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班报?教育大舞台

2016-05-30戴素芳

职业·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班级管理

戴素芳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生思想意识、生活现状及班级管理的困境入手,通过开展创办系列“特色班报”活动,共同经历“精心酝酿—首期刊出—优化定型”的班报创办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促进其健康成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特色班报 学生成长

中职学生的心灵是一片沃土,中职教育也是一块肥地,“想要地里不长草,就要种上庄稼”。人勤地不懒,在中职学生的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班报,教师细细地耕耘,不遗余力地播撒信任、爱心、坚持,必将收获人性的真、善、美。

一、研究的缘起

1.困惑:迷茫的中职生,我用什么来触动你的心灵

(1)中职学生基本特征。中职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对学习没兴趣,理想不明确,责任心不强,行为习惯不好……表面上看起来“标新立异、耀武扬威”,内心却是“自惭形秽、自卑怯懦”。学生之间个体差异非常大,学科发展不平衡,身心发展有偏差,急需正确引导。

(2)中职学生生活现状。中等职业教育理实并重,实践操作分量大。在职高三年的学习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无事可干,学力不足的学生则正事不干。他们有的会沉迷于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甚至抽烟、赌博、打架等违纪事件也屡见不鲜,很多学生没有进步反而退化。在班级管理中,仅仅依靠班会课、黑板报等传统阵地,很难吸引和教育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找到一个有效的载体,来充实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引领他们正向发展。

(3)班主任面临的考验。做班主任不容易,做一个中职班主任更难。面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上重视与现实中遭轻视的矛盾,面对中职学生个体发展不均衡的现实,从组建一个班级,到形成一个集体,引领学生成长,中职班主任任重道远。形形色色的困难与问题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毅力,班主任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意,需要找到有力的“杠杆”,才能撬动中职学生前进的步伐。

2.期待:“特色班报”,你是否能成功引领中职学生成长

(1)灵感:创办一份有专业特色的班报。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刊,里面有学生园地,但容量有限,离大多数的学生实际还是比较遥远。学校里有的社团也会有自己的刊物,比如文学社。但社刊往往比较专业和单一,也并不是大多数学生能够亲近的。如果依靠班级全体学生的力量,结合学生专业的特色,创办一份班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作、展现自己,让班报成为一个平台,那么每一期班报的诞生既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活动成果。

(2)分析:中职班级创办班报的有利因素。一是时间上有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不同,专业实践课时占据不小比例,文化理论课程比重较小,教学要求较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足够的时间来设计、编辑、刊出班报。二是软硬件有支撑。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为班报的文字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中职学生花在电脑前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多。手机、电脑、网络、数码相机等现代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为采集丰富的素材、刊出精美的班报提供了硬件支撑。三是内容上有特色。创办班报的目的是以班报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各级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以班报为平台,帮助学生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我们不排斥“高大上”,更欢迎“小平实”,通过创办班报汇聚正能量,最终形成一种特色班级文化,实现正向引领。

二、实践——“特色班报”,与学生共成长

从2009年6月,08级电商2班学生创办《流忆》,到2011年3月,09级旅服1班创办《金色年华》,再到2012年11月,12级烹饪1班创办了《沸腾的青春》。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

1.精心酝酿夯基础

(1)选培人才。人才是事业的保障。虽然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多,但是有某项特长的可不少:有的对数学一窍不通,可是写起文章洋洋洒洒;有的不喜欢文化基础课,但是电脑文字处理水平一流;有的面对学习愁眉苦脸,面对做事却是兴高采烈。通过细心观察,精挑细选,初步形成创作班报的核心团队,避短扬长,做到人尽其才,为班报的编创做好人才储备。

(2)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对平时开展的各级各类的活动随时做好影像记录,如军训、运动会、美食节、值周班、大扫除、文艺汇演等。这不仅可以体现班主任对这些活动的关注,更可以反映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同时也为班报积累了丰富的题材。我们在平时就拍摄了各种班级、学生的活动照片并分类保存,使班报有了丰富的素材基础。

(3)把握时机。有了人才,有了素材,等待的就是机会。可以趁着对一次有影响的活动的总结,如运动会表彰、期中回顾等,利用班团干部会、班会展示积累的素材,水到渠成地提出创办班报的设想,点燃班级学生的参与激情,吹响行动的号角。

12级烹饪1班新生,在军训这项大型活动中取得了佳绩——被评为军训标兵排,在接下来的学校运动会上也收获了好成绩。班团干部工作给力,班级发展势头很好。2012年11月,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我们趁着对前期班级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的机会,提出了创办“特色班报”的设想,让班报记录我们的成功和成长,这一设想得到了全班学生的热烈响应。

(4)设计蓝图。给班报取一个诗意的名字。取名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依托专业特色,既有教师建议,也有学生创意。只要是有利于吸引全班学生参与,有利于扩大班报的影响力,都可以选为标题。

《流忆》,寄托了师生美好愿望。学生们想赋予班报一个有诗意的名字,谓之“流忆”,岁月流逝,然记忆永存!这个班报展现了班级学生的青春风采,在师生共同的参与和呵护下,不懈地求真、求善、求美并茁壮成长。

《沸腾的青春》,是全班学生的灵感。在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之下,敲定了班报名为《沸腾的青春》。烹饪专业少不了“沸腾”,只有“沸腾的青春”才会在记忆中永恒。感谢学生们的灵感,《沸腾的青春》就此起步,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为班报设计合理的栏目。班报是一个舞台,学生是演出的主角。合理的栏目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出场、出彩。班报栏目可以固定,主题内容可以随机应变,目的是要有利于学生选材、创作,最终使得班报和班级活动相宜得彰,相互成就。

2.首期刊出激人心

“砻糠搓绳难起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期班报的刊出,需要班主任的指导,需要创作团队的引领,需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1)教师指导。万事开头难,对于班报这个新鲜事物,班主任一开始要做好指导。可以通过写创刊词对办班报的意图进行阐述,对班报的内容进行说明,对愿景进行设想,这也是一种以身作则的示范。根据班报创作团队各成员的特长,结合各栏目性质,合理进行工作分工,安排班报主编、栏目编辑等。耐心做好工作方法指导,注意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与学生们交流,如何把握时效性等。一定要让创作团队和全体学生知道,班主任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大胆工作。

为了激发创编核心团队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树立信心,为班报添砖加瓦,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不辞辛苦、身先士卒。首期班报中的创刊词总是由班主任操刀,班主任也要不时地在班报中发表自己的文章吐露心声。在《沸腾的青春》中,每一期的“刊首小语”都由班主任精心打造,和学生一起同台“演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团队领衔。班报的创作团队主要负责班报的编创工作,一定要起到领衔作用。尤其在首期班报的诞生过程中,创作团队成员积极写作、投稿,做好榜样,同时动员身边同学、朋友积极参与班报建设,营造“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氛围。

(3)大众参与。全班学生参与既是班报的力量源泉,也是创办班报的目的。在首期班报中,要选择合适的主题,让每一个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参与;要尽力帮助更多的学生登上首期班报的舞台(可以长篇大作,也可以只言片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后续班报积累人力资源。

《沸腾的青春》第一期的主题栏目,选择的内容是“我们的理想”。刚刚跨进新阶段的学生人人都有话说,在这个主题栏目中有长篇大作,对广大学生很有激励效果;栏目又巧妙地设置了“一句话理想”,使更多的学生登上了首期班报的舞台,对学生参与班报很有鼓舞作用。

在师生同心协车下班报的首期成功刊出,对班级而言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无到有,有困难、有等待、有反复、有瑕疵也有遗憾。当首份班报一份一份印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时,大家满怀成就感;当一个个学生代表着班级把一份一份班报发到其他班级、送到学校相关处室时,大家充满了自豪感。

3.优化定型见功夫

班报从无到有是质的进步,从有到精是量的提升。通过全体学生群策群力,对班报进行优化,可以让后续班报形式更美观,内容更丰厚,成效更显著。

(1)优化创作团队。根据人员特点,调整人员搭配,进行优化组合,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慢慢地从指导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变成一个旁观者和建议者,把主要职位——主编、责任编辑都让给学生,把自己的身份降格为“顾问”,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优化班报内容。内容是班报的灵魂和支柱。设置的各个栏目要反映专业特长,要体现班级特色,要回归学生生活。主题栏目的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可创作),还要让学生的创作更有价值和意义,提高班报的文化影响力。

下面以《沸腾的青春》优化后的各栏目名称及简介为例进行介绍。春夏秋冬:不同时期的班级集体照,配永恒的班训、格言,记录班级成长史;刊首小语:班主任的地盘,倾诉情感,引导舆论;青春万花筒:班级活动照片展示,学生的舞台,为鼓励活动而生,因记载活动而存;主题栏目:班报的核心文字部分,从“理想”开局,经历“寒假”“过年”等,直到“回忆”;专业栏目:小菜一碟,很好地展示了我们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特长。

前后共有七个主题,成了全班学生展示才艺、吐露心声、表达情感、反省自我的主阵地。

(3)优化班报形式。一份精美的班报可以让它更具影响力,让创作团队更有成就感,也可以提升班报的生命力。

在逐步的优化过程中,班报的形式、内容等逐渐定型。从创作团队的主题策划、信息发布、组织成稿,到最后付印发行,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从最初的随机出刊发展到定期出刊,碰到有意义的活动,还可以灵活增加班报的主题栏目版面或增加班报的期数。但百变不离其宗,学生是参与班报的主体,以班报为舞台设计活动,以有意义的活动成就高质量的班报。

在烹饪班级创办班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12级新生入学摸底检测中,烹饪班是全校整体成绩最后一名。《沸腾的青春》第一期有8开纸张正反两面的容量,刊出前的准备历经了三周的时间。教师除了指导编创人员,还要不停地鼓励、督促他们,最后给他们把关修改,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后一期《沸腾的青春》准备刊出时,学生们正面临各种考试,但结果却令人喜出望外。这期班报文章写的都非常好,情真意切,主题栏目《回忆》容量极大,足足有8开纸四页,整期班报有五页。在《沸腾的青春》刊出的短短两年间,便从“老师催学生”变成了“学生催老师”。小小班报,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被完全激发起来了。

三、成效:特色小班报,教育大舞台

1.细数家珍:我们的三份特色班报

08级电商2班创办的班报《流忆》,是年级首个创办的班报,前后共刊出了六期;09级旅服1班创办的班报《金色年华》,主要工作基本由学生完成,一共刊出了五期;12级烹饪1班创办的班报《沸腾的青春》,是师生齐心协力,形式最规范、内容最丰富,效果最理想的一份班报,一共刊出了七期。

2.学生个体有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依托班级自力更生,创办一份小小的特色班报,为全体学生搭建了一个教育大舞台: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通过办班报,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案例1:一个普通中职学生的蜕变

王林,08级电商2班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学生,学习吃力,行为散漫。在以“暑假·社会实践”为主题的班刊中,王林根据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经历,通过老师的指导,精心修改、提炼,写了一篇题为《我·暑假·棒冰》文章,登上了班报。

学校领导从我们的班报《流忆》上看到了王林的文章,认为很有教育意义。在后来学校举行的“商业专业发展讲坛”上,王林受邀,第一个向全体同专业的学生宣讲暑假实践,为这期讲坛成功做了特色牵引。从暑期实践上班报,再到登上主席台,从未有过的光荣经历使王林深受触动。从此以后,王林的表现发生了颠覆性地的改善:学习认真了,言行规范了,最后顺利毕业并光荣入伍。

案例2:一个班报主编的华丽转身

来腾飞,09级旅服1班中的一个“个性”人物,我行我素,游离于班级之外;生性好动,一天到晚东奔西走,没有他走不进的门,没有他不认识的人,号称“学校最忙碌的人”。笔者作为班主任,首先说服自己,并排除异议,让他成为了班报《金色年华》的主编之一。

自从担任了班报的主编,来腾飞和其他负责的学生一起,把创办班报当作了自己的事业。从首期班报的取名、组稿、编排、发行,无不亲力亲为,真正成了有意义的学校“最忙碌的人”。他做了班报主编后,在工作中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合作,学会了选择做有意义的事,并逐渐回归团队,回归班级。

3.班级集体有特色

一份小小的班报,丰富了班级生活,构筑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引领了班集体的成长。班报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快速地凝聚了班级的人心,推动了班级的发展。一份份美轮美奂的班报,就是一个个班级品牌,成就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特色,也收获了许多教育惊喜:2010年3月,08级电商2班团支部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团支部;2010年下半年,笔者接手了各方面考核比较落后的一个09级旅服班,一个学期后,该班也成了校级先进班级,后又荣获了2011年杭州市先进班班集体;2012年9月,12级烹饪1班入校两年,每学期都被评为学校先进班级。

4.教育理念有提升

一份小小的班报,体现了班主任的智慧。通过持之以恒地坚守,照映出师者的爱心。

创办班报的实践让人明白:教育的办法总比教育的困难多。为了中职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敢于创新方法,剔除功利主义思想,坚持把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成就伟大。

创办班报的实践让人坚信:爱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成就自己。面对形形色色、根基薄弱的中职学生,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只要用心教育,教师赋予的爱学生懂。中职学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

四、思考

最高层次的班级管理应该是潜移默化式的文化引领。班报构筑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报中也或多或少体现出了专业元素。如何在板报中结合专业要素,凸显专业特色,助推学生专业发展,仍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凌云.班主任非常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等职业学校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班级管理
好学生是没有标准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研究
怎样运用多媒体教好英语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师的“勤”与“懒”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