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回答的两个问题

2016-06-04方福前

理论探索 2016年3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全要素生产率

方福前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回答的两个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重要?二是如何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目前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供给侧,产能过剩和超额库存大面积持续存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存在“滞胀”的潜在风险,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供给。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如何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这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深化改革,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3-0005-0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期举国上下关注度最高的话题,是中国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课题。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理论界需要回答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重要?二是如何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是本文对这两个问题的解读。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旋即获得理论界、管理层甚至广大民众的普遍赞同,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现阶段中国经济问题多是出在供给侧,且主要是出在供给侧。

(一)中国经济目前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供给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12.2%以后持续不断下滑,2011年第一季度破“10”(9.9%),2012年第二季度破“8”(7.5%),2015年第三季度破“7”(6.9%),目前的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很可能会跌破6.5%的“底线”①。这一轮中国经济下行固然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引起内外需缩减有关,但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增长动力减弱主要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下降。根据笔者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国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7年达到11.67%的高位以后就不断走低,2008年~2010年维持在6%以上,但是近几年下降到4%以下。笔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主要关注的是“双稳定”——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放缓了,力度减弱了,导致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降低,经济活力减弱。这也说明改革是促进、稳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也是实现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撑力,没有全面深化改革,单纯的维稳和稳增长很难达到其目的。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强导致技术进步速度放慢。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中国每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国内发明专利的增长率达到最高,年增长分别为37%以上和40%以上,但是此后却在波动中下滑。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2014年中国以18.7%的增速成为全世界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国家,但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中,实用性专利比例偏高,发明专利比例较低,并且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多数是在成熟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微创新”,在重大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不足。②

(二)产能过剩和超额库存大面积持续存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

我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目前平均在79%以下,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则低于75%,其中有些行业甚至低于70%,并且像光伏和风电这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与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的是企业存在大量的超额库存。据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德鼠估计,目前全国库存积压物资已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③。这个库存积压的数量相当于我国2014年GDP的4.7%,差不多等于四川省2015年创造的GDP。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6510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1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2474万平方米。

产能大面积持续过剩使不少行业陷入利润不断减少甚至亏损的境地,使得这些行业不得不减产,甚至是亏损生产。

企业库存(存货)超过正常或合意水平,一方面阻碍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占用了额外的流动资金,严重的则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既无增加投资的激励,又无增加投资的能力。于是许多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细胞不得不处于休眠状态甚至是坏死状态。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产生持续的大面积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并且这种结构性失衡长期不能得到有效化解是其主要原因。早在10年前就有一些中外学者研究后发现,中国经济自2006年前后就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但是直到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调结构。有些遗憾的是,由于2010年上半年我国CPI涨幅突破3%,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向了“控物价”,随后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宏观调控的重点又转向了“稳增长”,于是“调结构”被冷藏起来了。可以说,目前的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就是经济结构调整一拖再拖的后遗症。

(三)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失衡

中国经济目前不但呈现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相对生产过剩局面,而且处于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严重失调、不匹配的境地。一方面,一些原材料(如煤炭、粗钢、玻璃)和品质不高的产品大量过剩,另一方面,高科技产品、品质高的产品以及中高收入者和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又相当短缺。中国消费者之所以每年在海外“扫货”,大量抢购韩国的面膜和化妆品,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锅,新西兰或澳大利亚奶粉,欧美的箱包,iphone手机,皆是因为这些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大大优于或(和)价格低于中国同类产品。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统计,中国消费者2013年境外奢侈品消费额高达74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47%;而中国消费者消费本国生产的奢侈品只有280亿美元,中国人购买国外奢侈品的金额是国内的2.64倍多④。另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2015年3月7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说,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⑤,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购买外国产品的支出。据中央电视台2016年3.15晚会报道,2015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中国消费者青睐“洋货”,固然与一些国人迷信“洋货”有关,但是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外国商品的品质和(或)价格优于中国同类商品。如果每年中国居民出国购买外国产品的规模按1万亿元人民币计算,消费支出乘数按2计算,每年中国内需流失海外的规模就是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5年贵州、甘肃和海南三个省GDP的总和。

中国经济的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的最大失衡可能就是,一方面中国经济中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和产品库存,许多产品苦于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又存在7000多万需要扶贫的人口,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基本消费需求还无法得到满足。

(四)中国经济存在“滞胀”的潜在风险

中国经济环境目前偏“冷”,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速下行和债务-通(货紧)缩并存。但是,笔者担忧的是中国经济存在“滞胀”的潜在风险。其依据是,如前所述,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很大,同时我们注意到,近几年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特别是人工成本(劳动报酬)上升较快,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2014年这10年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增长11.96%,同期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增长12.42%,均大大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的劳动报酬和人工成本正处在上升期。这些成本上升较快,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扩大了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止跌回升。假以时日,世界经济复苏回暖,能源、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极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经济增速下行伴随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那就是滞胀。而滞胀是一种“冷”“热”并发、混杂的疑难经济疾病,它比目前的偏“冷”的经济病症更难以治理。美国经济20世纪70年代中期陷入滞胀,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缓解,困扰美国经济10年以上。我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止滞胀由潜在风险演化成经济现实。从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来看,化解滞胀这一潜在性风险的最好方案就是进行供给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创业和改进管理在企业内部消化一部分人工成本上升,同时通过一系列改革,例如通过减少垄断,减少行政审批,减税,减费,来降低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

(五)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供给

党的十八大已经确定了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主要靠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将为实现这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物质基础。从中长期来看,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总供给一方,也就是总供给的潜在能力增长的快慢,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匹配、适应程度。而总供给增长和结构升级快慢又主要决定于自主创新、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自主创新、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主要是靠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的。这三个主体的积极性则取决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活力和效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括生产力层面上的供给改革,也包括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制度供给改革和创新。这两个层面的供给改革做好了,做到位了,加上短期的宏观调控和需求管理能够减缓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就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展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

二、如何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如何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给出了回答,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⑥同时,权威人士提出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权威人士实际上已经绘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蓝图,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行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措施去完成这些任务。

从深层次上看,从中长期看,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则是如何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都在下滑,而且是持续下滑,也就是总供给增长的能力和动力在不断减弱。从供给方来看,一个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包括劳动供给、教育、纪律和激励等)、自然资源(土地、矿藏、燃料、环境质量等)、资本形成(机器、厂房、道路等)和技术(包括科学、工程、管理、创新和企业家才能等),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把这四个因素看作是经济增长发动机上的四个轮子,并且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机制都是一样的⑦。这四个因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增长快慢决定着经济增长或发展速度的快慢,而推动这四个因素增长的背后力量则是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在中国还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特别是当下。同样数量的人力资源,积极地干活或懒散地干活,其劳动生产率是明显不同的;自然资源要靠人来推动和利用才会变成产品或服务,人的素质和积极性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正相关;资本形成来源于投资,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储蓄,因此,资本形成的快慢取决于个人和企业储蓄、投资的积极性高低;技术进步的速度则取决于个人和企业进行知识积累、发明、创新和技术变革的积极性。

上述这些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又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而这两种机制又内生于制度体制。一个制度体制是否有效率关键是看它能否把个人的自利动机(自我改善的愿望)转变成对社会有益的动力,能否降低投资和创新活动的风险,能否补偿这些活动的风险,能否把经济主体的贡献与其回报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要调动和发挥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必须不断改革、调整和优化制度体制。这就是我们强调“供给改革”而不是单纯地提“供给管理”的含义所在,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强调“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意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了年均经济增速差不多10%的骄人业绩,正是由于一系列改革措施把个人和企业从传统制度约束下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构造了利益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财政分权和政绩考核又调动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积极性;通过提高这三个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可以说,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是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道理很简单,上述决定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只有人力资源是活的因素,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都需要依靠人来推动,没有人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有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劳动的积极性,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似乎都没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般热火朝天,其原因在于,改革虽然还在进行,但是改革的速度放慢了,改革的边际效率在递减,并且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现了懒政和不作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不如从前了。这就提示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要通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来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呢?

就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来说,一方面需要形成和完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个人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特别是要提高个人由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的自由流动性。

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形成以市场竞争和平等交换为特征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生产中的自由流动,就无法形成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而竞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的高低与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是密切正相关的,提高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就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也就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逐步减少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不同部门、市场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障碍,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和生产要素的价值实现,极大地改善了劳动力和资源的配置;恢复高考制度更是为无数年轻人打开了由社会底层流动到社会中上层的通道,为年轻人的更大价值实现和更大社会价值创造提供了机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个人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与“中国梦”要实现的目标相比,我们的自由流动性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不说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资本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个人在不同职业之间流动,产品在不同市场不同地区之间流动,还有许多障碍,甚至个人不改变职业身份在不同地方流动,居民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流动,都还有许多障碍。更重要的是,个人在社会不同层级之间的流动性还较低,个人就学、就业和升职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拼爹”。

要提高个人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除了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和户籍制度限制以外,还需要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由此产生的人为市场分割;淡化个人和生产要素“身份”(例如生产要素的所有制身份)色彩,使不同的个人和不同所有制的生产要素能够有公平机会进行充分竞争;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外,尽可能减少政府授权的垄断,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进出市场的人为限制和障碍;保护产权,降低产权交易的成本;法律保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打击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完善升学和高考制度,形成学绩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则制度;完善干部民主选拔制度和干部竞争制度,用“众人推选千里马”替代“伯乐相千里马”,让有德有才的人顺畅胜出。

中国企业现在的投资、生产、创新的积极性低迷,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许多产品(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的卖价不断走低,同时生产成本不断走高,这导致许多生产活动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亏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3月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已经连续48个月(截止到2016年2月数据)负增长,其中,201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2015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已经逼近美国,如果以美国制造业成本指数为100的话,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指数是96。这个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两大原因分别是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成本上升,2004年~2014年中国工人的小时工资(按照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工资水平)上涨187%,同期能源成本上涨138%⑧。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的这种升降背离变化必然导致制造业利润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2013年~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68379亿元、68155亿元和63554亿元,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萎缩,特别是外需缩减,二是生产过剩。而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从技术、经济和环保标准来衡量应当淘汰的绝对过剩的产品还在生产,还在抢占市场。因此,要调动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从供给方来说,一是要下决心、动真格地消化和削减过剩产能和超额库存,特别是尽快消除那些从技术、经济和环保标准来衡量的绝对过剩的产能;二是要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工资)、物流成本、融资成本、能源成本和制度摩擦成本,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阶段,应当暂缓或控制工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纪律条例,一方面加强党的队伍廉洁自律建设,大力度地惩治贪污腐败和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考核不再以GDP指标论英雄,而以民生改善为主导,这是执政党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积极举措。但由于新的制度正在建设之中,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的新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对十八大以来的新政措施不适应,甚至抵触,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和负责同志在推进改革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宁可少一事”,不敢作为不敢担当,失去了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积极性,必须把构建新常态下党政干部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注 释:

①据测算,如果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要保持在6.5%以上。

②参见《人民日报》2015年3月23日第3版的报道“国际专利激增 彰显中国创新活力”。

③参见2015年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中国库存积压物资已超30000亿元”。

④参见2014年2月26日环球网“新华财经”。

⑤参见2015年3月7日新华网的报道“高虎城:去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⑥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1月4日的报道“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⑦参见:Paul A. Samuelson and William D. Nordhaus(2005),Economics,18th edition,p558,McGraw-Hill.

⑧转引自2015年8月10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的报道“全球制造业经济大挪移”。

参考文献:

〔1〕刘 栋,张朋辉.国际专利激增彰显中国创新活力〔N〕.人民日报,2015-03-23.

〔2〕毛德鼠.中国库存积压物资已超30000亿元〔EB/OL〕.中国新闻网,2015-12-28.

〔3〕高虎城.去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EB/OL〕.新华网,2015-03-07.

〔4〕龚 雯,许志峰,王 珂.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人民日报,2016-01-04.

〔5〕Paul A. Samuelson and William D. Nordhaus.Economics〔M〕.New York:McGraw-Hill,2005.

〔6〕胥富元.全球制造业经济大挪移〔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5-08-10.

〔7〕李俊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5(2).

责任编辑 于晓媛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全要素生产率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