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GGT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
2016-06-04刘志平周海波张金华
刘志平,周海波,张金华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GGT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
刘志平,周海波,张金华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之间的相关性,探讨NAFLD患者合并早期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5例NAFLD患者,根据血清GGT水平分为GGT升高组和对照组。检测2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IMT等。结果GGT升高组BMI、TG、TC、LDL-C、GGT、hs-CRP及CI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CIMT与GGT、LDL-C、hs-CRP及BMI呈正相关(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仅GGT、LDL-C及hs-CRP升高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LDL-C、hs-CRP及GGT水平与CIMT之间存在正相关,LDL-C、hs-CRP及GGT水平升高可能是CIMT增厚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γ-谷氨酰转肽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含量增多、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乱等代谢综合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NAFLD患者预期寿命缩短,其主要的死因除恶性肿瘤、肝硬化之外,还包括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NAFLD患者常伴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血清GGT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标志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GGT与动脉硬化存在密切关联[2]。本研究通过观察NAFLD患者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探讨NAFLD患者合并早期动脉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2—9月诊断的单纯性NAFLD患者125例,男64例,女61例,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NAFLD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合并酒精性肝病者、病毒性肝炎者、自身免疫性肝病者、肝豆状核变性者、药物性肝病者;合并明确的高血压病者;合并明确的糖尿病者;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肝脏恶性肿瘤、感染或胆道疾病者;所有病因不能确定的肝功能异常者。
1.2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按照血清GGT水平是否超过正常上限(50 IU/L)分为GGT升高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的差异。
1.2.1一般资料收集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专人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检测:研究对象静坐15 min以上,采用常规袖套水银血压计测量3次,每次间隔5 min,取平均值。
1.2.2生化指标测定所有受试者禁食10 h后于次晨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等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2.3颈动脉超声检测研究对象取平卧头侧位,充分暴露颈动脉行超声检测。分别在左右两侧的颈动脉球部近端1 cm颈总动脉段处、颈动脉分叉部以及颈内动脉起始1 cm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内膜中层厚度,取上述6个部位的IMT平均值作为最终的IMT值。
2结果
2.12组临床资料比较GGT升高组85例,对照组40例,2组年龄、性别、血压、FBG、ALT及AS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GT升高组BMI、TG、TC、LDL-C、GGT、hs-CRP及CIMT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2.2NAFLD患者CIMT与其他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CIMT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IMT与GGT(r=0.425,P=0.000)、LDL-C(r=0.355,P=0.000)、hs-CRP(r=0.310,P=0.000)及BMI(r=0.283,P=0.001)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年龄、血压、FBG、TG、TC、HDL-C、ALT、AST等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2.3NAFLD患者CIMT增厚的相关因素分析以CIMT是否≥0.8 mm为应变量,以GGT升高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BMI、TC、TG、LDL-C、HDL-C、GGT、hs-CR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LDL-C、hs-CRP升高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2。
表2 CIMT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讨论
NAFL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等可能是NAFLD与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NAFLD与冠心病、动脉硬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3-4]。CIMT是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一种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可出现CIMT增厚的表现,CIMT不仅是反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5-6]。本研究发现,在单纯性的NAFLD患者中,部分患者已出现了CIMT增厚,提示即使在未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者高尿酸血症等经典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NAFLD亦可单独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在NAFLD的患者中,血清GGT水平升高较为常见,可以合并ALT、AST的升高,亦可单独出现GGT水平的升高而不伴有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异常。Yilmaz等[7]发现,慢性肾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Kong等[8]则发现,在6~20岁的青少年和儿童中,血清GGT水平升高与肥胖、HDL-C水平下降等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之间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动脉硬化可导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增加,Jung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人群中,GGT与baPWV之间亦存在明显相关性,在校正了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血清GGT水平升高仍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所选NAFLD患者均不伴胆红素及ALT、AST升高等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血清GGT升高的NAFLD患者与GGT水平正常的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构成比、血压、FBG及血清ALT、AST水平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GT升高的NAFLD患者中,BMI、TG、TC、LDL-C、hs-CRP及CIMT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LDL-C、hs-CRP及GGT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提示,NAFLD患者CIMT的增厚可能与其LDL-c、hs-CRP及GGT水平的升高有关。笔者进一步通过以CIMT是否≥0.8 mm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L-C、hs-CRP及GGT与CIMT的OR值分别为2.290,1.894和1.059,提示在NAFLD患者中,血清LDL-C、hs-CRP及GGT水平升高是C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单纯性NAFLD患者中,血清GGT水平亦与CIMT存在相关性,是早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CRP是在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全身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标志物之一。Sunto等[10]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体质量超标还是正常体质量的中年男性中,血清GGT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血清GGT水平可能是氧化应激所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本研究中同样发现,在GGT升高组中,血清hs-CRP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NAFLD患者中血清GGT水平与血清hs-CRP是一致的。因此,NAFLD患者的血清GGT升高或许也与全身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关,可以作为NAFL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综上所述,NAFLD不仅可导致肝脏受损,发生严重的肝脏疾病,同时,在NAFLD的早期阶段,即可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出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NAFLD患者血清GGT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相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2]Bradley RD,Fitzpatrick AL,Jacobs DR Jr,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 and biomarkers of atherosclerosis: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MESA)[J]. Atherosclerosis,2014,233(2):387-393
[3]Tarantino G,Caputi A. JNKs,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flammation:A possible link between NAFLD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1,17(33):3785-3794
[4]Gaggini M,Morelli M,Buzzigoli E,et 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dyslipidemia,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Nutrients,2013,5(5):1544-1560
[5]Mookadam F,Moustafa SE,Lester SJ,et al.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evolving rol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J]. Prev Cardiol,2010,13(4):186-197
[6]Baldassarre D,Veglia F,Hamsten A,et al. Progression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predictor of vascular events: results from the IMPROVE study[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3,33(9):2273-2279
[7]Yilmaz MI,Turgut F,Kanbay M,et al. 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levels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Int Urol Nephrol, 2013,45(4):1071-1078
[8]Kong AP,Choi KC,Ho CS,et al. Associations of uric acid and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 with obesity and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Pediatr Obes,2013,8(5):351-357
[9]Jung CH,Yu JH,Bae SJ,et al. 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is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in healthy individuals[J]. Clin Endocrinol,2011,75(3):328-334
[10] Sunto A,Mochizuki K,Miyauchi R,et al. Serum γ-GTP activit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CRP levels in non-overweight and overweight middle-aged Japanese men[J]. J Nutr Sci Vitaminol,2013,59(2):108-11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19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3-0279-03
[收稿日期]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