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与优化
2016-06-03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王 欣 杨 茂(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与优化
王欣杨茂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近年来当局者把新农村的建设放在了重点位置。河南积极贯彻国家的政策,但对于河南的省情:地处中原,人口以及农业大省,农民比重大,外资及项目不及外向型经济地区的多,财政转移支付不及偏远省份多。现实下,河南城乡一体化的进度并不是特别理想。从某方面来讲,河南更像是早期中国的缩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河南城乡一体化更为困难。本论文从国家政策出发,通过分析数据,研究河南城乡一体化的现状,找出适合省情的细节优化方案。
[关键字]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新农村;河南
1 研究背景及城乡一体化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部政策、纲领,把“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放在重点位置。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强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的小康问题,说的是乡镇的小康,重点在农村。城乡一体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桥梁,是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2 河南城乡一体化现状
2.1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从1998-2016年每年河南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纯收入都是递增的。但2013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还低于城镇,2014年形势有所转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略高于城镇,绝对差距基本不变。在我国目前这种典型二元经济的大背景下,改变这种格局需要长期,绝对差距缓慢的缩减还是客观的。
2.2公共交通现状
河南的公共交通缩短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发展较为领先。河南大力推行发展城乡客运、城际公交,尽量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河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又向前迈了一步。
河南省于2007实施乡村通工程,农村道路公路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际之间,郑州洛阳的高铁,郑州开封之间的轻轨、郑开大道落实了郑汴一体化,以及郑州登封之间新开通的快速通道等均带动了小城市的发展,实现了从省会到周围各市“1小时”车距。为城乡一体化做了铺垫。各行政村之间的客运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乡镇通客车,城乡通客车,切实缩短了城乡的空间距离。
2.3农村劳动力就业
从2000年-2015年,河南乡村劳动力人数平稳缓慢增长,没有太大变动,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010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在城乡间流通,劳动力有城镇化的趋向。另一方面,城乡工资差异较大,乡村从业人员福利薄弱,导致劳动力优先选择城镇。
2.4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表一是河南省2001-2015年农村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调研表,数据是以100个人为基数的调查比例数据。
表1 2001-2015年河南省农村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调研表
从表中可看出,文盲在逐渐减少。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中高等教育学历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高等学历比例仍旧很小。
2.5发展的新模式
对于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河南采用城乡发展的桥梁、中介的模式。河南省以城市郊区化,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为着力点。以省会郑州为中心,辐射形发展省会郑州周边的小城镇。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桥梁,来带动乡村的入轨,带动了新农村的建设。
河南省地处中原,占有交通、地段优势,省内有两条国家铁路干道,以铁路干道周边的城市形成产业带,发展工业。近些年中原经济区的审批,是省会郑州与周边城市形成经济带的新动力。
2.6“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河南利用“互联网+”促进一体化的发展。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再度来到河南,又提到了电商,支持电商在质疑声中成长。河南省抓住机遇,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村淘、互联网金融等,看到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省政府于2013年与阿里巴巴、菜鸟公司、一亩田等第三方平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1】。
如今,新乡县联合阿里巴巴已经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与多个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焦作与“一亩田”签订农产品电子商务协议,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逐渐形成从田地到餐桌的农产品一体化链条。
“互联网+”正在打破河南农村在物流、金融、信息上的发展瓶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7医疗保险现状
2015年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来河南洛阳考察,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了解医保情况,指出大病保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一定要实现大病城乡居民全覆盖无盲区。
目前河南省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城乡全覆盖,多数乡镇医院设有专科病房;另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县、乡镇医院也开始设立高龄产妇咨询室,为有生二胎意愿的大龄妇女提供服务。
3 河南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根据河南的省情来说,对于城中村的发展,我们打造的是简化版的城市;对于乡村,我们要求使之升级。城乡一体化并不等于城乡的同化。河南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农村,并不能取代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的存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它为人民提供着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发展的基础。
3.1问题及优化细节
3.11摘帽贫困乡县。河南省共有20个县级市,88个县。53个是贫困县。其中38个国家贫困县,包括1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6个连片儿集中特殊困难县;另外15个省级扶贫县【2】。近期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摘帽”贫困县,在现行标准下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需要政府为主导,增加对贫困县、村镇乡的转移支付,一次性解决河南区域性、连片儿性整体贫困。
3.12分散工业基地。分散工业,搬迁农村或者在农村建立新工厂、基地。城市资源紧张,生产要素昂贵。以省会郑州为例,郑州雾霾严重,虽然大型工厂、工业基地建立在城市郊区,甚至4环以外,但仍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压力。城市中工业的建立,对市民的出行、生活有一定影响,且直接影响城市该区域的房价。
政府可鼓励城市的工业企业向小城市、乡镇搬迁,或者新建企业,建立“新村工业园区”。工业是带动地方发展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乡镇的发展完全可以借鉴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方式:第一吸引工厂外资,第二内化技术,自主创新。工业分散政策,建工厂、基地于农村,可直接加快农村工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安置农民就业,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间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3.13增大医疗报比。乡镇医院在医疗设备上,城乡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河南省已基本实现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无盲区,但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还有待提高。新农合在乡镇医院以及部分县级医院的报销比例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医疗设备齐全的市级医院或者甲等医院报销比例甚少。这就成为农民使用较好医疗服务的障碍。省及国家需提高新农合在市级医院的报销力度,完善乡镇医院的医疗设施。
3.14提高农民内需。的政策纲领是一种强劲的推力,还需要的是农民需求的配合。农民风险避归性较强,比起消费农民更愿意尽可能储蓄。提高内需,使之成为市场新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落实国家补助政策(比如医疗和教育),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3】另一方面需要对农民要进行新理念的教育,改变农民河南保守的思想,同时利用农村能人、返乡打工者、投“资”份子和新知青这些新农人的示范作用,改变农民保守的思想,增加消费、投资理念。
3.15加强公路监管。河南基本实现了行政村之间村村通公路,但部分道路质量不达标,尤其是2005-2007年修建的部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相对较低。要加大监管部门对道路工程的监管,加大政府投资,例如农村公路养护的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一方面,严检工程材料,提高验收标准,杜绝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积极维修,限制重载车辆。
3.16优化教育资源。一方面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6-15岁左右少年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目前就城乡而言,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别,政府需要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别的手段吸引更多高素质教师,根本上减少教育的城乡差异。另外,乡镇的学校教育除了贯彻国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外,所教课程还需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由表三分析可知,目前河南农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还是较低的,需对乡村现有劳动力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再培训教育可采用以下方法:一在劳动力职业岗位上进行非脱产的培训教育或者进修班;二政府组织大型的教育论坛或讲座;三加大农业推广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推广力度;四发挥农村能人、乡村投资份子、新知青等新农人的带动教育作用。
4 结语
农村奠定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步骤。农村与城市共同存在,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中,我们要打造的是转型升级版的农村。
作为中原经济区,河南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历史奠定的省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来说仍是挑战。这就需要河南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根据自身情况,符合当前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超越阶段,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到位。做到更加重视农村的地位,从细节上优化政策,让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绿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4[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陶佩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Henan Province
Wang Xin Yang M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 4500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government has pu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side in a key position. Henan province actively implements the national policy,but the 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is locating in the central plains,with huge population and agriculture,large proportion of farmers,les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jects than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regions,less fiscal transfer payment than remote provinces. Actually,Hena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gress is not ideal. In some ways,Henan seems more like a microcosm of the early China. In the background,it is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is thesis embarks from the national policy,through data analysis,studies the status of Hena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to find the optimized sche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ncial situation.
Keywords:dual structure;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New countryside;Henan
作者简介:王欣(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杨茂(196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量化分析。
收稿日期:2016-2-1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