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6-07-25刘凡儒王全红李艳茹
刘凡儒 王全红 李艳茹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24)
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凡儒王全红李艳茹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在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原则等制约下,如何重新建构“文学”类资源整体馆藏体系,成为理工科高校馆在泛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文学经典”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馆“文学经典”资源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剖析了“文学经典”建设过程中存在的4方面冲突问题,阐述了“文学经典”建设的具体措施,既体现出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又能服务于全体用户。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文学类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文学经典”资源的收藏和建设中既需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又要保持图书馆整体资源建设的模式规划、建设原则和方针。尤其在全民整体文学素养大幅提升、社会生活在泛网络环境中的当下,文学经典的收藏和建设更成为图书馆需要审慎坚持发展的资源建设环节。
1 经典、文学经典、文学经典的建构
“什么是经典”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说到经典我们首先会想到文学经典,但不应该忘记也有宗教经典、哲学经典、政治经典、法律经典以及经济经典,它们分别表达并阐明各自领域里的通行的惯例[1]。文学传统之外的经典文本的存在,使得重新评价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变得具有相对性。有不少学者认为:“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因而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许多学者把“文学经典”的特征“规定”为:内容上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艺术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能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童庆炳认为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2]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于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3]童先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无论关于“经典”绝对的本质主义或相对主义论断有什么理论分歧,没有人会否认存在经典化过程,几乎没有作品不经过建构就成为经典,包括中国的四大名著和《莎士比亚》。经典的建构因素是多元的、复杂的,是在各种因素的对话过程(文本和文本,文本和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和历史等)中形成的。这种对话,不仅包括不同作家之间的对话,也包括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已经超出国家的范围而成为一个全球化事件。
基于此,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资源的建设也不应脱离于其建构、解构、重构的发展规律来规划和执行。
2 图书馆“文学经典”资源的建设方针和原则
2.1遵循文学经典历史发展规律建设“文学经典”资源
无论是高校馆、公共馆还是科研院所的文献中心,个体图书情报单位微观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根据各自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的需求特点,根据经费来确定资源的补充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访标准,提出本单位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框架。这个框架是建设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蓝图,也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建馆60年来已经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兼顾社科、管理等学科文献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4]。在这个体系框架中,“文学经典”作为文学类别文献中的重要一部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的收藏级别(分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最低级)也应与本校文学类收藏级别一致——大学级。大学级藏书是以满足大学生及相当水平的读者学习大学课程的需要为目标而设立的。要求收藏全部基础著作,重要著者的全套著作,以及有关评论著作、优秀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书目资料及基础性期刊等。因此,根据文学类馆藏文献资源的大学级收藏结构,“文学经典”是本馆必须纳入馆藏的收藏范围内。
同时,由于“文学经典”具有的特定的经典化、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的历史发展规律,使图书馆在文学类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在保障原有“文学经典”必藏的条件下,还要以资源建设经济性原则、最大边际效应原则为约束,有计划、系统、持续地建设现代、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可能就是未来潜在的“文学经典”。
2.2注重通识教育培育的理工科高校馆藏“文学经典”建设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我国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一是弥补、纠正传统专业教育的缺陷和偏差,加强学科间渗透、文理间渗透,让理工科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成为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延伸、融合专业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洞察、选择、整合和创新的能力,让其获得较强的综合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性专业人才。三是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以求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大学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造就品德高尚、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5]。
从通识教育的目的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它的文献资源建设和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的,尤其是理工科高校馆,合理配置文献购置经费、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避免馆藏文献比例失调尤为重要。
大工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高校馆,一直注重理工科学生通识教育素养的培育,在相关文献资源建设上,特别是在“文学经典”资源的保障和建设上尤为重视。注重文学经典书目体系内馆藏图书的系统、全面、延伸建设。以我国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北大百年校庆50位教授推荐经典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书目古书书单”为依据,本馆馆藏纸本的文献保障率达到90%以上(其中只对馆藏纸本图书查重,未对在订订单查重;只对各项条件完全一致的图书确认为有馆藏,出版社不同,译者不同,古典书目注释者、校注者不同等均不算馆藏);如果以文献本身的内容作为收藏的标准,而忽略文献的装帧形式的差异,那么本馆经典图书的实体馆藏文献保障率应更高。
同时,本馆从配合本校大学生通识教育培育的视角出发,“文学经典”实体馆藏文献相关的研究、注释、解注等延伸阅读文献资源的收藏亦十分丰富。
2.3构建馆藏实体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发展的“文学经典”资源建设布局
馆藏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实体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文学类图书如表1所示。
表1 图书馆馆藏纸质文学类图书统计情况
近年来,图书馆不断加大电子资源的建设力度,目前,拥有与文学相关的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World eBook Library(世界电子图书馆藏,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图书与电子文档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金图外文原版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等。馆藏电子图书240余万种/册,其中除World eBook Library无具体文学类图书的统计数据外,可统计的文学类电子图书资源约21万种/册(超星约113700种/册、方正3777种/册、金图460种/册、中华90719种/册),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本校IP范围内或利用图书馆校外访问服务项目,获得国内外无障碍阅读中外文文学电子图书资源。
同时,图书馆拥有综合性检索平台:OCLC-Firstsearch、读秀学术搜索、百链学术搜索、卓越联盟知识共享服务平台等,用户可利用这些搜索引擎,查找图书馆缺藏的各类型(实体、电子)文学类资料,可免费索取所需资料部分章节的电子版,也可利用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获得所需资料的实体。为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图书馆对于在国内索取的文献实现全额补贴,即全部免费,对向国外索取的文献采取补贴50%的政策。图书馆包含文学类资源的馆藏电子资源(不包括电子期刊)统计情况见表2。
表2 图书馆包含文学类资源的馆藏电子资源(不包括电子期刊)统计情况
并且,图书馆加大了各类型、各文种、各载体类型馆藏文献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步伐。2016年,图书馆将引进一站式搜索平台——发现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必将对图书馆用户综合利用各类型、各文种、各载体文学经典资源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3 图书馆“文学经典”资源建设与几个普遍观念的冲突
3.1馆藏建设原则、文献剔旧标准与用户阅读视觉习惯的冲突
经济性原则和最大边际效益原则是文献资源建设秉承的两个基本原则,在文献购置经费一定的条件下,图书馆要将有限的经费发挥到最大效益。因此,文献资源一次性购入,多次、重复、循环利用,系统建设,持久维护,长久保存。只有当这些馆藏的纸质资源,根据文献内容、外形破损程度、书龄(半衰期)标准、版本、图书滞架时限、使用频率等剔旧标准,符合剔旧条件时,图书馆才根据单个个体文献的实际情况分别做交换(和兄弟院校资源互换)、调拨(调整到二三线书库)、贮存(保存书库)、折价处理、报废等剔旧工作。之后,再根据缺藏情况,及时补充新出版同种文献。
但是,一直以来,用户(读者)的阅读习惯都是喜欢阅读新出版的书,浓墨的书香、洁净的页面,从视觉、嗅觉、触觉无不给读者心灵以慰藉和满足。对于同一种文学经典,即使原来入藏的版本比新入藏的版本翻译精准、装帧完美、印刷品质高,读者还是喜欢选择新入藏的图书来阅读,这就是用户阅读视觉习惯的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多数出版社在出版文学经典文献时都是系列出版,而图书馆文献建设原则是根据馆藏入藏实际,及馆藏文献现有保存现状,学校学科专业设置需求,对个别缺藏经典选择性适时补充。例如,有的用户在图书馆书架上,根据习惯看到某新出版系列丛书缺藏个别种类文献,就认为图书馆未购买这种文献。实际上,该种类文献在图书馆是有收藏的,只是它们在另一个出版系列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图书的内容特征本身的一致性来确定是否为复本,而不是根据它的出版形式来界定的。
3.2资源、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与用户单一化阅读要求的冲突
图书馆是依靠文献资源的整体优势来满足用户需求的。它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拘泥于文献的类型、载体、文种,试图打破时空的局限,无障碍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而,它的各类资源建设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整体。
图书馆这种资源、服务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与大众用户单一化阅读要求有冲突。用户在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过程中,容易忽略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为补充、互为利用;同时,即使图书馆缺藏所需的文献,他们也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等)来实现用户个人的文献利用需求。
图书馆可提供的资源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资源,还包括利用图书馆各项服务可获取的资源。
3.3年轻用户“文学”类文献的阅读喜好、阅读倾向与成熟用户高阅读品位、高标准入藏要求的冲突
图书馆目前服务的用户80%以上为“90后”人群,他们有关“文学”类文献的阅读喜好明显有不同于其他年代读者的时代特征。由于“90后”用户从小普遍受到良好的家庭培养和社会教育,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文学修养较高,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基本有计划、强制性地完成了国内外经典文学的阅读和学习。到了大学阶段,一些“文学经典”“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对该用户群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倒是近年兴起的“大众消费文学”更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和阅读需求。为适应主流阅读群体阅读文学作品的需求,也出于对文学经典化、去经典化、再经典化的发展规律的遵循,图书馆在一定条件下,适当调整“文学类”图书的采访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而图书馆成熟用户对于“大众消费文学”的理解和入藏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图书馆应该将有限的经费只用于购买“经典文学”,购买“大众消费文学”或普通文学是对资源的浪费。
就文学资源“藏”和“用”的冲突如何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是图书馆一直着力要突破的资源建设重点,但其中各类型、各层次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3.4泛网络环境下“文学经典”实体(纸质)资源是否需要不断更新入藏的分歧
当前泛“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免费获得文学电子资源的途径很多,阅读利用的工具也越来越便利,一部手机基本可以满足检索、阅读、利用等多方面需求。因而不少学者认为图书馆可以不必或减少纸质文学资源的建设,将资金用在电子资源的建设上。
而更多的学者从图书馆的功能及存在的意义出发,认为实体(纸质)文学资源有计划、有目的的补充、更新和入藏是十分必要的。
4 解决矛盾冲突的着力点
4.1图书馆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交流
加强用户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任务、建设原则、建设方针、建设规划、建设布局等的了解;加强用户对他们所需各类馆藏文献资源的了解;加强用户对图书馆整体服务现状、服务能力、服务队伍的了解;加强图书馆对用户整体及个体文献需求、服务需求的了解等。
4.2图书馆要加强资源及服务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类型用户、不同层次用户提供不同的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和推介。既要有普及性、推广性的大众化资源和服务的宣传推广方式及活动,还要尝试科学性的、专业性的、个性化的资源和服务的推介手段和模式,这是高校图书馆未来赖以生存的支撑和保障,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着力点。
4.3图书馆要加强自身资源和服务队伍的优化和整合
图书馆近年来着力进行馆藏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发挥图书馆整体资源优势,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和文献支撑。2016年上线的资源整合平台——发现系统,将极大改善学校用户多途径查找文献的困境,从单一入口即可实现跨平台、跨文献类型查找所需文献的目的。
近年来,图书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人,研究生学历29人,占全馆人数的28%,新进员工基本为硕士研究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图书馆打破部门局限、整合人力资源、提供学科性服务提供了必备条件。
5 结语
泛网络环境下,对高等院校而言,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本身已经面临着转型的局面和迫切考验。而对于理工科高校图书馆,馆藏收藏级别为“大学级”的“文学”类文献资源的建设更应保持审慎、理智和客观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杜威·佛克马著,李会方译.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经典更平等[J].中国比较文学,2005(4):51-60.
[2]章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魏红珊,卢衍鹏.文艺学的学科成分重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8-82.
[4]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EB/OL].(2014-10-16)[2016-02-05].http://www.lib.dlut.edu.cn.
[5]李燕.发展图书馆事业为西部经济文化振兴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84-85.
刘凡儒女,1970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流通阅览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组织、图书馆管理。
王全红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馆员。
李艳茹女,1974年生。硕士,馆员。
[分类号]G253
收稿日期:(2016-03-14;责编: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