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
2016-07-13朱向萍
朱向萍
论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
朱向萍
摘要:投资过程中,资产的报酬是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的增值;资金成本是用资方在筹集和使用资金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对于同一笔资金而言,其投资报酬率应该与用资方的资金成本相等。然而,这两项指标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报酬率;资金成本;实际利率
一、投资报酬率
资产在投资过程中的报酬,其表现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具体包括绝对数形式的报酬额和相对数形式的报酬率。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比较不同规模资产投资报酬大小的比较,一般使用相对数形式的报酬率来表示资产的报酬大小,用下列公式来表达:
报酬率=(报酬额/投资额)×100%
相对数形式的报酬率,包括不同的类型,具体包括必要报酬率、预期报酬率、实际报酬率和名义报酬率。
二、资金成本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资金成本指的是企业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或成本,具体包括筹资费和用资费。与报酬率相同,资金成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包括绝对数形式的资金成本额和相对数形式的资金成本率。实际工作中,一般使用相对数形式来表示资金成本的大小,其公式的一般表达式为:
资金成本率=(筹资费+用资费)/筹资总额
其中,b b筹资费表示每年发生的费用。
一般情况下,筹资费和筹资总额的发生时点几近相同。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方面考虑,可以将筹资费视为筹资总额的一项扣除项目,因此,资金成本率的公式还可以进一步表示成:
资金成本率=年用资费/(筹资总额—筹资费)
其中,筹资费表示每年发生的费用。
三、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
理论上,对于同一笔资金而言,资金所有者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应该与资金使用者所支付的资金成本相同。然而,这两项指标的结果并不尽相同。下面将分别以债务类资金及权益类资金为分析对象,分析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
(一)债务类资金
债务类资金的来源渠道包括向银行借入的资金(即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筹得的资金(公司债券)、利用商业信用的方式获得的资金占用(即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以及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方式获得的资金(短期融资券)。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单张面值1000元的债券1000张,实际发行价格为950元,票面利息率为6%,债券期限为5年,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债券发行费用为发行价的2%。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对于该笔资金来说,作为用资方的该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向投资者支付6%的报酬率,即该笔资金的投资方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为6%;而该公司在使用该笔资金过程中,其应承担的资金成本的计算算式为:
950×(1-2%)=1000×6%×(1-25%)×(P/A,K,5)+1000×(P/F,K,5)
应用试误法,得出资金成本K=6.15%。即同一笔资金的投资报酬率与其使用成本在数量上不相等。
由上例不难得出,导致债务类资金的投资报酬率与其成本不相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所得税因素。对于债务类资金而言,由于债权人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是从企业税前利润中直接扣除的,因此,资金使用方(用资方)的用资成本一般使用所得税税后成本来表示。显然,所得税因素的存在是使得资产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不相等的一个因素。2.债券的发行方式。不同的发行方式对资金成本的影响不同,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折价发行、平价发行以及溢价发行。除了平价发行以外,债券的折价发行与溢价发行均会使得资产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不相等。3.筹资费用。对于债务类资金而言,不论是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获得资金还是发行公司债券等其他债务类方式筹得的资金,在筹资过程中,一般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相应的筹资费用。筹资费用的存在,会使得筹资总额与实际可使用的资金不相等,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不相等。
上例中,在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债券的发行方式为平价发行方式、以及不存在筹资费用的情况下,则上例资金成本的计算算式为:
1000=1000×6%×(P/A,K,5)+1000×(P/F,K,5)
应用试误法,得出资金成本K=6%。即同一笔资金的投资报酬率与其使用成本在数量上相等。
即股东从公司获得的投资报酬率(债券的票面利息率6%)同时也是公司使用股东资金所支付的成本,由此得出:在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债券的发行方式为平价发行方式、以及不存在筹资费用的情况下,同一笔资金的投资报酬率与其成本相等。
(二)权益类资金
权益类资金的来源渠道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以及利用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资金等。以下以发行普通股股票的方式为例分析权益类资金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单张面值1元的普通股股票100万张,市场当前价格为5元,发行费为发行价格的2%,本年度分派的现金股利为0.5元每股,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6%,公司普通股的β值为1.1。目前同期国债的报酬率为5%,资本市场普通股平均报酬率为16%,则该股份有限公司在使用该笔权益资金过程中需要承担成本的计算算式(根据股利折现模型计算)为:
5×(1-2%)=【0.5×(1+6%)】/(K-6%),K=16.81%
16.81%表明公司每向股东筹措100元,需向其支付16.81元的代价。亦即这笔100元的资金,股东获得公司支付的16.81元的报酬,同时也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的成本。从这个角度说,对于权益类资金而言,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本质上就是公司使用资金的成本,即权益类资金的报酬率与其资金成本相等;同时,还需要区分资金提供者(投资方)的投资报酬率与资金使用者(用资方)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将资金进行再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二者之间的区别。本例中,资金提供者(投资方)的投资报酬率为16.81%;资金使用者(用资方)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将资金进行再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为:
5%+1.1×(16%-5%)=17.1%
即资金使用者(用资方)在使用资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成本为16.81%,而将资金进行再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为17.1%,表明其投资是可行的。
对于同一笔资金而言,在理论上,其投资报酬率应该与用资方的资金成本相等。然而通过上述的相关分析,对于债务类资金来说,由于所得税因素、债券的不同发行方式以及筹资费用的存在,均会导致其投资报酬率与资金成本不相等;而对于权益类资金来说,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本质上就是公司使用资金的成本,即权益类资金的报酬率与其资金成本相等。
参考文献:
[1]曹剑锋.财务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