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2016-06-03刘馨钰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创新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控

刘馨钰(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刘馨钰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持,尤其是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课题旨在从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剖析非银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

[关键词]风险管控;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

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全球乃至国内的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价值和重要性都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在形式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个人与市场主体的需求,实现分散金融风险的目的,还可以全面完善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2】。本文旨在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剖析非银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金融机构风险管控的研究并未成熟,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机构的风险防控思路与方法,并与我国国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博慧(2014)【3】,将以排除国内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在规模差异的基础上应用风险倍率扩增系数进行评估上的改良,以凸出监管部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监管不容放松。

Merton(1990)为避免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出现真空和重叠,首先提出了功能性监管的概念,使得功能监管的协调性和业务分类的判断能保证金融监管达到目的,即使得金融要素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资源也得到优化的配置。Franklin(2001)则强调了加强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指明了在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作用。但认为金融创新的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的隔离和控制不能放松。

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出国外的研究者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剖剖析,这就给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提供了借鉴。

2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大一统”的格局被打破,非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阶段在最近的时期内得到充分实现,并且它的影响对于国内整个社会和金融领域的刺激作用相当重要。所以,非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市场中,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相比也更容易出现风险。

图1 2013年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注:其他为估算值)

从我国目前的状态来看,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的防范绝不能停留在消极、被动控制的状态,而应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进行制度创新和建立内控制度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2.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swot分析。

2.1.1机遇。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之间实际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合作与互动空间。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量逐渐流向效率搞得地区或者领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央行调节力度不够所造成的地区资源不平衡的矛盾现状,即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资金的优化配置。

2.1.2威胁。金融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竞争不足;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加之退出制度的不完善,在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所措延误了退出的时机。这样做的结果导致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信任。

2.1.3优势。其资金来源于社会闲散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业务范围广,经营方式的灵活性,进行综合现场评判与信息渠道多样化,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具有显著特点,其产品丰富、结构灵活,在扶持中小微企业上有显著的优势。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2.1.4劣势。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部分机构分贡献意识淡薄;拆借资金大大超过了资本金,加大了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组合不协调;本利难收;在规模上处于劣势。

3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特殊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监管当局、国有企业多方博弈的结果。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有强烈的体制性和转轨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发展和经营上的漏洞

一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粗放,其机构数量也增长迅速,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并不高;相当一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机构规模小,实力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发展落后,业务种类多,没有重点;很多机构的经营模式不规范,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存在不依法运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风险不断暴露使得这一问题愈发令人关注。

3.2管理上的不完善

首先,我国对金融业的外部监管流于形式,为发挥监管实效,对非银行监管不够重视;再次,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监管不力,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及金融监管人员素质不过硬、监管理念不适应新形态的发展困难。其实,有关政策法规缺失,致使从事金融业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也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难题。在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所措延误了退出的时机。

3.3防范的不完备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很多以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为模式,担保工作的确立并不能很好地起到防控风险的作用。风险积聚以后就对金融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由于金融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不足,在经营状况较差,无法通过正常渠道退出市场时,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这样做的结果导致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信任。

4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4.1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够

中国的金融规章制度的变迁过程比较复杂,加上监管部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不重视,监管力度不够,又出现监管重真空现象,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市场微观主体,其风险的出现不是偶然。

4.2运营管理过度集权

虽然名义上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由许多股东构成的,但实际上许多股东的投资是有一家出资的,也就是家族控股企业,这样极易形成主要负责人滥用职权,盲目决策,导致大量信贷资金流失,更有一些机构把资金投用于自办的公司股票和房地产上以谋取私利。

4.3偏重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发展

大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经营机制不健全,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贷款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与市场一致的管理机制。而且非银行金融机构总体上成立时间普遍较晚,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种类上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出资结构上过度依赖于政府资金,并没能系统的形成以政府出资作为牵引以其他资金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地域分布不平衡广大位于县级城市的中小企业无法接受服务,功能未充分发挥。

5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对策

5.1宏观环境层面

5.1.1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安全快速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政府只有出台合理的扶持政策,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有一个最基本的发展保障,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

5.1.2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当今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规范与否决定了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促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有效地防止风险的发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对策。

在此基础上为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层次,创建一个能够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以及监管等各方面执行统一规则的现代化场外交易市场。

5.1.3明确监管重点

建立内部稽审机制,落实稽审制度;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内部防范机制;在内部监管体系的建设,加强现场额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等。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总之以各种形式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支持和监管

5.2内部治理层面

非银行金融机构需建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及报告路线,更需要机构内部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到专管部门、业务部门的确定不同的职责,有一个科学的贯穿整个公司运营的架构体系,有每一位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操作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力度[4]。

5.2.1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指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的职能部门和机构。一个健康科学的组织机构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风险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机构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合理的组织机构也有利于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达到自动防止和纠正差错弊端的目的。

5.2.2岗位责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岗位责任主要表现在职责和权限的清晰与明确,在每个金融机构有着合理的组织框架下,每个业务都要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上,在执行中要确保不存在重叠和真空的现象,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科学的机构,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打好坚实基础。

5.2.3业务程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程序主要是指在程序上,主要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控制上的需求,由机构的管理层授权各部门由部门本身的业务规律制定的各项具体操作规程和核算手续,这是使得业务流程清晰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等风险防控的重要一步。

5.2.4人员配置。即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为了实现其目标或者经营需求,以科学化的考评和测量和来使用或者培训相关人员,以资源优化配置合理的完成每个人所规定的相应的任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各种控制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

5.2.5内部稽核。相应的内部稽核人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内控体系是指按照系统、有效、标准化要求,并充分体现业务牵制、责任牵制和程序制约的原则而建立的,内控作用发挥贯穿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5]。总之,在内部治理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深化股份制改革,在规范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三权分立的运作机制,即法人所有权、股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代表股权;决策机构是董事会,代表法人所有权;经营机构为经理层,代表经营权。这些机构不仅都要健全,而且都要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构成股份指指证券公司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建成强有力的股东权力约束机制。

6 结论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该紧紧抓住加快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政府的扶持,积极应对挑战,利用国家的有效监管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有利时机,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谨慎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非银行自律机制,内外结合尽快形成由银行、证券、保险等组建的非银行融资平台。

参考文献:

[1]鲁勇睿.影子银行监管激励不相容及其治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3,7.

[2]孟丽莎.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5.

[3]温博慧,李向前,袁铭.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再评估——基于风险倍率扩增综合指标[J].国际金融研究,2014,1.

[4]刘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性质及启示[J].上海金融,2011,3.

[5]薛涛.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信用评级及指标体系初探[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

Risk Control Study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u Xinyu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 450000)

Abstract:If we w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e needthe supportof a perfect financial system,especially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start with the analysis on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lly,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regulat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作者简介:刘馨钰(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收稿日期:2016-2-15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3-58-3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控
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径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审计浅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