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放射工作人员实践技能培训效果评价及思考

2016-06-01祁森荣

现代医院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口腔医疗

靳 军 苏 静 祁森荣 李 玥

口腔放射工作人员实践技能培训效果评价及思考

靳 军 苏 静 祁森荣 李 玥

目的 通过对北京地区口腔医疗机构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调查,了解其技术水平现状,以规范口腔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操作和辐射防护管理。方法 通过对在放射实践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培训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接受调查的学员中,口腔医师或护士兼职做放射工作约占78%;学员普遍使用数字化设备;操作时以分角线技术为主;70%患者用手指固定采集设备;培训前、后效果对比辐射防护知识提升87%、影像学基础知识提升25%。结论 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多为年轻医生或护士兼职,且人员流动性大;放射工作人员对牙片投照操作手法缺少技巧且不熟练。行业管理部门应重点加强基层口腔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投照实践技能及新设备新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和辐射防护知识等专项培训,以确保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口腔医疗机构; 放射工作人员; 培训; 效果评价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技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1]。医学影像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牙片投照在口腔疾病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放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 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病员,获得社会更高的满意度。[2]由于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口腔放射从业人员多以口腔医师和护士兼职为主,缺乏辐射防护知识,且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影像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使用率。认识放射性设备防护原 理及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射线在医学上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合理确定放射设备成本,有利于促进放射技术良性发展[3]。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医疗安全,有效提高基层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和操作水平,医疗机构的放射从业人员应多参加本专业的基础技能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规范我市医疗机构口腔牙片投照方法,提高牙片影像质量。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对来自医疗机构正在从事放射投照工作的人员进行牙片投照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1.2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培训前、后现场分别发放调查表并回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性质类别及放射从业人员的性别及年龄、学历、从业年限等基本信息,放射影像、人体解剖和辐射防护基础知识以及自身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和设备现状等内容,以及对培训讲师的满意度和培训效果调查。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放射从业人员所在口腔医疗机构类别情况

调查显示,学员来自口腔门诊部和诊所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占60%,三级医疗机构只占11%。

2.2 口腔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共有188名学员接受调查,学历构成以大专为主占43%,中专只占14%。放射工作人员从业的初始年龄较低,年轻新员工及34岁以下从业人员约占74%,医师和护士兼职人员占78%,专职放射人员只占19%。本次调查女性人员比例占到67%,见表1。

2.3 口腔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投照技术及设备

使用传统胶片技术投照的学员有69人占学员总数37%,有110人使用数字化设备占学员总数59%。有9人未回答此表内容。见表2。

2.4 放射知识知晓情况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培训效果最明显由培训前3%上升到培训后的90%为,影像基础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效果相差25%,其它方面经培训后的知晓率都比培训前有所提高,见表3。

表1 口腔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n)

表2 从业人员影像投照技术及设备情况 (n)

表3 学员放射专业基础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对比 (%)

3 讨论与分析

3.1 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大部分口腔诊所规模小,由新员工或口腔医师、护士兼职操控射线装置,从业人员实践技术操作技能基础薄弱,虽然医生的学历整体水平较高,但由于他们是非医学影像专业人员,且多不具有放射专业技术资质,对工作中应掌握的辐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放射工作人员资质要求、辐射防护知识及标准、影像学基础知识、技术操作技巧及防护用品的使用等知识了解不多。有些学员自我辐射防护意识较差,甚至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操控射线装置,不知道从事放射工作应享受的权力和福利,从而失去了国家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你的职业健康状况的监督和保护。投照技术操作不熟练,照片重拍率高,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辐射。虽然CBCT、曲面断层影像设备已在医疗机构中被普遍使用,但根尖片投照技术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训部门通过对从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规范操作培训来提高他们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岗位技能培训形成常态化管理,可加强从业人员的基础辐射防护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工作中的受照剂量逐年降低,但仍难以避免受到辐射。因此关注的重点是长期职业照射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4]。还有些机构领导认为辅助检查不重要,片子能看就行,对患者及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够重视,辐射防护用品不使用或使用方法不正确,使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减少。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应充分意识到辐射对身体的损害和无资质上岗的危害性,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防护意识,提高口腔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整体持证上岗比率。

3.2 培训的实用性和效果评价

3.2.1 培训内容 目前的培训内容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将来会针对从业人员中女性多的特点,在培训中性的增加妇女、儿童辐射防护基本知识讲解,使学员重视自身防护。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放射从业人员平时实践少且缺乏投照技巧,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工作中应变能力不强,不会针对不同患者调整操作方式,以致影像显示效果不佳。所以在理论讲解上尽量适应基层医疗机构学员,注重基本操作技巧讲解。通过与学员互动了解,有61%人员反映牙片投照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是垂直投照角度的选择,这主要是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其实垂直角度相对固定,片子照的多了就会记住。为顺应行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在培训中增加新技术内容,如曲面断层、CBCT等操作要点及特殊病例影像资料诊断展示。另外,推广牙片持片夹的应用简化了牙片投照操作,解决了牙片在口腔内固定不牢的问题,提高拍片成功率,在使用持片夹时工作人员的手尽量不接触患者皮肤,也解决了医院感染工作中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手部消毒问题。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持片夹固定采集器投照牙片比用手指固定采集器投照速度快1倍以上。经培训后的学员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简便易学很实用。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加速,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本身的局限性、阶段性和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医疗稍有差错,患者则会投诉,甚至告上法庭。许多较深层次的矛盾困扰着医疗行业,有的甚至很尖锐。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懂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各种医疗法律法规、条例等,比如:国家颁布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侵权责任法》、《药品管理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等。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医生必须懂得和严格遵守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核心医疗制度。[5]根据调查,大多数口腔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知识缺乏且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所以提高自身诊疗技术水平和法律法规常识,可以有效降低部分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在培训中我们加入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解读和部分案例分析,使学员在日后工作中尽量避免同类相似纠纷的发生。

3.2.2 培训及考核方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方式,在理论培训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放射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环境及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自身应享受的特殊福利等进行讲解。在实践操作中,本着“平时干什么就练习什么”的原则现场示范,展示拍牙片时的操作手法技巧,同时参观标准放射工作场所、现场讲解机房防护、设备操作技巧等内容。理论和实践培训结束后,学员进行现场操作考核。由每位学员随机抽取牙片拍摄部位,学员之间相互进行模拟患者实际拍照,由专业放射技师对所拍影像质量进行点评。学员全部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放培训合格证书以及由业内专家提炼、精简后的操作要点学习资料。

3.3 培训效果及思考

健全培训反馈机制对培训全过程运用PDCA循环管理,计划(Plan):制定可行性、科学性的培训工作目标。执行(Do):组织培训落实目标。检查(Check):根据培训后的调查反馈,找出不适宜实现目标的内容。行动(Action)改进内容进行下一轮培训。逐渐完善和规范培训流程,把实践技术培训班做成品牌。从培训后的反馈中显示,80%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满意,认为很切合实际,并对规范临床操作很有帮助。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加依赖人员的稳定,这样才能保证其诊疗水平更好的发展。一方面,对在放射科长期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X射线对工作人员的有伤害是既定的事实,但如何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的同时又能保证摄片的质量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来说,如何保证图象质量的技术亦是重中之重[6]。

通过培训提高持证上岗率和自身辐射防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放射工作人员证》既是放射工作人员身份的标志,也是放射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依法持证上岗,如果机构中放射工作从业人员无资质人员上岗多,那么人员的自身职业健康状况数据也就纳入不到国家特殊职业管理的卫生监督体系。对于从事医学放射的医务人员,放射防护是其工作和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放射防护工作,制定完善的放射防护体系,并且使其重视放射防护,才能在安全的环境下长久工作,是对放射医务人员的尊重和保护[7]。基层医疗机构地理位置较分散,尤其某些技术和设备均落后和卫生资源匮乏偏远地区,受资金及地域的限制,机构从业者辐射防护培训不到位,很难有机会参加培训及相互交流。作为培训机构应增加与特定区域范围的合作,减少交通不便及资金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尽管相关部门领导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对培训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战略眼光,认为培训只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行为,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对培训管理工作不重视,使培训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8]针对医疗机构反映多的难点问题举办专项培训,利用短期培训班时间短、针对性强的特点,快速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培训实现影像质量控制提高人员操作水平,医疗机构领导应从思想上加强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在重视医疗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辐射防护,应该看到加强技能培训可以缩短人员培养周期,促进人员的稳定及人员和设备的合法化,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本机构影像学学科建设。

当今医学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人才落后的现状已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由于先进影像设备在诊断中被普遍使用,增加了医务人员接触X射线的机会,同时辐射防护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培训缺失,也形成了医疗安全隐患。人体长期受到超剂量的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蓄积在体内都可能引起病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等放射病。辐射性设备实施诊断和治疗时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从辐射防护的需要出发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减少和避免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使其发挥更好的效能[9]。作为管理者应当积极有效的提高基层放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技术人员与先进设备的完美结合。适当补充与放射医学有关的培训内容,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从业人员对因辐射而造成的症状的判断能力。同时,通过相关辐射伤害知识的培训,促使受训人员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减少防护设施不完善和不戴护具的现象,增强培训效果[10]。通过培训可使从业人员了解本医疗机构存在的影像技术和辐射防护问题,有效的持续改进,从而达到辐射工作场所、射线装置及从业人员合法化。规范口腔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的医学影像技术操作,通过技术指导和交流,促进口腔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和辐射防护水平的整体发展,提升和长期保持放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实现岗位技能培训与全面质量管理有机结合。

[1] 鲁 雯,王韶卿,宋 莉,等.我国医院影像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35-3.

[2] 晋淑媛,郝 斌.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实践研究[J].现代医院,2013,13(9):111.

[3] 程运福,张 岩,张胜文.医用放射性设备损伤分析与防护[J].中国医学装备,2008,5(5):21-23.

[4] Claere yon Neubeck,Harish Shankaran,Norman J.Karin,et al.Cell type—dependent gene transcription profile in a three—di—mensional human skin tissue model exposed to low do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xposures[J].Environmental and Molecular Mutagenesis,2012,4(53):247-259.

[5] 林生趣.医患关系改善之我见 ——如何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医生[J].现代医院,2014,14(1):93-94.

[6] 金旭坊,沈晓勇.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2,8(8):319.

[7] 李雨玲,李 婕,葛晓乾,等.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2):25.

[8] 陈 倩,杜剑亮,刘洪江,等. 综合医院员工培训体系探析[J].现代医院,2014,14(4):132.

[9] 朱广迎.放射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

[10]王 尹,雷红玉,程初凯.甘肃省基层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从业人员放射防护知识水平的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121.

R197.32

A

10.3969/j.issn.1671-332X.2016.10.045

靳 军 苏 静 祁森荣 李 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北京 100050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口腔医疗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