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与护理学研究
2016-07-12姚晓丽
姚晓丽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与护理学研究
姚晓丽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并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方法 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调查对象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高于国内常模,经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说明测试对象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结论 及时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最佳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分析;临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以腰腿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症状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沮丧的情绪。若医务人员未及时发现并给予疏导,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延误病情[1-2]。笔者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探索和临床观察,并提出预防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160例,女74例,年龄18~50岁。病程最长的15年,最短的1个月,本组病例均经腰椎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结核或肿瘤所致腰腿疼痛。
1.2 方法:本院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基础,采用计因子分的方法[3-4],要求按指导语独立填写,不能填写的患者按统一指导语逐条讲明,征得患者同意,由家属填写。共发出调查表264份,回收有效量表234例。
2 结 果
本组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后调查SCL-90的九个因子分的均值高于国内常模,经t检验,P<0.01,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见表1。
表1 患者组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
表1 患者组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
注:P值均<0.01
患者组(n=234) 全国常模(n=2676)躯体化 2.75±0.75 1.37±0.48强迫 1.90±0.45 1.42±0.58人际关系 1.82±0.58 1.65±0.61抑郁 2.20±0.55 1.50±0.59焦虑 2.15±0.60 1.39±0.42敌对 1.59±0.41 1.48±0.56惊恐 1.51±0.47 1.23±0.41偏执 1.65±0.60 1.43±0.57精神病性 1.61±0.50 1.43±0.42
3 讨 论
3.1 本组对2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调查表明,SCL-90的九个因子分的均值高于国内常模。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使患者的日常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患者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该病的预后和转归认识不足,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焦虑的引起是多方面的,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了解,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措施和其想象中的疾病后果。在本组患者中,许多患者一旦患病住院,不能马上进人患者角色,如果病程长,患者就会产生失落感,常表现为忧心忡忡、情感脆弱、好发脾气[5-6]。由于患病而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使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减少,加上住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导致患者对治疗期望过高,希望缩短住院时间而忽略了治疗的过程,患者往往因为治疗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有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表现。因此,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方面,不仅要考虑腿痛的症状和体征,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7-8]。
3.2 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院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心理评估,可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采取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9-10]。
3.2.1 整骨治疗的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本组患者来诊时多数经过多种方法治疗而疗效欠佳。故除有来自社会、经济的负担外,对所采取手法复位及牵引治疗存在忧虑。针对这一情况,本院热情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作全面介绍,让其明白手法整复、机械牵引是以脊柱生物力学为理论依据,经过反复临床验证,证明具有安全、无痛苦的特点,不会造成脊柱再损伤;整骨后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脊柱稳定是取得良好治疗的最基本条件等,从而消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情绪稳定,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11-13]。
3.2.2 卧床患者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害怕或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解或不愿麻烦别人而产生有意禁食、禁水或少进食水的心理及行为,结果很容易发生便秘和尿潴留。本院医护保人员指导患者正确调配饮食,注意营养,讲明有意禁食、禁水可因缺乏食物刺激而影响胃肠蠕动致排便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造成大便干结,加重痛苦。另外,大便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毒素吸收而危害健康。嘱其进食清淡、富有营养、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预防发生便秘。对发生尿潴留患者,通过诱导排尿、心理疏导等方法,鼓励患者自行排尿。若不能自解,可以按摩排尿甚至导尿[14-16]。
3.2.3 康复期间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的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讲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只有注意腰部保护,坚持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的复发,减少痛苦,从而使其自觉、主动地遵照医嘱锻炼。教会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各种正确姿势,避免弯腰动作及腰部过度劳累,防止各种意外扭伤[17-19]。
参考文献
[1] 龙三太,江山,苏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166-168.
[2] 陆以佳.外科学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1-188.
[3] 龙洋,边彤,师大高.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0(1):30-33.
[4] 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t表(SCT-90)[J].上海精神医学,2015,27(l):68-69.
[5] 孙静,李华丽,尚正平.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学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31-33.
[6] 林荣芳,邹海英.保守治疗LDP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15,15(2):46-47.
[7]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30-138.
[8] 潘孟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236.
[9]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医科技出版社,2008:132-219.
[10]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193-199.
[11]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263-268.
[12] 戴晓阳,冬术艳.心理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0-129.
[13] 杨莫华.实用护理手册[M].上海:中国大科全书出版社,2008: 109-120.
[14] 袁文清,王玉玲,时永梅.住院手术患者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1(1):21-22.
[15] 张先娴.心理护理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6-199.
[16] 肖爱军.基础护理临床问答[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03-309.
[17] 杨平.LDP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医正骨,2015,27(9):259.
[18] 安之壁.临床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61-169.
[19] 丁宝坤.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201-209.
中图分类号:R473.6;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