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2016-06-03王会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王会粉(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王会粉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河南是“一带一路”线路的中心节点,其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思维开放、资金投入、创意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上仍存在较多局限与失衡。“一带一路”战略文化新格局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思维、打造创意文化品牌、创建多种投资模式、建立“产学研”创意团队、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是河南文化产业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与挑战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创新
21世纪,产业发展与文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借助市场化运营方式促使传统产业与文化实现广泛链接,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目前,“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国家顶层战略,文化产业亦被列为其重点。作为“一带一路”线路节点的一员,河南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的空间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除了地理区域节点优势,河南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打造河南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聚合链,促进本土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独特的视角和新的文化视野。
1 相关概念
1.1创意
创意首先是人的大脑的一种特性,是具有原创性和创造性的智慧思维活动,被用于改造、突破、创造人类自身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时成为催生、创造新事物的动力,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方式。创意更是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人的“灵性”与自身知识结合的产物,一旦被用于人类实践就转化为新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在改造新事物的同时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源泉。
1.2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英文表达是“Cultural Industries”,与“Cultural Industry”(“文化工业”)一词的提出与应用有着密切渊源关系。1947年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和阿多诺两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解释了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的概念;而1983年英国人N.Garnham(加纳姆)撰写的《文化的概念——公共政策与文化产业》的报告里则首次使用了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这一术语,指出文化产业是一种企业组织通过一定运营方式实现的商品[1]。我国文化部2001年提出“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以及向消费者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精神产品的经营性行业”,并在2004年公布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把文艺创作、电视、电影等纳入文化产业范围。因文化背景和地域空间的差异,不同时间,国内外对于文化产业内涵的具体阐释仍然多样。但时至今日,社会对网络时代文化产业特征的认识已形成基本共识: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经营性,具备高品质形式的审美性,契合公众个性需求的多样性,满足时效需求的传播交互性。
1.3文化创意产业
首次明确将“创意”与“文化产业”连接起来使用的是2002年中国台湾在借鉴英国创意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它脱胎于国外“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两个概念,其中,“创意产业”的提出晚于“文化产业”,但两者本质一致,只是“创意产业”更强调创意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应用,这也是本文探讨主题的层面之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使用主要是在中国,强调将人的创意思想转化为对文化资源利用开发的创新,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并促使多领域内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使之能形成产生一定规模效益的产业。具体包含三个层面意思:一是指提供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社会价值和特定文化内涵产品与服务的创意组织;二是强调在传统产业和新知识产业双重领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补性与一体化发展;三是强调地域性空间特性对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2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2.1“一带一路”地理节点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河南打造新文化产业空间新格局提供了机遇。学者彭兆荣在《线路遗产简谱与“一带一路”战略》[2]一文中指出“线路文化”是“一带一路”的核心遗产,线路文化资源是线路节点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河南省会城市郑州位于“一带一路”的中间节点,沟通南北,互联东西,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节点优势,有利于打造立体的多重空间布局的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带。
2.2政策扶持优势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政策扶持优势。国家层面上,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后,在一系列国家相关文化发展规划中曾多次强调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更是将创意设计业作为文化系统在此期间的11个重点发展行业门类之一;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对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地方层面上,河南省2005年后相继出台了《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2009年)等政策。近几年,随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新格局的形成,在有关河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如《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年-2020年)》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中,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挥河南本土区域文化优势,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2.3中原地域文化资源特色优势
作为文化产业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这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理区位的相对集中性,以及生产和创新的匹配度和协调性。地区作为人类聚居的生长基地,鲜明的地域性就是本地所处自然环境和本地居民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传承的文化地域性,也是本地山川道里等地理特征和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的综合性体现。河南——这块中原文化生态核心区域被视为华夏文明根源的孕育地,无论是具有确实证据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文化,还是作为国家起源的夏、商、周三代时期,以及与人类早期活动有关的“三皇五帝”“河洛图书”等有关文化的神话传说都发生在中原地区,其文化的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中流淌着圆润、中庸、尚和特质,兼具方正、开放的生活哲学——这正是河南文化资源的特质。
3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创意思维局限性
思维的维度和广度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行动成败。从现实情况看,近几年随着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河南文化产业集群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与完善,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意品牌创建、投融资环境建设上仍然存在思维局限性和保守性,尤其是究竟对哪些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开发中文化产品创新点如何确立,文化创意产品如何快速转化为市场规模,如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缺少系统规划设计,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后期创新力度下降,品质不连续,市场后续发展疲软,导致产业品牌建设模式重复严重,集群规模经济与投融资创效成果不明显等现象比较突出。
3.2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当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也是标新立异、更新迅速的世界,公众的价值观,尤其是年轻人的文化价值观维度已非同以往,传统文化产品厚重、严肃的特点却成为其在今天传播的局限。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特别是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这种特性虽然能够在一定空间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有悖文化传播规律,尤其当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文化保守性会伤害文化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反而成为阻碍文化传播的因素。
3.3资源分散与资金投入分布的失衡性
目前,河南文化产业分布的“多、小、散”特点也是资金投入分布失衡的体现。河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比较零散,缺少顶层设计的统一规划与各自为政的思想,资金投入领域偏重娱乐、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缺少对实物产品型创意产品的投入;资金投入地域分布也是以省会城市郑州以及其周边开封、洛阳等历史名城居多,其他地区偏少。面临“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发展格局,这种失衡将难以保证具有深度和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创新的实现,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和河南品牌,也就会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3.4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创意人才的智慧和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与源泉。河南省人才资源非常丰富,也不乏创意人才和鼓励创新政策,但因受外部文化氛围、文化产业发展困境、本地教育水平的局限性等综合因素影响,还未形成文化创意人才社会需求趋势,也缺少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机制。
3.5创新技能与技术支撑水平不高
网络化时代,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公众对特色文化产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日渐提高,既要有符合时代的文化形式,又要有能够满足时尚、艺术等个性化文化需求的内容,更要有能够满足快速、便捷、主动推送的服务平台。目前,河南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与品质上缺少创新、创意,服务技术上,尤其是网络化文化产品的创意服务形式、内容单一,缺少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端文化产品服务创意。
4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4.1树立创意思维习惯
思维决定行为,创意思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比如,美国的苹果品牌之所以受到消费者喜欢,是它把创意思维作为日常产品研发的习惯延续了下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种文化品牌。“一带一路”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河南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既要独具特色,更要能够保持持久的特色,将创意思维融入文化产品开发与服务的所有过程,作为一种思维习惯保持下来,才能使文化产业开发得到持续动力。
4.2打造创意文化传承品牌
品牌打造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打造创意文化传承品牌有利于促进解决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内容雷同现象严重、地区重复建设、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基础,缺少了创意,传统文化在今天以及未来就会失去传播的动力和渠道。面对信息社会追求时尚和需求各异的社会公众群体,新文化式样和文化产业模式的创造与更新成为时代之所需,打造创意文化传承品牌是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一带一路”战略下,打造河南创意文化传承品牌可从走出去和本土化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具有走出去的战略眼光,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创建具有河南地域文化特质的文化产业品牌,如剪纸、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手工艺品等衍生产品的创新;二是立足国内本土化,重点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系列模式,比如加强对饮食文化产业、武术文化产业、戏剧文化产业等品牌衍生文化产业的创新。
4.3加大资金支持,创建多种投资模式
资金投入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投融资渠道和资金充裕的地区更容易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格局和思维空间,更带来了多种资金来源的可能。
一是可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政府对具有民族意义的大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加快重点产业基地的创建、改造、升级,推进跨区域重点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合开发。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的投入,形成多种投资模式。这既可以把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投资开发政策制定、完善和投资环境的保障上,又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主体投资的不足,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4.4建立“产学研”文化创意产业团队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赖于创意人才的供给,“产学研”一体化文化创意产业团队的建立能够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一带一路”战略将河南与其他节点地区、世界各地连接在了一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又为这种联系提供了交通和落地空间保障,国际多领域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落户,极大地扩大了创意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一体化文化创意团队,一方面可以满足高端管理、经营、创意人才的多重供给,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文化创意向实际成果的转化时间,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及时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4.5基于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
今天,“互联网+”和社交媒介已经成为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构成因素。“一带一路”战略下,新技术是打通河南文化产业“走出去”传播渠道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
一是在政策规范前提下,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畅通创意人才与企业沟通渠道,缩减创意向市场转化时间;及时公布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减少重复建设,加强精品文化产业建设。
二是利用“互联网+”,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介,及时将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推送给公众,加强公众在线体验参与度,实时了解公众对推送文化产品的反馈、建议,从而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可以根据公众利用需求改进、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创造更多的创意产品。比如,可以借鉴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服务创新方式:故宫博物院应用“互联网+”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陆续推出《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等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APP应用,获得了公众用户广泛好评;同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生活、审美、需求对接,创造符合年轻人时尚、流行元素需求的文化产品,比如2015年8月1日推出的文创首套电影联名产品——《新步步惊心》“戒急用忍”四件套创意产品系列,包括“戒急用忍——中国瓷杯、戒急用忍——古风环保袋、戒急用忍——主题文化衫、戒急用忍——纪念徽章”等四类,产品上绘制了萌萌的图案(如下图)[3]。据新华网[4]和中新网[5]报道,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发出文化藏品8 683件,201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7亿,利润近8 000万。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种丰富,这种依托互联网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又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创意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举措,非常值得在发展本地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中予以借鉴。
图1 故宫文创作品及部分图案
参考文献:
[1]N.Garnham. Concepts of culture-public policy and cultural industries[OB/OL].http:www19.homepage.villanova.edu.silvia.nagyzekmi/cultural/concept%20culture.pdf,2013-12-31.
[2]彭兆荣.线路遗产简谱与“一带一路”战略[J].人文杂志,2015,8.
[3]许民彤.创意创新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从“故宫萌物”文创产品蹿红说起[N/OL].深圳商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5-08/04/content_3299555.htm.2015-08-04.
[4]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0/c1118285_ 4.htm.2016-03-10.
[5]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6- 03/08/ news634327.shtml.2016-03-08.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Henan under the B&R Strategy
Wang Huifen
(1.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Zhengzhou,Henan,450002;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Avi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Henan,450002)
Abstract:As the center code of the Belt and Road(B&R),Henan province has long historic and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have obvious region characteristics. However,there is so much limitation and unbalance on the openmind,capital investment,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Henan. The new cultural situation of B&R strategy provide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CIs)in Henan. Establishing creative ideas,building creative cultural brand,variegating investment models,founding the creative team of production,study and research and innovating production and service on the base of reasonable programming a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enan cultural industries in face of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B&R.
Keywords:the Beltand Road(B&R);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CIs);Advantage;Innovation.
作者简介:王会粉(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献与文化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郑州航空港纽带作用研究”(2015B024);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航空经济重点调研课题“实验区河南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建设研究”(201502)。
收稿日期:2016-2-18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