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016-07-05周戈
周戈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深入推行。它构建人才培养的方式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基础,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学校发展得保障,建立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其为发展特点,构建和开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它为学校发展的支撑,构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方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重理论不重实践,所以无法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造成专业教育与就业能力脱节。并且,学校发展教育的模式与岗位的需求不一致,就无法提高学生的企业发展的能力。所以高校在教学方面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是真正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本文就以动漫产业为主,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必然性。并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发展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从而来满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岗位实习,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为教学基础,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职人才,使学校与市场接轨,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院校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更加的趋向于就业指导,职业教育。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从而来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与市场发展的对接能力。并且,这也对高职院校的各项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科目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岗位需求保持一致,学校要及时的了解行业内的发展动态和最新要求。并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各类的实训平台,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一个教学设备实训场地的。从而在这些平台中选择优秀的人才。企业和学校建立校企联合发展模式,从而更好的抓住优秀的人才。另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也要有专业教师团队,教师团队中不仅要有专业的教师人员,还要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从而根据市场的要求,学校按照行业的标准来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1 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动漫培训基地。将学生带入动漫企业进行项目实地训练,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师和动漫企业的合作建立的,它可以将学生带至企业进行专业项目的实习。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还要和相关的动漫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和学习动漫的相关实际应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独立的制作能力。
2.2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学校和企业真正实现高度密切合作就是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共同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例如:企业的专业导演和资深的动画师都参与到学校的动漫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动画项目制作过程中,从而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解决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所以,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并且,学校聘用的企业教师都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强调一些行业的标准和基本的训练模式,从而也为学生的规范打好基础。根据企业的需要学生在入学后可以先去企业感受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學校学习或是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顶岗实习,从而使学生边学习边工作。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就业培养等模式。另外,学校还要定期的将教师引入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新技术,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使其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3 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
在学校的发展中,企业员工带领着学生完成相关的企业项目,让学生从中能获得专业性的知识,并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岗位的适应性。同时,学校的学生也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例如:动漫学院的学生在参与动漫项目制作时,可以通过企业的项目训练感受和学习动漫制作的知识,从构思到成品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够成为环节中的操作者,从而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就业能力及岗位的适应性。
3、结语
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就要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向创新改革。所以,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就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以就业为导向,来实现高校教育的根本办学理念。目前,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在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教学发展的中心。所以在实践中,高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教师、学校、企业能够共同的发展和探索,构建出更多的符合其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且,通过这种教学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高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票模式是完善和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改革方针。
参考文献
[1]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01期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郝庆菊,江长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