线语文教师接触的教材、教参没有多大“问题”,如果衡量他们日常教学水平的学业测评没有多大“问题”,那么只要他们最基本的教学观念没有偏差,他们的教学实施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要命的是,长期主宰一线语文教育的教材、教参,常常出“问题”。

致命的是,长期扰乱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劣质试题大行其道。

教材多有“问题”,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最基本的表征是一线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是健康的。

从可以观察的情况看,一线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就是拿着语文教材教学生,或者说师生一起学习一篇一篇的课文。这样的“有形动作”颇受有关专家的诟病,但从语文学习和积累的角度看,这事实上是谁也无法简单否定的“基本动作”。

问题是,师生手里拿的教材、教参往往有着不少问题。

教材似乎在不停地改革,编排上也在“文体单元”与“人文主题单元”之间摇摆不定,甚至争论不休。而近年比较流行的语文教材编排体例,往往以一个关键词命名的人文主题来组元,如“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如“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等。大多围绕一个主题词把阅读、诵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探究等结合在一起,看似整合得相当合理,实际上却存在明显的问题:主题单元内的选文不同文体杂糅,主题与主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一线教师往往不知应该教些什么。

问题最大的还是选文与教参。

虽然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虽然自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以来,“文质兼美”“适合教学”便是语文教材未曾动摇的选文标准,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几个“教学大纲”中也均有明确的表述,但是近年来一些教科书的选文离“文质兼美”“适合教学”还非常之远。

比如,2014年始修订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删掉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和《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加入了更不适合做教材的《美美与共》。

《美美与共》虽是名人之作,节选自费孝通为2004年8月“北京论坛”写的长篇书面讲稿《“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但从《美美与共》的开头逐句逐段地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有好几处地方“不顺”——语句连贯、照应等方面的问题。

比如第二段:

①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②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③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如果顺着思路读下去,就会发现第③句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如果接着第②句,以“比如”引起,第③句应该要举例说明第②句表达的大意——“艰难”,但是第③句事实上却隔开了第②句而在阐释第①句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一主要概念。按正常的思维、思路来表达,要么把第③句放到第②句前面,并适当调整关联性的个别词语,要么在第③句“要做到……做到……”这一长句后面,加上与第②句呼应的语句,比如加上“一蹴而就是不行的”之类。

除了语言表达多有“不顺”,还有论述材料安排失当等问题。比如,文章的第四段,突出“我们今天需要……”“我们需认真……”“我们应该……”“我们既要……又要……”。似乎也还讲得通,都是站在“我们”“中国”的角度来思考的,第五段紧承的“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也印证了第四段是侧重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论述的。问题是,第五段下面的进一步论述,虽然有“唐朝的时候开始”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讲的都是日本如何如何的“例子”而不是“中国历史上有过”的“例子”。

费孝通的这篇文章,作为书面演讲稿,其实并不像一般学术论文那么严谨,出现一些“瑕疵”似乎也并不损害其关于“美美与共”思想的表达。但是,作为教材就很不适合了。

或许有些专家会说,教材的瑕疵恰恰也是教学的资源,可以引领学生就此质疑和修正。问题是,劣质的教师参考书又干扰着有见识的一线教师的作为——平常的考试命题往往以教参说法为标准答案!

如第三段原文是这样的: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教学参考书的阐释为:

先提出观点,再从各个国家的国势和历史,分别谈了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心理。进而指出这种病态的文化心理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成为井底之蛙,并以历史上发生过的状况,予以证明。段末提出对中国学术界的希望。

原文是提及有关国家的“历史”,但哪有“各个国家”及“国势”之说?教参中说的“这种病态的文化心理”指什么?原文中不止“一种”吧?而是有发展中国家的也有发达国家的“一些”“病态的文化心理”。况且,从原文看,使“后果”“成为井底之蛙”的,只是针对“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而言的,并不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病态的文化心理”产生的后果。

这样,以其昏昏,如何能够使人昭昭?

命题时有“偏差”,消解了日常教学的价值

当前,人们对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试倾向关注、批评乃至指责的较多;但是,能够从试题命制的角度来思考其对日常教学进行有效导向、切实引领的很少,对一线教师在“强势”的测评面前所做应对的无奈与尴尬之关注更少。

其实,教与考只是一个任务的两个方面,这个任务便是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教与考之间应该实现良性互动:命题者能够真正从课程标准出发,科学合宜地考查学生实际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在评判中有良好的导向;一线教师能够按教学规律进行正常的教学,而学生形成了基本的学科素养便能够自然而然地应对测试。

问题是,许多期末统一考试乃至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消解着日常语文教学的意义。

以阅读测评为例,首先存在着阅读材料取自课内还是课外、是否适合命题等问题。

按正常情况,期末测评或学业水平考试,阅读材料可适当采用课内学过的文章选段,这样一方面可以评价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导向,不给学生“语文课上不上没关系”的错觉。只要不是简单地要求重复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也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决定在上海和浙江先行实施新高考试验。2015年10月,浙江省第一次针对参加2017新高考的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开考。以往浙江省语文毕业会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均选自规定的课内三十来篇必考篇目,而这首次学业水平考试,选择了课外作品——《女狙击手》,节选自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虽然学业水平考试是对一定阶段学习情况的终极评价,但对于一线教师的后续教学与下一届学生的日常学习来说,无疑会是一种导向。一些视真题为导向的教师认为,今后的方向是考课外的,于是在复习中大量搜集课外阅读题,新的题海训练又再度兴起。同时,细而思之,选择《女狙击手》作为学业水平测试材料,其本身也是欠妥的。首先,这一纪实文学或非虚构写作文本,其体裁特征在浙江省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没有足够的体现。命题者或许是关注、顺应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这一社会热点而选择此文,学生却缺少一定的背景知识。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选用了何家槐的散文《母亲》。按2016年浙江省高考命题思路及试题评析(语文学科组)的说法:“该文在上世纪30年代乡村的背景下刻画了一个母亲的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独到的追求,比如炼字白描、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给散文审美能力的考查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但是,从有利于对一线教学正确导向的角度看,从有利于让真正学得好、能力强的学生得高分的角度看,实际命题尚有不少可优化之处。

最基本的是原文中“象珍珠似的”的“象”出现了好几处,按现在的书写规范应该改为“像”。出题时完全可以改过来,在文末注明“个别文字有改动”之类,否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发现语文试卷上有了错别字。

第12题“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答案似乎很完美:“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问题是:有不少学生(包括一些教师)都不明白这“催”是什么声音,以为是火车车轮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从答案看似乎应该是母亲敲打豌豆荚的声音。但是因为“催”这一拟声词与作者的方言有关,也与特定的生活经验有关,所以许多考生并不知道指什么,根据上下语境也难以判断。这样,这道题目对阅读欣赏能力检测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直白地说,它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道废题。

不可忽略的是,选定的这篇散文,事实上并非“给散文审美能力的考查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不然,命题者设置的第11题、12题、15题之检测指向,都涉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赏析,其他两题也部分地指向这方面。这样,考点实在是太狭窄了。虽然标准答案的拟定中似乎做了特意的区隔,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并没有多大的区分,也难有区分。

还有,绝大多数散文中,都应该有一个“我”在。何家槐的《母亲》,是对自己母亲生活片断的回忆,虽然他在讲述母亲的故事时似乎如小说作者那样“躲”在后面。作者没有出场,似乎用“旁观”“冷峻”的笔法,拉开了一定的距离,除了不经意地提到“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甚至让读者觉得文中的“母亲”不一定就是作者自己的母亲。从另一方面说,作者克制了一些情绪和情感,也藏起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却更能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而母亲的普遍性意义也就扩大了,如果命题者能够从这些方面出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或评价,似乎更有意义。

简而言之,命题选文应避免“硬伤”,导向真正学好每一篇课文;问题设计应避免“误指”,导向知识和能力的真实建构;答案应避免“简单推演”,导向自主、创新的真切体验。特别是答案应有更多的“包容”,才能使教师有“胆量”在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更多地自主探究,做出创新解读。

什么时候,语文教学系统中包括教材编写者、命题者在内的语文人,都能有一种专业的自觉,拥有一份属于语文人的淡定、自信与包容,任何外来的干扰都不足虑?

作 者: 沈坤林,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教师。

编辑:张勇耀mzxszyy@126.com

猜你喜欢

教参命题教材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