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07-05刘伟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刘伟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实行合作学习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合作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的主要场所,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成为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让合作学习发挥出其优势与作用也就成为了众多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1)丰富了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内容,他们只能求助于教师,而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讨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也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丰富课堂的学习形式。

(2)增强了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协作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并且,对于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他的成员可以及时地给予解决,有利于小组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集体意识,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散了多元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们说出的答案偏离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则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交流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不同的思維进行有效的碰撞,还有利于学生产生发散性与创造性的思维。

二、实行合作学习的策略

(1)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座位和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到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到同一小组,不仅可以实现学习上的优势互补,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在实际的分组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实施,既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多样化,又保证组间的综合水平相当,从而激发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要真正地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就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到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适宜的小组内进行高效的学习,从而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有效学习提供必备的条件。

(2)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

合作讨论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要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在思考讨论时毫无头绪,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够解决,那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则是浪费时间,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也难以真正地得到提升。因此,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实现有效合作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几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虽然学生在之前初步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是他们在实际的做题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做题之后及时地核对答案,对于答案不一致的问题,学生还可以详细地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实行小组整体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学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就要对整个小组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少量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且,适当的评价也会增强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有助于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好胜心,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教师在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以鼓励肯定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例如,有的学习小组学生的平均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教师就要提出表扬,使整个小组的学生都感受到荣誉,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的学习小组个别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整个小组的水平基本不变,那么教师就要提出鼓励,并让这个学生带动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通过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与责任感会得到加强,他们也会为了变得更强而继续努力,从而有助于全班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总之,将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之一。教师要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其优势与作用,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晓峰.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2(12)

[2]王会香.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刘见乐.初中数学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