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

2016-07-05谢志云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了解学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谢志云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和关键,而农村小学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搞好農村小学的教育,注重班级管理势在必行。作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管理好班级,使农村教育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了解学生

一、全面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低,而且多数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难免疏于管教,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

针对这些现象,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如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质、学生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详细而真实的了解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利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开展。

其次,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班主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就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师生间还可以进行多一点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班主任可通过与学生平时的交谈获知,也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对于学生隐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隐私权常常受到教师、家长的漠视。作为班主任,知道学生隐私后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要替学生保守秘密。这样不仅仅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还可取得学生的信任,能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二、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打工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厌学,是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班主任的强烈责任心。

责任心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班主任所有美德的集中体现,更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要有为全体学生负责的思想,要有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缺少责任心和爱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农村的小学生多为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一个有爱心有强烈责任心的班主任。

三、构建健全的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不成管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师生就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行为规范,或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的一些行为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一个班级要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健全的完善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班级管理出言献策。刚担任班主任时我也跟班干部一起制订制度,但是制度总是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甚至不少学生在执行时会出现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制度未能被所有的学生认可。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这学期我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且能被学生认可的制度。

四、选好班干部

很多农村老师都感慨当班主任很辛苦,感慨自己在学校工作是当保姆。因为山区的学生留守儿童居多,爷爷奶奶带在身边,平时给予过多溺爱,生活习惯差,缺乏自觉性,贪玩,不做作业,学习兴趣低下。其实这一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我认为班主任应把自己从烦琐的班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保姆”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在班内建立一支有号召力、凝聚力的班干部队伍,把他们真正培养成班集体的核心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选好班干部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很重要,但怎样选好班干部是关键,我认为在选班干部时,要通过班级学生民主推选,推选的班干部要有朝气、有热情,敢想、敢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能与同学们搞好团结,不计个人得失,对同学不偏心,大公无私,能热心为班集体效劳、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都比较强的同学担任。这样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才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凝聚力,才能有效的协助老师加强班级管理。

五、注重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走向成才之颠的基石,教育现状要求重视养成教育。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

养成教育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小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一时的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总之,重视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小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继续不断学习,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跟上时代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以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做好有力的后盾。

猜你喜欢

了解学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