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6-07-11王春红

成才之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波洛克磨课教学实践

王春红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滴洒画法”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一节滴洒画法美术课为例,从最初的磨课到实施教学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幼儿学习中的表现及教师授课中的教学体验,总结了滴洒画法教学的价值及教学经验。

关键词:波洛克;滴洒画;磨课;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64-01

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他画画时,喜欢把画布铺在地上,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随意地在画布上滴洒颜料,画出各种各样的点和纵横交错的线。绘画工具除了画笔外,他还用到瓶子、玻璃、石头、树枝等。这种滴或洒的作画方法,叫滴画法。它打破了用传统绘画工具作画的方式,并且不设置主题,这种画法非常适用于大班幼儿。幼儿可以自由、随意地绘画,通过滴洒出一幅幅点与线的画面,创作出有趣、鲜艳、唯美的图画,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幼儿美术活动“神奇的滴洒画”就是5岁~6岁幼儿用工具在画纸上用滴或洒的方法作画的活动。滴画法的神奇,不仅仅体现在幼儿作画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创作,不需束缚在一些条条框框里,而且画作充满神态各异、动感十足的视觉效果,令观者充分想象,大胆理解作品。这一画法,无论是设计、材料准备、环境创设,还是活动过程,都完全符合新颁布的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的精神。通过对滴洒画法的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形成反思如下。

一、磨课过程

1. 第一稿的活动流程

A. 活动名称:“像大师那样画画”。B. 开始部分:欣赏阿根廷作曲家卡赫尔谱写的《定音鼓协奏曲》,了解音乐大师在创作时是非常夸张、大胆的,而艺术是相通的,引出美术大师波洛克的创作也是非常夸张、抽象的。C. 基本部分:欣赏波洛克的作品,并了解他的绘画方法。为增强幼儿的信心,再展示一位外国7岁幼儿画家安德烈的一些作品。接着,请两名幼儿尝试滴洒作画,以激发全体幼儿的兴趣。然后,请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辅导。D. 结束部分:教师拍摄5至6幅作品传到电脑里,请幼儿欣赏并说出每幅作品像什么。在磨课中发现,最初设计的这节美术活动内容比较多,其中存在着一些比较花哨、没有必要的内容,就进行了删减。最终改为:第一,去掉开始部分欣赏音乐《定音鼓协奏曲》的片段。第二,去掉欣赏幼儿画家作品的环节。这样,上起课来便更加轻松,目的性更强。

2. 第二稿研磨

将活动名称改为“神奇的滴画法”。此名称突出了滴画法到底神奇在哪、如何神奇,使幼儿对“神奇”两字充满了好奇。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递进,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对“神奇”的滴画法抱有非常高的兴趣。通过研磨,使活动的重点、难点更加清晰。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又增加了一个请全体幼儿自由探索如何用瓶子滴洒出点和线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加轻松、自由、愉悦地参与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和快乐,甚至在最后请幼儿停止作画的时候,仍有大部分幼儿对作画依然恋恋不舍。

二、幼儿的进步

(1)性格更加大胆活泼,对绘画活动充满兴趣。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然而,在滴画活动中,没有一个幼儿说自己不会,他们对绘画充满了兴趣。甚至在活动结束后,还经常问道: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还玩滴画游戏啊?若老师宣布要玩滴画法游戏了,幼儿们个个争先恐后,生怕漏了自己。那些性格内向的幼儿,也变得大胆、活泼起来,乐于主动和老师、同伴进行大胆交流。经常会听到一些幼儿说:这个游戏真好玩,回家让妈妈也和我一起玩。

(2)想象力更加丰富,情绪、情感得到了完全释放。通过引导,部分学生由不敢想到敢于想象,甚至想到更多、更有趣、更美好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变得更加大胆、丰富。滴洒后的点和线,在学生们眼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浩瀚的星空、茂密的森林、绚烂的烟火、奇妙的海底世界……幼儿每次创作后,都会露出无比兴奋、快乐的神情,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宣泄。

三、教师的成长

(1)由急于求成到学会认真聆听。有的教师是急性子,有时没等学生说完话就抢着说,替学生说出来。通过滴画活动的磨炼,教师学会了等待和聆听,给学生们一些时间,学生的回答会好得出乎教师的想象。

(2)从缺乏发现幼儿答案里教育价值的理念,到能启发、引导幼儿进一步大胆想象、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对于幼儿特别重要,通常,教师的“好、不错、真棒……”这些评价太过空泛,对幼儿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教师通过在滴画活动中的不断摸索和历练,渐渐能够发现幼儿回答中的闪光点和教育价值,并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你的观察真仔细!你的想象太丰富了!那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像美丽的花园呢?”等等。教师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四、结束语

通过组织滴画活动,不仅使幼儿得到了进步和成长,教师也得到了磨砺和锻炼。在幼教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教师应竭尽所能提高自己,将全部的身心与智慧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翟艳.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4).

[2]邓子红.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08).

[3]高兰慧.浅谈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的指导[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猜你喜欢

波洛克磨课教学实践
波洛克的抽象滴流艺术
李·克莱斯纳对波洛克绘画的影响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
在磨课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