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试验
2016-07-12王健
王 健
(辽宁省鞍山市康宁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1)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试验
王 健
(辽宁省鞍山市康宁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1)
【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2组,每组50例,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4周时HAMD分值、治疗前、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疗效以及两组使用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而治疗4、8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有效率分别为(38%、84%)、(12%、68%),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5、17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好于西酞普兰,使用安全性好。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有效性;安全性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的精神障碍。人群的发病率为5%~25%。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艾司西酞普兰为较强的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对于5-羟色胺转运体的选择性更强。本文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旨在探讨艾司西酞普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2组,每组50例,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研究组平均年龄(36.8±14.2)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7.9±15.8)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患者入选标准:①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②HAMD-17评分≥18。③受试者同意。排除标准:①自杀倾向者;②双相障碍快循环者;③既往使用西酞普兰无效者;④严重心、肝、肾、癫痫病史。
1.2 方法:①研究组: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106,生产厂家: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10 mg/d,2周后疗效不佳可加至20 mg/d。总疗程为8周。②对照组:服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13,生产厂家:太阳石(唐山)药业有限公司)起始剂量20 mg/d,2周后可酌情加至40 mg/d。总疗程为8周。③其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氢溴酸西酞普兰颜色、大小、口味和形状完全一致。
1.3 评价标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4周时HAMD分值、治疗前、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疗效以及使用药物的安全性。HAMD分值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包括14个项目。采用0~4分评分法,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抑郁症的疗效:HAMD总分≤7分为临床痊愈,减分率≥50%为有效,HAMD减分率<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时HAMD分值: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4、8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时HAMD分值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疗效: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有效率分别为(38%、84%)、(12%、68%),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疗效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5例(1例出汗、2例体质量增加、2例口干)、17例(3例出汗、4例体质量增加、5例口干、3例便秘、2例恶心呕吐),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3 讨 论
艾司西肽普兰是西肽普兰的S-异构体代谢产物,众多研究表现其治疗内源性抑郁症疗效明确,还有学者建议将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在治疗2、4周时抑郁症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好于氢溴酸西酞普兰。同样有国外学者指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起效时间优于西酞普兰[3]。同样研究组在服用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5例(1例出汗、2例体质量增加、2例口干)、17例(3例出汗、4例体质量增加、5例口干、3例便秘、2例恶心呕吐),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有学者指出艾司西酞普兰对其他受体亲和力低下或无作用,因此患者服用药物的耐受性好。还有学者对1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2、4、6周时患者均未发生血生化和肾功能超出正常范围[4]。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好于西酞普兰,使用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 赵宏,蒋乃谦,商月娇.艾司西酞普兰与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9):693-695.
[2] 陈光连,尹石华,付勋杰,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S100B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5,45(1):30-31.
[3] 凌四海,翁永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S100B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3):51-52.
[4] Cipriani A,Furukawa TA,Salanti G,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12 new -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 a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J].Lancet,2009,373(9665):746-758.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016-0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 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Active-drug Controlled T rial
WANG Jian
(Kangning Hospital in Anshan, Anshan 114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treating depression. Methods 100 cas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each. They respectively received Escitalopram and citalopram. Results The HAM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showed no difference (P>0.05), yet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of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38%, 84%), (12%, 68%). The occurrence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5 cases and 17 cases (P <0.05). 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s better than citalopram, and it has good security.
[Key words]Escitalopram; Depression; Efficacy;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