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
2016-07-25汤宪振
汤宪振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7)
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
汤宪振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7)
[摘要]对信息觅食理论进行阐述,总结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信息觅食理论适用于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的优势,重点提出了有效构建和完善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从而有效融入高校的学科教学科研服务机制,强化图书馆员的信息觅食理论素养与业务技能,培育与增强用户的信息觅食意识与能力,发挥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优势,捕捉师生的信息觅食需求。
[关键词]信息觅食理论信息斑块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
随着高校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和计算机与移动互联设备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当前虽然国内高校发展很快,但不少学校受高校图书馆资源、馆员数量的限制、陈旧的服务模式以及图书馆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严重影响,无法为数千乃至上万名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不能充分满足高校用户旺盛的知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希望引入信息觅食理论,以此理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改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强化自身的信息觅食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满足其旺盛的信息觅食需求。
1 信息觅食理论概述
早在19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以及生态学家为有效地研究动物在觅食过程中的策略与行为而提出了觅食理论,即动物在捕食过程中,会估计所要捕获的食物所含有的能量大小以及自身在获取食物过程中所耗费的能量多少,从而选取最优的觅食策略与做出有利的捕获行为,从而实现最佳的平衡。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用户在搜寻和获取信息时的行为类似于动物的觅食行为,也就是说,用户在网络环境中发现以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持续地调整和优化相应的信息寻找和信息获取策略与行为,希望能够在搜寻信息付出的各种代价(精力、时间以及金钱等)和信息自身的价值间达到最佳的平衡,这种理论即“信息觅食理论”[1]。
在笔者研究过程中,信息觅食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预测以及解释高校图书馆用户如何更好地适应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增强他们的信息素养,以提高他们的信息觅食能力;图书馆如何纠正自身的服务缺陷,打造完善的信息环境与体系化服务模式;发挥自身在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培训提升用户的信息觅食意识和技能,积极捕捉师生的信息觅食需求,强化图书馆员的信息觅食理论素养与业务技能,为用户提供良好高效的体系化服务,及时满足他们多元化的知识需求[2]。
2 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图书馆沿袭了既有的服务模式,无法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缺乏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当然也就无法满足他们的信息觅食需要。
2.1信息环境不完善,未满足师生信息觅食需要
图书馆及其相关部门未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的内容较少,缺乏一定的深度,检索方式单一,资源分散,文献资源的介绍简单,无法满足用户的信息觅食需求。
2.2业务培训空泛化,未提供针对性的业务服务
不少学校在培育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时,依旧采取了满堂灌的课堂宣讲以及扩大容量信息的方式,无法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觅食能力,导致他们耗费了较长的信息觅食时间,信息觅食效果不够理想。虽然提供移动图书馆业务服务,涵盖了高校相关学科的学科服务内容,但不少馆员不能针对性地介绍学生的信息觅食目标的相关内容,或是提供的内容和学生的信息需求关联度低,可用性较差。
2.3服务技能水平差,亟须增强馆员的服务能力
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多是被动地等着学生到图书馆现场咨询问题,服务理念赶不上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员不能熟练地使用新媒体和用户进行沟通交流,无法真正地满足用户专业化、宽领域、多层次的知识需求,也不能及时在线回答和解决学生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缺乏满足用户信息觅食需求的强烈服务意识。
3 信息觅食理论适用于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服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信息觅食需求,必须改革当前比较陈旧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打造全新的体系化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提升用户的信息觅食素养与能力,发挥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更好地增强和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觅食需要[3]。
3.1体系化服务模式:增强信息觅食体验
决定师生选择信息斑块以及确定在该信息斑块进行的时间多少依赖于信息觅食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以及经济花费。通常情况下高校学生能够免费查询和获取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及相关资源,这一点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好评。但信息斑块时间内所耗费的时间越长,用户的信息觅食体验就越差,进而降低了他们在这个信息斑块内继续觅食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可以体验体系化服务模式,如网站的资源推介、科技查新、资料待查、课题跟踪服务、面对面服务、电话服务、邮件服务、定期推送前沿、实时在线沟通、热点资源与竞情分析等,从而增强高校师生在信息觅食中的愉悦体验[4]。
3.2图书馆服务导航:提高业务服务效率
体系化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线索,使用户在使用体系化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知识服务,界定用户搜索和寻找的相关信息资源在图书馆资源中的具体定位,并能够对相关内容的价值进行评估(并提示用户是否要点击相关链接,这些带有说明性的图片和文章的链接也是对链接内容的多种信息线索)[5]。在此过程中,馆员可以从后台查看用户的信息觅食信息,并及时帮助用户从数据庞大的图书馆资源信息库中获取价值最大的信息资源,并按照客户的信息觅食需要对所查询到的文献信息进行二次整合、加工以及归纳,有机地融入到用户的科研、教学、学习以及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但能够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信息觅食效果,也能够提升利用自身服务资源的效率,更好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3问题解决效率高:强化知识服务能力
图书馆知识服务是迅速变化的现代信息与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热点以及新领域,它的关注点包括下列三大领域:知识服务在获取、整合、组织以及重组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它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体问题,知识服务更加追求知识所带来的价值效益,以自己较强的知识服务能力,服务于高校的教书育人、科研活动,实现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增值的目标。高校图书馆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觅食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进而增强和提升用户的信息化素养以及信息觅食技能[6],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
4 构建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以信息觅食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有服务资源,重点搭建体系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优势,推动图书馆体系化服务深入融合到高校的学科教学科研服务机制中,打造全天候体系化服务模式,捕捉和满足师生的信息觅食需求。
4.1响应高校需求,融入教学科研
图书馆应该构建育人、学科教学以及科研服务机制,密切结合学科教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社团活动、科研活动以及育人的形式、进度、方向和过程。主动为他们提供有材料、有具体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有科学研究结论的专题信息资料和情报产品和数据资源。设置专业材料、学科材料导航系统,整理、搜集以及筛选本校对口专业的相关热点信息以及前沿动态,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相关资源和服务措施的特点与功能。此外还应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积极地开发馆藏资源,制作专题索引与目录,有效剥离文献资料中的知识单元,提炼整合成更能满足用户信息觅食需求的信息资源。
比如,琼州学院图书馆为了满足本校从事海南民族研究以及民族工作的相关人士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文献信息服务,该馆充分发挥本校专业的特点以及本馆的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从民间征集、调研以及采访多种途径,收集了海南地区黎、回、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丰富文献资料,不但满足了高校的民族研究和民众工作的需求,充分地发挥了图书馆的作用,且建成了特色鲜明的“海南少数民族研究数字资源库”[7]。
4.2增强信息素养,培育觅食能力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多种形式的信息觅食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逐步适应图书馆的体系化服务,能够熟练地运用图书馆的体系化服务平台,逐步培育自身的信息觅食意识,熟悉本校的信息觅食环境,掌握相应的信息检索技巧,对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评价。在此基础上,关注具有较高学术程度的信息板块,比如统计数据库、论文数据库以及重大学术报告等,学会查询和搜索专业学科信息,强化学术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合法合理地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通过使用体系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信息检索系统,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信息觅食意识,习得和强化信息觅食能力。
兰州大学图书馆定期为该校广大师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开设了“通识课教育”“一小时讲座”“新生培训”“走入学院”等多个专题,比如“走入学院”专题针对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在教学、学习以及科研中实际利用以及检索相关学科具体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该馆面向该校所有院系与各科研团队等,实施分层、多级的个性化、专题性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并且还举办了多年的信息素养大赛。该馆希望通过这些形式,让该校广大师生高效地利用校内网以及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服务,持续增强他们的检索、利用以及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强烈意识和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育以及增强师生优良的信息素养。
4.3强化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体系化服务模式的优势,立足于图书馆扎实精准的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以及知识化的深层次知识服务,这也是图书馆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8]。图书馆员必须增强自身的信息觅食理论素养,准确地预测和把握用户在图书馆觅食信息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站在更高层次上指导用户的信息觅食行为。
图1 体系化服务平台工作流程
从图1来看,图书馆用户在产生了信息需求后,可以在体系化服务平台上进行操作,输入相应的信息线索,然后馆员根据用户的具体信息线索,为用户提供咨询参考、信息资源服务、信息素养培育、个性化服务等,然后通过体系化服务平台,及时向用户反馈具体的处理结果。馆员也能够通过该平台进行内部管理控制,以便处理图书馆日常管理、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些都依赖于图书馆采取必要的技术维护措施,确保体系化服务平台能够正常工作[9]。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是我国广大高校整合以及运用发达的技术手段、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充分发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势,其核心是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它的建立旨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以及共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稳步发展。比如河南大学图书馆通过CALIS校内外广大用户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用户首先要向河南大学图书馆提交网上申请,尽可能地填写已知的相关文献书目信息(比如作者、篇名、年代、刊名、卷期页码等),然后该馆会在一定时间内为校内外用户复制和传递该图书馆的原文文献,提供国内外或者相关机构的原文传递或者文献复制服务。
5 结语
图书馆通过必要的信息觅食理论培训和技能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和增强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觅食意识,强化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图书馆资源中的信息觅食技能。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以信息觅食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和实施全天候的体系化服务模式,可以全方位地服务于高校的多种信息觅食需求。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捕捉和满足师生的信息觅食需求,也会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淼.基于觅食理论的体育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7):157-158.
[2]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7):83-85.
[3]张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改进策略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2):60-62.
[4]冯丽.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创新[J].情报探索,2015(12):99-102.
[5]王媛媛,刘丽.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信息搜寻行为模式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0):38-41.
[6]吴碧薇.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5(8):77.
[7]符之敏,王芳.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5):60.
[8]廖宪方.面向服务创新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S1):61-64.
[9]许邦莲,王勇.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2):16.
汤宪振男,1975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分类号]G258.6
收稿日期:(2016-03-03;责编: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