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在4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2016-06-21潘雅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吞咽困难早期康复护理

潘雅琼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早期康复护理在4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潘雅琼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8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吞咽困难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吞咽困难

早期桥脑小脑角肿瘤生长较为隐匿,一般在明确诊断时,肿瘤体积较大,采取手术切除存在一定风险[1-2]。桥脑小脑角区肿瘤>4cm患者,会对脑干产生压迫,即便采取显微手术,术后也会对颅神经造成一定程度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所以,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笔者选取40例患者,观察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应用早期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引起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护理组(40例)。对照组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4.23±10.31)岁。护理组中,女19例,男21例,年龄为27~58岁,平均年龄(44.87±11.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病情观察、预防窒息、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早期护理:①心理护理。吞咽困难会影响患者基本生理需要,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②基础锻炼。喉活动练习主要是吞咽、发音练习,首先进行单字或者是单音练习,为喉主动运动,经张口与闭口动作可进行声门开闭,可加强肌肉以及口唇运动,尽量保持颈部前屈,做空吞咽;颌运动练习:患者尽量的张口,然后慢慢放松,逐渐加快下颌向两侧的运动;唇运动包含嘴角上扬、噘唇以及闭唇;舌运动包含舌向各个方向主动运动,练习者使用纱布将舌头包住,向各个方向牵拉被动运动,舌顶起两侧面颊,也可以适当的增加面颊阻力;咀嚼肌练习主要是反复进行咀嚼运动、牙齿互叩以及张闭口动作。③摄食练习。完成上述练习以后采取摄食练习,取半坐仰卧位或者是直坐位,身体可适当倾向健侧或者是头稍微前倾,便于食物顺利进入食管,避免发生误咽,喂食者于患者健侧站立,防止食物漏出。食物选取需要参照患者吞咽困难程度,以先易后难原则为主,早期食用泥状且粘稠食物,或者是将食物制作成糊状,确保食物密度较为均匀,也需有一定粘性,不会松散,使食物在通过患者咽部、食道时容易变形,然后逐渐过渡到液体以及固体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取薄小勺子作为食具,从患者健侧开始喂食,食物需要尽量放在患者舌根部位。开始食物入口量为3~5ml,按照患者情况适当的增加,最佳为15~20ml。在患者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并重点说明各个训练步骤的重要作用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强调只有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情况下,患者才能开始训练。

1.3吞咽功能评价[3]吞咽困难评定应用日本洼田氏咽水试验,在玻璃杯中装30ml温水,叮嘱患者咽下,其中一次性下咽,且不呛咳,为I级;分为两次下咽,且不呛咳,为Ⅱ级;分为两次下咽,发生呛咳,为Ⅲ级;分为两次以上下咽,发生呛咳,为IV级;每次下咽均发生呛咳,为Ⅴ级。I级、Ⅱ级患者,可以正常进食;>Ⅲ级,需要留置鼻饲管辅助进食。

2结果

护理组吞咽困难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吞咽主要是指食物经口至胃部的输送动作,吞咽困难以软腭麻痹、舌运动受限等为主要特征表现,无法充分升高口腔内压,使得食物经口腔、咽部至食管移动缺乏动力。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颅神经,舌神经损伤以患侧咽反射减退或者是消失为主要表现;舌下神经损伤以半侧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迷走神经损伤以声带麻痹声嘶、伤侧软腭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面神经损伤以面瘫为主要表现,上述功能变化均容易造成吞咽障碍。

对于术前颅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无法忍受颅神经损伤而引起吞咽困难症状,增加患者身心压力,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术后所出现的吞咽困难为可逆性损伤,早期护理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康复练习越早越好,有效锻炼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环境、文化等因素都会对患者康复锻炼产生影响,同时康复锻炼需持续进行,且工作量较大,须确保其科学性,这就需要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此外,有效沟通是早期护理的前提,在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吞咽困难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与刘弘[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中.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04(01):89-90.

[2]蒲萍.桥脑小脑角区肿瘤6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5(17):90-91.

[3]史翠英.桥脑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06(07):88-90.

[4]刘弘.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早期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04(05):123-124.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128-02

(收稿日期:2016.03.02)

猜你喜欢

吞咽困难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吞咽治疗的早期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早期饮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