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变模糊方法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

2016-07-09罗景峰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土地流转乡村旅游

罗景峰

(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2.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 泉州 362021)



基于可变模糊方法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

罗景峰

(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2.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 泉州 362021)

摘要:为解决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问题,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受威胁程度、收益分配不公平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程度、乡村生态破坏程度以及乡村特色消失程度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与方法。首先,基于集对模糊联系度构造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相对差异度,进而建立集对分析—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结合风险分级特征值运用二元语义方法确定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级别;最后,以泉州市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与方法不但能够定量辨别乡村旅游地土地旅游化流转的风险等级,而且能够区分同一风险等级下的不同风险大小。

关键词:乡村旅游;土地流转;风险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二元语义

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进程,同时也突显出一系列影响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负面问题[1-5],如违法违规用地、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农民利益受损、乡村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结构失衡、乡村特色消失等。这些问题均属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管理范畴,若对其不加以及时辨识、评价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强调了规避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重要性。因此,开展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吴冠岑等[6-9]较为系统地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乡村土地旅游化风险含义,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产生机理、治理对策,并对其风险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风险评估是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黄忠伟[10]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风险产生机制,提出了相应防范策略,认为政府、村民、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是实现利益共赢的保障。这些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奠定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但其研究仅就影响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而对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整体性评估研究尚未涉及。为此,构建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并以实例加以验证,以期为乡村旅游地降低或规避其在土地旅游化流转中存在的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1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研究的关键环节,其构建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7]是指在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源的作用下,乡村集体土地生态系统可能受到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参考文献[7-9]中研究成果,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的风险水平受到粮食安全受威胁程度、收益分配不公平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程度、乡村生态破坏程度以及乡村特色消失程度等5个因素的影响,故可据此构建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在提升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同时,也因其占用农地加之缺乏规划和有效监管而引发了“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挤出效应随之显现,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受威胁程度指标可用非法用地状况、农地非粮化、非农化状况、因乡村旅游造成的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状况等因素加以体现和测量。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10]。其中当地村民由于其利益主体地位缺失,处于旅游经济收益分配的边缘,很难从乡村旅游经济中真正获益,势必会引发各种主客矛盾和冲突,其结果将影响乡村旅游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收益分配不公平程度指标可根据外来资本进入和恶性竞争状况、政府政策合理状况、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状况、社区参与状况等因素加以体现和测量。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12]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水系、大气、地貌、土壤和生物),也包括文化生态环境(建筑、聚落、服饰、语言、精神风貌和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它是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然而,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政府的引导、不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缺失以及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原因[13-14],致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日趋严峻,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乡村生态破坏程度指标可根据乡村旅游地村民参与状况、旅游企业开发行为规范状况、乡村旅游的规划和指导状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环境保护教育状况等因素加以体现和测量。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具有“古、始、真、土”[15]特点,其表现为农业特色、农村特色和农民特色[16]。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开发以及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的认识,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田园风光、传统文化等乡村特色消失愈演愈烈,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17-18]。乡村特色消失程度指标可根据产业结构变迁状况、城市化入侵状况、保护制度标准制定及落实情况、乡村特色教育情况等因素加以体现和测量。

2评价权重

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其值变动可能引起评价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因此,科学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至关重要。为此,首先利用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19](方法中模糊语气算子与模糊标度、相对隶属度关系,如表1所示)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将主客观权重整合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兼顾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表1 模糊语气算子与模糊标度、相对隶属度关系

3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与方法

为了对乡村旅游地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借鉴汪明武等人[20-21]的研究成果,融合可变模糊集合理论、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可靠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改进方法。该方法既不用确定评价指标区间矩阵、可变范围评价区间矩阵以及点值矩阵,又可准确确定评价等级阈值,还可对各样本的风险等级进行细分排序。

根据集对分析理论[22],可将集合A和B构成的集对记为H(A,B),于是,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问题的集对H(A,B)中集合A由待评价样本的评价指标(粮食安全受威胁程度、收益分配不公平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程度、乡村生态破坏程度以及乡村特色消失程度等)实测值构成,集合B由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各等级对应的评价指标标准集构成。

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集对同异反判别标准可定义为:当样本评价指标值处于所讨论等级标准集内则为同一;当评价指标值处于讨论等级的相邻级别标准集中则为差异;当评价指标值处于讨论等级的相隔级别标准集中则为对立。

3.1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步骤

基于以上分析,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计算步骤为:

(1)确定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评价指标和指标等级标准集合。

(2)计算第p(p=1,2,…,n)个样本的第l(l=1,2,…,m)个指标的第h(h=1,2,…,C)等级的集对模糊联系度:

(1)

式中:xpl为第p个样本的第l个指标数值;Ml,h为第l个评价指标的第h等级的界限值。

再结合评价指标权重W=(wl),计算第p个样本的第h等级的相对差异度:

(2)

(3)依据μph,计算第p个样本的第h等级的相对隶属度:

(3)

(4)计算样本的风险评价等级特征值:

(4)

(5)依据h*,结合基于二元语义方法的评价等级判断准则,确定样本的风险等级。

3.2基于二元语义方法的等级判断准则

二元语义方法[23-24]不仅可以确定待评价样本所属风险等级,还可进一步区分样本之间的细微风险差异程度,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任意h*∈[1,C],有

τ(h*)=(cs,Δts)∈V×[-0.5,0.5)

(5)

式中:V={c1,c2,…,cC}是评价等级集合;s=Round(h*)为实际评价等级,Δts=h*-s是评价等级特征值h*与s的偏差值。

于是,根据公式(5)确定待评价样本所属风险等级。

4实例分析

4.1实例计算

以福建省泉州市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实例计算。为方便计,将粮食安全受威胁程度、收益分配不公平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程度、乡村生态破坏程度以及乡村特色消失程度等5个评价指标分别记为C1、C2、C3、C4、C5。

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级别划分为5个等级[8]:Ⅰ级(很低)表示风险程度极低,基本可以忽略;Ⅱ级(较低)表示存在一定风险,仅需一些缓解措施即可消除;Ⅲ级(中等)表示风险在可管控范围,需采取重大缓解措施;Ⅳ级(较高)表示存在高风险但尚可接受,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管理防范;Ⅴ级(很高)表示存在高风险且不可接受,需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并参考相关专家意见,具体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分级标准

在泉州市域内选取源潭村、贵峰村、半岭村、湖二村、运伙村及前山村等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各评价指标具体内涵或计算公式,获得上述6个乡村旅游目的地样本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样本

首先,依据各指标的Borda数,利用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为W′=(0.1321,0.3487,0.2517,0.1876,0.0739)。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为W″=(0.2261,0.1256,0.0869,0.4809,0.0805)。然后,令α1=α2=0.5,得到组合权重为W=α1W′+α2W″=(0.1791,0.2372,0.1723,0.3342,0.0772)。

再次,根据公式(1~3),得到各样本对各风险等级的相对隶属度(表4)。

最后,根据公式(4),得到各样本的风险等级特征值,再结合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得到各样本的二元语义、风险评价等级以及风险程度排序(表4)。

表4 评价结果

4.2结果分析

由表4可知,样本1、2、4、5的风险等级为Ⅱ级,即“存在一定风险,仅需一些缓解措施即可消除”;样本3的风险等级为Ⅰ级,即“风险程度极低,基本可以忽略”;样本6的风险等级为Ⅲ级,即“风险在可管控范围,需采取重大缓解措施”。这与各旅游地实际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程度相吻合,因此本文提出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在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上是可行且有效的。

由表3还可知,各样本的二元语义依次为(2,0.4065)、(2,0.3345)、(1,0.3428)、(2,-0.0659)、(2,0.3842)、(3,-0.0176)。于是,根据公式(5),对于样本1、2、4、5,评价等级虽同为Ⅱ级,但因有:(2,Δ4,2)<(2,Δ2,2)<(2,Δ5,2)<(2,Δ1,2),故这4个样本优劣排序为4>2>5>1,即样本4风险程度最小、样本2和样本5风险程度居中,样本1风险程度最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样本1~6的风险程度优劣排序为3>4>2>5>1>6,如表4所示。

5结论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其风险进行辨识、评价及控制是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影响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实现了对乡村旅游地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系统性评价。另外,文中提出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给出各样本风险评价等级和风险程度排序,而且能够对属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样本的转化趋势进行细致分析,可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管控和决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晓琴.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用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105-108.

[2]郭凌,黄国庆,王志章.乡村旅游用地问题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3-19.

[3]梅燕,肖晓.基于土地流转新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96-11797.

[4]郭凌,黄国庆,王志章.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85-91.

[5]黄娅,郭凌,严兴.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的生态危机[J].农村经济,2010,(3):29-32.

[6]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流转问题的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45-151.

[7]吴冠岑,牛星,田伟利.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整合治理探讨[J].农业经济,2013,(1):92-93.

[8]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风险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3):187-191.

[9]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J].农业经济问题,2013,(4):63-68.

[10]黄忠伟.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制与防范策略——基于博弈论视角[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4):936-939.

[11]赵晶,徐建华,梅安新,等.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演变的信息熵与分维分析[J].地理研究,2004,23(2):137-146.

[12]蒙睿,周鸿,徐坚.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7(4):136-140.

[13]廖军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952-7953.

[14]孙江虹.乡村旅游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两面性探析[J].农业经济,2013,(5):26-28.

[15]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16]苟安经.乡村旅游的农村经济地位与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43-5944.

[17]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识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18]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104-111.

[19]陈守煜.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及其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0]汪明武,李丽,金菊良.开采建筑物损坏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3):39-41.

[21]汪明武,李丽,金菊良.围岩稳定性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6):941-944.

[22]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0.

[23]F.Herrera F,E.Herrera-Viedma.Linguistic decision analysis:steps for solving decision problems under linguistic information [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0,115 (1):67-82.

[24]F.Herrera F,E.Herrera-Viedma,L.Martínez.A fuzzy linguistic methodology to deal with unbalanced linguistic term sets [J].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08,16 (2):354-370.

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Method for the Risk Grade Assessment on Land Transf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LUO Jing-feng

(1.College of Tourism,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2.Certer for Tourism Safety and Security Research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Quanzhou 36202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risk grade assessment problems on land transf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index system,including the threatened degree of food security,unfairness degree of revenue distribution,imbalance degree of land use structure,damage degree of rural ecology and disappear degree of rural feature,and built the 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assessment model of rural land transfer risk assessment.Firstly,relative difference degree was constructed by fuzzy degree of connection,and then the 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After that,combined with the grad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risk,the risk grade of land transf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wo-tuple semantic method.Finally,the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of Quanzhou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given.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model and method which were proposed could prove to be available for the grade of land transfer risk for tourism.

Key words:rural tourism;land transfer;risk assessment;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set;two-tuple semantic

doi:10.3969/j.issn.1009-4210.2016.03.013

收稿日期:2015-12-15

基金项目: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ZS201500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095);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FJ2015B217)

作者简介:罗景峰(1975—),男,博士,讲师,从事系统安全理论与方法、旅游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乡村旅游安全等研究。E-mail:luojingfeng 2006@126.com

中图分类号:X913.4;F59;O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16)03-093-06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土地流转乡村旅游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