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工作下教师的自我“磨课”
2016-05-31付春平
付春平
“磨课”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就如同“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话的含义相同,教师“磨课”的经历越长,付出的心血越多,体验与感悟就会越深,上课的水平与能力就能日渐提升。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磨课”呢?
1.独立备课,边备边“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集体备课的开展,教师备课的资源越来越多,备课中可以借鉴、参考的内容十分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分享了教学资源,但也养成很多教师思维的惰性。使我们的教学常常是踩着别人的脚步往前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分析的成分,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如备《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在阅读课文时发现一个问题,文中写道:“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经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经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读完这段话,一个问题浮现在脑海,“他组织了七位老汉治理这条沟”“现在已经有五人离世”,课文一开始还交代“一排三间房,就剩老者一个人”,那另一个老汉哪里去了?带着这个问题我查找了很多资料但都一无所获。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是装作没看见还是将它提出来?后来我决定将这个问题设计成课堂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去回答,结果效果出奇的好,不仅突破了课文的难点,而且解决了其中的盲点。试想,如果不是独立备课,又怎能发现这个问题,有这样的收获呢?
2.创设情境,进行“磨”课。在常态工作中,教师不能经常借班上课,也不能使用其他班级不断“练课”。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创设课堂情境,模仿教学过程,进行“上课”。当我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一层层“实施”下去的时候,就像学生在读自己的作文一样,其中跑题的、不通顺的、废话一堆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会浮现出来,让你的课“上”不下去,只能停下来思考、解决、再思考、再解决……这才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极大“磨炼”,坚持下去,教学功底才会有进步。
3.多层“磨”课,学习精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个人备课、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有时会一帆风顺,有时则会百思不得其解,左右难以突围。这时,教师主动通过网络听课,带着问题与同事分享解决,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记得,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我感觉这篇课文内容简单,但感情深厚,怎样将深厚的情感挖掘出来,我设计了很多种方法,但都觉得自己“讲”得太多,是将文中的感情“灌”给孩子的。听了同事的课后,有启发但还觉不够,我又在网上搜到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听后茅塞顿开,我将其中练写的部分恰当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感到整个教学过程一下子充盈了许多。
我们不仅要将自己的课与同事、与名师“比一比”“磨一磨”,还要与曾经的自己相比、相磨 。当我们再次教学这一课或者这一类课时,那些曾经的成功和失败就是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认真想一想那时的方法、亮点与不足,取长补短,也是对自己的提高。
4.勤于反思,课课都“磨”。记得有一位名师在介绍自己成长之路时说:“我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件都详细整理了一遍,将每一课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思考解决的方式。”的确,一节课下来,静心思考,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课堂生成有哪些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效等,教师都要细细反思,课课总结,将其变成自己的教学资源。打磨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而是在反复实践中感悟、积累,增强对教学的理解与内化,最终磨出能力,磨出水平,磨出风格。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善磨”才能“大进”,“多磨”才能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在“展示”之前的“磨课”,更要利用平常的每一天、每一课磨炼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我在用一生备一节课。”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裕丰园小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