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评价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30刘新林邱泽伟王娇

职业·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技工院校

刘新林?邱泽伟?王娇

摘 要:本文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例,针对国内教师能力测评存在的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技术不专业、评价工作不规范、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教师职业素质模型,建立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进而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完善,加强了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行为的管理,规范了教学工作,优化了学校的人事和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师评价 职业素质测评模型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把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提上了日程。

随着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示范校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当前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此,改革测评和考核机制无论对教师、学校和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

一、教师评价问题多,提升发展遇困难

技术教育偏向于技能训练,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技校教师的评价标准相对于普通教育更加复杂,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技校教师的成长和提升。

1.评价标准不明确,测评内容欠广泛

当今技校教师的评价标准多样,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师评价工作中,很少能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全面考虑,而往往以单一的指标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这样的评价只能反映教师的一个侧面,不能说明教师的好与坏,更不具有指导作用,局限性比较强。并且,教师评价指标存在捉摸不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混乱等问题。

2.评价方法不科学,结论指导作用差

当今教师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考核结果难以比较分析。

(1)量化评价。主要包括两种:以考试结果为标准的评价和以数量为标准的评价,这种评价,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客户评价。

(2)质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般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对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的教育现象,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比较缺乏。并且这种评价有时只是简单的评语和模糊的建议,教师之间缺乏比较的标准,指导作用不明显。

3.评价目的偏轨道,激励功能不显著

激发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教师评价的主要目标,但是在真正的教师评价中,教师多处于被动接受检查和被评判地位,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的积极性也被抹杀;评价反馈的意见模糊,不能根据教师存在的不足,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教师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而只是作为奖惩和提升的依据。

4.指标操作性能差,后续作用难发挥

评价结果难以转化成可评价性指标,对教师评价结果,不能形成明确的可行性报告,对教师的提升空间、存在不足难以量化分析;评价更多的关注教师过去的表现和成绩,对教师未来发展优势、发展领域、发展潜能以及发展方向关注很少,评价结果通常用于评优选好、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功利性强、指导性弱。

二、创新教师职业素质测评方法,寻找教师发展之路

针对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转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开发了新的教师素质测评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胜任素质模型,创新教师评价标准

针对评价标准混乱、测评内容范围狭窄等问题,通过资料搜集与岗位分析、编制编码手册、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标杆模型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技工院校教师的胜任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技工院校教师胜任素质模型

此模型基本上涵盖了技校教师所应具有的全部胜任素质,能够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具有评价的广泛性。形成创新性的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以便于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审和人才培养晋升的指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之逐步提升,具备相应职位所需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2.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管理

模型建立之后,运用开发的所测评体系,通过专业笔试、心理测量、说课、实操四种方式对五个专业的100名教师的胜任素质进行测评。测评后用雷达图来呈现教师各方面的胜任素质情况,如图2所示。

下面以教师A和教师B为例进行说明。图中不同层次的同心圆表示能力分数标准,越靠近圆中心表示分数越低,反之就越高。辐射线表示了教师不同的能力项目,折线的节点用来表示此项能力所处的水平和所得分数。

图2 测评雷达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师B的整体能力素质明显高于教师A,教师A、B的各项优势和不足也一目了然。因此,基于该次自评结果,教师A和教师B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针对自己存在不足的那几项胜任素质进行锻炼和提高。

并且,笔者学院建立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评估制度》,以借鉴胜任素质模型的方法,探索建立“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教师综合素质指标体系,构建符合中职教育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评估机制。

3.评价目的回归正确轨道,发挥激励与促发展的功能

笔者学校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在通过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科学有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实现激励性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使笔者学校能够通过使用科学、客观、成熟的评价中心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比较准确地了解现有在职教师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个性特征以及能力结构等全方位的素质,并进行全方位的测评。

4.加快测评结果转化,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教师测评结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促使教师按照标准衡量自身的实际专业水平,参照模型为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为自我评价提供标准,保障技工学校教育教师能力和质量的提升,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成果应用

1.教师个人能力分析

(1)教师自我评价。经过测评的教师可以通过模型在雷达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进行自评,发现自己的能力分布特点,找到优势和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取长补短,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选择确定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2)学校对教师的评估。

①学校可以分析不同教师的职业素质测评图,比较不同教师之间的差异,以此作为学校评估的依据。

②学校可以明显地发现教师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能够优化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

③学校可以分析全体教师的各项职业素质水平,根据职业素质水平制订教师培养计划。

2.岗位能力分析

教研组是技校里教师的组成形式,其整体水平可以代表一个学校这门专业课的实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如何最好地配置一个教研组的教师能力水平结构。利用胜任素质模型对一个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这个教研组教师能力层级分布,从而发现组织的能力结构特点,指导制定整个组织的专业能力发展方向和方式。

3.培训班能力分析

现行的技校教师培训一般包括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和企业实践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互之间很难融合。但有了胜任素质模型之后,就可以根据专业课教师所需的能力项目和教师个体在各项能力中的级别,来设计和提供分层次、分水平的培训服务,如此有的放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能力等级提升的要求,争取提升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促进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四、实施效果

1.优化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技工学校的专业教师,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指导专业技能的重任,自身具备的素质必须符合教育的需要。通过教师胜任素质模型,让教师对专业岗位的认知更清晰、更全面,有针对性地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优势

学校稳定的评价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优化了人际关系,为教师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增强了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发教师潜能

评价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激发了教师争先创优的职业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学校设立荣誉性奖励(如“先进教师”“实操能手”)、经济性奖励、责任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等多种奖励形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竞争机制,激发了教师的职业进取心。

五、小结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技工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从而可以全面科学有效地对技校教师的胜任素质进行测评,解决了当今技校教师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将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学院实际可操作的测评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教师评价工作中。其研究成果在促进教师自我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估、教师的培训、教学行为的管理、规范教学工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辉.新课改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待重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徐丹阳.中职专业课教师能力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3]封平华,张慧敏.改变数学教师评价现状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高旭.基础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5]廉凤霞.技工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及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0).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技工院校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