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2008-12-18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教参中学语文语文

陆 平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按照每册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①。语文教参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多数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书。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参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1999—2007年全文数据库”,检索项“篇名”分别输入检索词“教参”、“教学参考书”、“教学用书”,逐篇阅读筛选得到有效篇目101条,依学科归类,制成教参研究论文分布表(表略)。

从表中我们看出,这些论文的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分科论述占了绝大部分(90.1%);第二,学科分布面较广,涉及10个学科,其中语文科研究论文一枝独秀,占六成;第三,研究主题相对集中于“知识点指瑕”和“教参功能及使用”这两方面;第四,语文教参研究覆盖主题最多,相比之下,其他学科研究主题比较单一。可见,在中小学各科教参研究中语文科目的研究论文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研究最为活跃。

一、三十年间语文教参研究热点分述

鉴于语文教参研究最为活跃,笔者将视角聚焦于此,并将关注的时间段延伸至1979—2008年,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手工查阅《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等语文教育类期刊,试图比较全面地观照、反思语文教参研究的得失。由于笔者视野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或有重要文献疏漏,谨致歉意。

1.指出语文教参所呈现的知识的瑕疵,提出商榷意见,是最持久的研究热点。

针对语文教参中某一知识点提出商榷意见,是三十年来语文教参研究中最为热门、最为恒久的主题,具体内容包括:

①针对教参对课文尤其是文言文的释义提出质疑。司凤兰的《孟子“平等思想”考——〈孔孟〉及“教参”相关内容质疑》(《中学语文园地》2003年第10期)指出,黄仁宇先生在课文中引用“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明显失误,而教参对“低水准”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朱红梅的《“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何指?——与人教版教参商榷》(《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4年第3期)认为,韩愈强调的“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不是那种徒有报国之志,“常常放声悲歌来宣泄自己胸中的郁闷”之人,而是那些不仅有报国之心,更有报国之行,不计个人荣辱,忠心耿耿为国效力的人。乔正康的《说“白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对教参中《登鹳雀楼》“百日”的释义提出了质疑。这类论文很多,如刘璞的《〈与朱元思书〉中几个注释的商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张树岚的《〈五蠹〉几处译注的商榷》(《中学语文》1989年第9期)等。

②指出教参中语法、修辞方面的解读有误。张建民的《朝东而望不见西墙——对新人教版教参关于〈白杨礼赞〉中一处修辞技巧的再批评》(《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指出教参对修辞技法的理解有误;穆俊浪的《〈论积贮疏〉教参辨误——也谈“宾语前置”》(《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2期)认为,教参提供的“宾语前置”习题答案不正确;谭荣的《两处指为比喻句的质疑》(《中学语文》2002年第7-8期)指出,教参对《我的空中阁楼》中一段话的比喻的赏析正误各半,而对余光中《乡愁》的分析欠妥,乡愁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形象之间不存在相似点,构不成比喻,这四个事物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典型意象。类似的文章还有刘守军的《“别了,司徒雷登”不是主谓倒装句》(《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文小燕的《是“文化遗产” 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比喻的本体》(《中学语文》1996年第7期)等。

③对教参中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解读提出异议。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之后,新的文艺理论大量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本世纪初颁布的课程标准对于阅读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确认,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②,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与教参中原有的表述形成鲜明反差。如对教参中鲁迅作品解读提出质疑的有皇甫亚丽的《〈孔乙己〉主题、人物新辨》(《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1期)、郑益民的《对〈少年闰土〉教参资料的一点看法》(《教育科学论坛》1999年第3期)、周航的《对〈药〉中康大叔身份的质疑》(《中学语文》2000年第9期)、梁艳的《鲁迅〈药〉的主题再探》(《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3期)、陈雪连的《略论鲁迅作品主题教学的多元解读》(《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年第1期)等。《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引起研究者的争论,如吕盈盈的《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无效分析”的批判——以周朴园形象分析为个案》(《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第10期)、陈永军的《情感领域中的“雷雨”——解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2期)。有研究者以新视角重读古典文学作品,如王向辉的《自由的呼唤 积极的精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探讨》(《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李正坤的《〈陌上桑〉中使君形象小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杨培勤的《如此任性为哪般——浅析刘兰芝悲剧命运的主观因素》(《中学语文》2004年第6期)。对《项链》教参解读提出异议的有方位津的《错位到复位的女性——重读〈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形象》(《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赵清泉的《谁是“资产阶级”?——对语文教参〈项链〉解读的一点异议》(《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15期)等。

④直陈教参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概括有误。谌忠恕的《〈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车夫吗?——同中学语文教师商讨》质疑教参对小说主人公的认定(《中学语文》1981年第6期)。类似文章还有魏良福的《也谈〈藤野先生〉的线索》(《安徽教育》1993年第5期),陈学正、冯全祺的《〈岳阳楼记〉属何文体》(《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第12期),杨宝生的《〈第二次考试〉的体裁应是小说》(《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3期)等。

⑤对教参应增补的背景材料提出建议。如张国生的《〈梵高传〉教参补遗》(《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5期)补充介绍了梵高的家庭、纽恩南这个地方、课文涉及的四位人物、“梵高被赶”以及“重新掀起敌对浪潮”相关事件,认为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有助于学生借助这些背景材料,加深对名著节选类文章的理解;孙峰臣的《教参应提的一笔》(《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等。

⑥对教参中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针对教参“老鹰捉小鸡游戏对于儿童的智力的发展作用不大”这一说法,胡旭苗、张璐持不同意见,认为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创新思维、社会意识的产生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发展智力的过程(《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真的不大吗?——教参上的答案引发的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2期);黄克璐的《对课文〈人类的语言〉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相应内容的几点思考》对教参所讲的科学知识提出异议(《广西教育》2001年第32期)。

2.全方位、多视角探讨语文教参功能和使用问题,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十年的前期,只有个别篇什谈及教参使用问题,后期尤其是近十年,语文教参功能及使用的话题变得炙手可热。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

①关于语文教参存废的争论。有人提出废除语文教参,仝建设指责说,现行语文教参主要内容是编者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体例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见,没有新意,远远滞后于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参助长了教师的依赖心理,削弱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取消教参难道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取消语文教参如何?》,《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期)针对仝建设的“取消教参”论,陆爱民撰文《不必走极端——对〈取消语文教参如何〉一文的商榷》(《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9期)认为,叶老提出的“教参是个鸦片烟”的看法,这不是教参本身的错,而是教参使用者的错,错在教师垄断、崇拜教参;他提议教师创造性地活用教参,让学生也能自由地拥有教参。周远喜的《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参”——与仝建设同志的商榷》(《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23期)指出,在相当长时间内,语文教参实在取消不得,主张教师通过吸收、更改、另起“炉灶”等途径灵活运用教参。

②肯定语文教参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不少教师结合运用教参的实践体验肯定了语文教参的积极作用。裘永红说,教参能帮助新教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为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合格标准起到积极作用,可谓“教参领我入门”;教参存在绝对化、程式化流弊,症结在于教师的使用态度上(《一位语文教师眼中的“教参”》,《内蒙古教育》2003年第11期)。韩绍杰结合教学案例提出,运用新教材时合理整合教参,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设疑激发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使学生积极阅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用书”,激活学生创造思维——〈我与地坛〉教学有感》,《黑河教育》2002年第2期)。陈树彬说,他与同事就《长征》一诗中“走泥丸”的“走”字义的理解存在争议,语文教参帮助他们解了惑(《“小教参”当了一回“大裁判”》,《广东教育》2006年第12期)。杜少凡循着对话关系观照语文教参,为了对教学文本进行具有语文教学意义的解读,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编者对读者文本进行能动的筛选,形成语文教参;教师备课是在对话关系中使编者文本向教师文本转化;教参通过教师文本在学生文本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试论处于对话关系中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4期)。

③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参的关系,还教参以“参考”地位。许多研究者提醒教师在使用教参时摒弃不良做法,要“以我为主”,将教参“为我所用”。谈永康指出,教师“只见教参,不见学生;只信教参,不要自己”,呼吁“不可惟教参独尊”(《不可惟教参独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第4期)。丁声扬说,要清源活水,不能把教参等同于教案本、教师的“专用品”(《对教参的另类解读》,《广东教育》2006年第12期)。黄京钗的《教参使用的误区及其规避》(《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指出教师过分使用教参的弊端,呼吁灵活驾驭教参,超越教参。这样的文章还有刘振刚的《不可盲目依赖语文教学参考书》(《湖南教育》1999年第9期)、王铁汉的《语文教参是参考不是约束》(《语文天地》1999年第18期)、刘会萍的《语文教师要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郭陕鄂的《别让教参成“羁绊”》(《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0期)、周如俊的《使用教参要学会“扬弃”》(《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5期)、梁庆梅的《莫让“教参”桎梏思维》(《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12期)等。

④介绍成功运用教参的案例和经验,探讨正确使用的方法。汪政全认为,教师备课应以钻研教材为主,不能以啃教参代替研读教材;使用教参时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慎重取舍,去伪存真(《博采众长,鉴别取舍——对教参、教参使用的思考》,《中学语文》1998年第3期)。李淑霞提出,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消化教参内容基础上,筛选、充实教参内容(《谈对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理解和运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陈明发进行了“让学生拥有教参” 课题研究,历经从迷惘到明晰、由摸索到成熟的过程,教参搭起了教与学的桥梁,取得了良好效果(《让学生拥有语文教参》,《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20期)。胡勤荣也将教参作为“班书”,和孩子们共享使用教参的乐趣(《和孩子们共享教参的乐趣》,《师道》2004年第7期)。林润生的《谈小语教师教师用书的使用》(《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8期)提醒教师要了解新教参体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熟悉教参的结构变化和内容;处理好独立钻研教材同创造性地使用教参的关系。黄桂林认为,必须以开放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参的获取和运用,并从背景材料的择取、教学要求和重点的确定、教材深度的调控、教学建议的综合运用与灵活变更等方面谈了如何运用教参(《教参的开放获取与科学运用——“开放性语文”研究》,《辽宁教育》2004年第11期)。符礼科提出教师要先自己读解课文设计教案,再与教参对照磨合;勇于对教参提出质疑;巧妙而适时地引用教参提供的资料(《让教学参考书回归本位》,《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3.在分析语文教参编制缺陷、畅想理想的教参、探讨编制问题方面,从无到有,逐渐得到关注。

在教参功能的讨论中,多数教师表现得比较冷静,既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又不乏对存在问题做中肯剖析。有研究者积极探索教参编制问题,这样的篇目尽管不多,却是富有建设性的尝试。

①分析现有教参编制缺陷。姜洪根的《试论〈教学参考书〉的弊端及危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指出语文教参的不足有:模式呆板,结构雷同;重分析解剖,轻综合感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静态结论,轻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佘同生的《现行小语教参的“四重四轻”》(《湖南教育》2000年第1期)归纳为:重分析,轻教学;重内容,轻语言训练;重教师,轻学生;重统一,轻求异。邵党生的《现行教参的弊端》(《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归纳出教参编写的方法论误区有:追求绝对真理的编写思路,落后的文章学的编写基础,旧文艺学的编写套路,机械的割裂的编写方法,脱离学生实际的静止的编写定式。张春海通过比较认为,人教社1998年版高中教参“课文说明”、“思考和练习答案”呈现出“解释模式”;2003年版“鉴赏说明”、2004年版“课文研讨”体现出“鉴赏模式”,从解释模式到鉴赏模式是个进步;他提出编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材料型教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6期)。孙宗良指出现行教参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构想缺乏思想力度,基本思路、教学手法雷同,缺少课堂结构指导,有些对文本的理解有问题;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教参应该是科学的、个性化的、有丰富的思想内蕴和广阔思维空间(《拒绝“教参”——兼论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参考”》,《语文学习》2008年第3期)。

②构想理想的语文教参。薛根生理想中的教参在内容上应是导向、启发、解难;在结构上应由训练什么、怎样训练和资料三部分组成(《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参》,《湖南教育》2000年第1期)。王承柱、李乃新畅想的教参弱化指导性,发挥参考功能;适应教师的个性差异,体现可选择性;尊重师生个体感受;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形成开放的知识体系(《论“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构建》,《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9期)。代保民是一位教了20多年语文的教师,说自己是伴随着教参成长起来的。他设想教参应是实实在在的“参谋家”;要体现探究性、时代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指导和谋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参教案》,《今日教育》2007年第2期)。

③梳理我国建国后语文教参发展线索。近十年,有4篇论文对我国建国后语文教参的某一方面作了纵向梳理。孟繁兵选取三套人教版教参来审视,认为1984年版的“教学要点”和“有关资料”两部分对教学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1988年版构成要素较前一版无太大变化,在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人教社编了两个系列教参,但此时“中学语文教参的积极作用已基本丧失殆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却已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新思考》,《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第12期)。陆道贵通过对人教社自1980年起的几套小语教参编写的比较发现,教参“教学目标”的提出从重认知目标到重“三维”整合;“教材分析”从重思想内容分析到重教学重难点及编者意图分析;“教学建议”从只提教学的注意点到指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的提供从简单到比较丰富(《从小语教参的编写比较看阅读教学的进步》,《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19期)。薄景昕的《“十七年”时期鲁迅作品的教参解读》(《鲁迅研究》2006年第12期)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参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适应时代性质的“阐释系统”。“十七年”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参解读,为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提供了新的路径,其意义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弊端也隐含其中。教参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与阐释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即以毛泽东的经典预设为前提,并且在分析过程中总要加上毛泽东的某一段话作为印证。教参关于鲁迅作品的阐释,与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直接挂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造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系统的滞后与阐释的僵化,严重阻碍了作为原创性的鲁迅文学在中学界的传承,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鲁迅及其文本的真实意义。景兴东从人教社新旧版教参对于杜甫《客至》的解读,看出新版教参编写的进步(《不断改进 精益求精——评人教版教参对〈客至〉“寂寞说”的微调》(《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年第4期)。

4.介绍外国语文教参。

有2篇文献分别介绍了日本、美国语文教参的编写特色。郑敏锋的《日本中学国语教材〈故乡〉导读特色探微》(《台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0期)介绍说,《故乡》教参文本由“指导的目标”、“教材观”和“指导的展开”三部分组成。“指导目标”提出学习总体要求。“教材观”对教师备课提出宏观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强调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方法在于感悟、玩味。“指导的展开”对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程序、课外阅读等提出具体设想,其设计提纲确立了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指导模式,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重过程指导而轻结果呈现。肖静芬发现,美国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参体现出“多”而“活”的风格,“多”表现在教学分类要求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多样化;“活”表现在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活”。她认为,中国教参是“教科书式”的,其指导下的教学不是知识传授课,就是思想品德课;美国教参是“百科全书式”的,其指导下的教学是内容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生活课(《中美阅读教材教师用书比较》,《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3年第5期)。

二、语文教参研究的学位论文、论著概况

1.语文教参研究的学位论文。

2002年至今出现了10多篇研究中小学教科书的博士论文,尚无教参研究博士论文,有2篇研究语文教参的硕士论文。刘曙峰的《中学语文教参编写研究》(湖南师大,2003年)对建国后中学语文教参编写历史作了简要描述,指出这些教参以注释模式为主线,存在诸多问题和消极影响;主张要在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建立在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语文教参编写的重心要由“教什么”转变为“怎么教”,由注释模式转变为设计模式。曾进兴的《现行教参对诗词鉴赏的遮蔽问题的探讨》(福建师大,2007年)认为,语文教参对中学诗词教学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逐步沦落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将个性化的诗词鉴赏引向机械图解、死记硬背的死胡同。他认为,分析语文教参对诗词鉴赏的遮蔽,是扭转基础教育诗词教学误区的起点,并从教参对中学诗词鉴赏的鉴赏标准、技法体式、鉴赏方式的规范及形成遮蔽原因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2.有关教参研究论著。

有关教参研究的专著有两本,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小学教学参考书调查问卷分析》和《中外中小学教学参考书比较研究》。前者系教育部2004年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参的基本状况所作的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报告,为教参研究提供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目前,尚无专门研究语文教参的论著问世,但在语文教材研究论著中散见了探讨语文教参的文字。黄光硕所著《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收录了《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一文,认为语文教参可设“课文分析、关于练习、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四项目,主张课文分析要有特色、练习答案要有启发性、教学建议要切实可行、有关资料要丰富。顾黄初、顾振彪所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九章第一节提出,编制语文教参要融合三种思路:“语文教师教学的思路,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和教材编者编写教材的思路。”

三、三十年来语文教参研究的基本走向和存在的问题

截止2008年10月14日,笔者检索到语文教参研究期刊论文合计有432篇,根据主题,以五年为一时段,列表如下:

从上文的分项概述和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的基本走向为:第一,语文教参研究经历了一个缓慢的预热、上行到持续的过程。改革开放头几年语文教参研究领域颇冷清,上世纪90年代逐渐趋热,至“1999—2003年”时段到达高峰,最近五年在数量上稍有回落。第二,研究热点集中在“知识点指瑕”和“探讨教参功能及使用问题”这两方面。“知识点指瑕”自始至终是热门话题,主要因为:一是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量和知识类型很多,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的释义,大到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从语言文字知识到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几乎无所不包,“智者千虑”,难免有一失;二是教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且语文作为考试科目,教参知识阐释的正确性牵涉到考试评分标准问题;三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知识的性质有别于自然科学中的客观知识,学者个人的知识需要通过学术审议和争鸣才能逐渐转化为世人普遍认可的定论。我们也看到,前期的“指瑕类”论文矛头主要指向语言文字释义、语法、修辞等知识点,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对教参中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解读提出异议的论文显著增加。第三,上述两个热点研究数量的峰值存在错位现象。前者峰值在“1994—1998年”时段,以后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后者峰值在“1999—2003年”时段,大致与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到近五年仍在持续,这预示着作为教参使用者的教师的主体意识在觉醒,教材观、教参观正在发生转型。第四,语文教参编制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前期相关论文只有1篇,后期有所增长,并出现了零星的介绍外国教参的论文及2篇硕士学位论文,尽管数量有限,但可以看出语文教参研究的视野在扩展,正向学术化道路迈进。

诚然,我们也得看到三十年来语文教参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研究的学术含量还不高。笔者粗略估计了一下所搜集期刊论文的篇幅,短小的居多,一页左右的短文大致占了论文总量的四分之三,真正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不多。笔者对作者身份进行了粗略分类,发现中小学教师占作者群体的八成多,尽管高校和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人员也有一些,但主要是跟中小学教学实践关系比较密切的市、县级教科所(室)、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中心人员。可见,关注教参问题的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教参研制本身作为一项学术研究工作,还没有得到教参编者、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真正重视。其次,研究方法有待改进。除了指瑕类文章分析论证比较严密外,相当大比例的论文属于经验介绍、随感、小言论,缺乏翔实的资料、有说服力的逻辑推演、实证性的调查研究。第三,研究视阈有待拓展。纵向看,现有研究大多谈论现行教参,只有个别篇目注意到解放以来的教参,解放前语文教参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横向看,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语文教参的比较,引借外国语文教参并作中外比较研究仍是处女地。笔者相信,弥补这些薄弱环节将会极大地推进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教参研制及语文教材建设工作。

————————

注释:

①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作者通联: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猜你喜欢

教参中学语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体育院校教参数据库的建设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