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2016-07-18马爱琴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瑞替普下壁通率

马爱琴

(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焦作 454950)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马爱琴

(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45495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瑞替普酶;尿激酶

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破溃出血会形成血栓,导致管腔堵塞,从而引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该病约有30%的急性期病死率[1]。梗死血管的再通治疗十分关键,关系着近期严重心脏事件风险的降低以及晚期预后的改善。现阶段,再灌注治疗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为冠脉搭桥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受多种因素(如经济、设备、医疗条件等)制约,基层依然以药物溶栓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2-3]。对此,本文分别采用尿激酶与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分析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无溶栓禁忌证;发病时间<12 h;超过30 min的连续胸痛,心电图ST段≥0.1 mV且超过2个肢体导联抬高,或≥0.2 mV且超过2个胸导联抬高。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52~72岁,平均(61.22±5.61)岁;梗死部位:4例为下壁+右心室,4例为下壁,6例为前壁,10例为下壁+正后壁,11例为广泛前壁梗死。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52~74岁,平均(61.74±5.91)岁;梗死部位:3例为下壁+右心室,5例为下壁,7例为前壁,8例为下壁+正后壁,12例为广泛前壁梗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处理措施,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 mU,硫酸氢氯吡格雷片0.3 g、取阿司匹林肠溶片0.3 g口服。①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492)150 U静脉滴注,滴注前需稀释,滴注时间为0.5 h。②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瑞替普酶(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30095)18 mg静脉注射,注射前稀释,注射后0.5 h以同样剂量实施第2次注射。观察两组4周内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

1.3效果观察标准血管再通标准:①再灌注心律失常在治疗后2~3 h内发生;②胸痛症状在2 h内明显缓解;③CK-MB酶、TnT(I)峰值提前,分别提前到发病14 h内及发病12 h内;④抬高的ST段在60~90 min内回落超过50%。满足上述中两项以上可考虑再通,排除①②项组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管再通率溶栓后30 min,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4周内,观察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1例、出血2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力衰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2例、出血6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大量聚集于斑块处促使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应用溶栓剂可实现血管再通。相关研究指出,溶栓治疗于发病12 h内效果较好,可提高生存率,且患者开始用药的时间与其生存质量密切相关[4]。为避免出现心肌受损,改善预后,应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可分为3种:第1种溶栓剂代表为尿激酶,纤维蛋白特异性为其特点,可降解循环中纤维蛋白,其不足在于出血概率较大;第2种溶栓制剂代表为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其特异性表现在纤维蛋白亲和力上,在激活纤溶酶原方面具有选择性,可局部性溶栓,但维持时间不够长,半衰期较短,使用不便[5-6];第3种溶栓制剂代表为瑞替普酶、替耐普酶,不但克服了第2种溶栓剂半衰期短的不足,也明显增强了纤维蛋白选择性,治疗更为便捷。本研究所用尿激酶与瑞替普酶分别为第1代溶栓剂、第3代溶栓剂。结果显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由此可见,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强,杨小梅,韩乾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2]Hannan E L,Racz M,Walford G,et al.Drug-eluting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08,1(2):129-135.

[3]杨志刚.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24-126.

[4]张霞,曹艳君,张红雨,等.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延迟急诊冠脉介入对近晚期心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9):58-60.

[5]史彦清,张士文.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5):674-675.

[6]吕云,高彦.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197-1199.

【中图分类号】R 542.2+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09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瑞替普下壁通率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V1R 波增高、STV2 改变对下壁心梗的临床诊断价值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与血浆Lp(a)相关性分析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