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2016-07-23常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人才中小型企业高职教育

常红



中小型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常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虽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为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提供支持,我们重点针对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帮助高职会计专业更合理地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更好地把握会计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真正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小型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及意义

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对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会计人员队伍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会计职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会计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当前会计人才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些矛盾,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这些问题会影响会计工作顺利开展,更无法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求。

会计行业人才素质及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反映更为突出。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以山东省为例,“十二五”末山东省中小企业数量从“十一五”末的68万户增加到140万户,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岗位的80%以上。1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内部人才培养的机制,对高层次人才又缺乏吸引力,“人才”成为限制中小型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是高职层次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会计从业人员,是高职会计专业未来一定时间内主要的培养目标。

为了更准确的把握高职会计专业的定位,构建更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及高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利用两年时间对山东(主要是济南周边地区)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岗位能力的要求、职业资格要求等内容开展了市场调研。本次调研工作共调研企事业单位113家,其所属行业涉及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调研面较广,信息全面,对会计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本次调研工作共调研企事业单位113家,从企业规模来看,从业人数20人以下企业34家,从业人数20至100人企业35家,从业人数100至300人企业25家,从业人数300人以上企业19家。年营业收入在300万以下的36家,年营业收入300万至1000万企业19家,年营业收入1000万至3000万企业23家,年营业收入3000万至10000万企业20家,年营业收入在10000万以上的15家。从企业规模看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这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定位的要求。

1.从调研企业招聘会计人员的学历要求来看,占调研企业的9%单位表示要求高中中专以上;占调研企业的56%企业表示要求高职专科以上;占调研企业的35%企业要求本科以上。由此反映,目前在会计人员的需求上,高层次的人才是需求的主流,90%以上的企业要求要有专科或以上的学历,年收入3000万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均表示愿意接收高职层次的会计人员,可见高职层次的学生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是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主流。

2.从调研企业岗位需求来看,由于企业规模及所处行业不同,其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各企业普遍设有会计主管岗位及出纳岗位,对于其他会计岗位,如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税务核算、内部审计、预算管理等各企业需求差别较大。主要因为这几个岗位针对性较强,如对制造业来说,成本核算岗就非常重要,而服务行业就没有这方面核算的要求;对于税务核算,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委托一些代理记账公司代为办理,本单位不再设置这样的岗位;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在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可能特别重要,而中小型企业对这些方面往往要求不高。这对我们以后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从调研企业会计人员招聘的证书要求来看,所有调研企业均要求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次有33家企业提出了对会计职称的要求,占调研总体的29%;有12家企业要求具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占调研企业的11%;有3家企业要求具有英语等级证书。

4.被调研企业中认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能力、掌握的知识、毕业学校、个人外在条件,此外还有工作作风、生源地等因素。其中80%以上的被调研企业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及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中小企业缺乏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往往希望招聘的人员能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及经验,这对我们高职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岗位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分析

1.企业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会计业务知识、会计软件操作与开发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统计知识、法律常识、审计知识等,在这其中又以会计业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会计软件操作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又提出了还应具备的市场营销、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见表1。

表1: 高职会计人才应具备知识结构

2.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企业普遍认为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税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除此以外,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管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协调能力也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要点。由此看出,企业在关注招聘人员专业工作能力之外,同样关注其职业基本能力。见表2。

3.企业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

(1)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而且枯燥繁杂且单调,只有端正思想,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克服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消极不良心理,保持平稳、积极的心境,一丝不苟处理好每一笔业务。

(2)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人员在面对重重压力之时,要保持一种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细心和谨慎,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财会人员执业的重要因素。客观、公正、尽职、廉洁的精神,大公无私,诚实可靠,保守机密,严守纪律,坚持原则的基本素质,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保证。

表2 高职会计人才应具备能力结构

(3)团队合作精神:调查中企业普遍非常看重应聘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并且担任企业管理的岗位,必须把自己融入集体,服从领导的安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私地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将集体团队的利益置于首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表3高职会计人才应具备素质结构

四、调研结果对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启示

我们进行会计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的根本目的是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指导,使专业建设能更加系统和科学。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研究,我们对会计人才发展的环境、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就业面临的情况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合理地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更好地把握会计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更好地体现专业的先进性、延展性、创新性、实践性的要求。先进性指专业办学的方向不能定位于培养仅仅会进行一般核算的普通会计人员,而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具备成为高级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能在工作中迅速成长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延展性指在人才培养中,要结合中小型企业用人的特点,拓宽专业面向的岗位,延伸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之能适应复合型岗位工作的需要。创新性指要将培养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创新是推动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会计虽然是规范性很强的工作,但在工作方式及方法上仍然可以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渐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之中。实践性指高职教育必须联系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企业用人的需求。在企业及行业的参与下,确定培养规格,根据职业岗位需要,设计课程体系。只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专业才能富有活力,才能顺应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素质培养为核心,充分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与评价,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构建“工学结合、能力为本,课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专业确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导,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相融合,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兼顾职业基本能力及拓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突出全面综合素质的塑造,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3.课程体系的建设。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按岗位重构和重组课程,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依照会计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发展需要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确定课程建设的核心,围绕核心能力及素质对重点课程进行重点开发,突出课程特色,形成专业优势。同时,进行“课岗证一体化”课程的建设,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外,结合企业用人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再引入适合高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教学、岗位要求、职业证书更好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及就业砝码。

会计作为传统专业,始终面临着学生数量多,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希望能为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数据信息,为专业发展找到突破口,建设有特色的会计专业,使专业充满活力的同时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

本文根据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会计专业专业调研数据完成。

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中小型企业高职教育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