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导结合,当堂达标

2016-05-30罗洪义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当堂教学活动效率

罗洪义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施以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学导结合,有助于实现当堂达标。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环境,且发挥导向作用,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文主要论述良好“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师发挥的导向作用,并提出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有效策略,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导结合当堂达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前言:所谓的“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将“学”与“导”相结合,“学”即学习,“导”即指导,实现当堂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且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对于小学教学而言,数学是尤为重要的学科,提升其教学效率既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又能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有效应用“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

一、创设良好的“学”环境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乐学”的状态中。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思维相对较强,环环相扣,如若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数学教学知识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实现高效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终身受益,可以唤醒小学生的自觉意识[1]。

二、教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虽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然而,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进而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首先,教师以学定导,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而开展拓展授课的广度与深度。例如:在《确定位置》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之后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学生能自学清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如此,能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顺学而导,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及时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进而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如在《确定位置》教学活动中,当学生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有所明确时,应开展更为深层的教学活动,即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为以后“坐标”教学奠定良好的条件。最后,做到学导结合,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注重引导的方法,为学生的“学”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增强自主学习观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当学生遇到不明确问题时,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基于此,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三、学导结合,当堂达标

要實现学导结合,当堂达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施以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开展学习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和开展评价活动,不仅能够实现当堂达标,而且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教师引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而创设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互动创造良好条件。所以,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尤为重要。例如:在《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凭借数学思维而开展教学活动,则学生不能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因而,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小鹿过生日时,邀请小猪、小狗、小猴做客,在分蛋糕过程中,小鹿说:“小狗,你吃蛋糕的1/3,小猴和小猪各吃蛋糕的1/4,我吃1/6。”小猪很不满意,认为小鹿的蛋糕比自己的多,要求与小鹿换,而小鹿却笑了,说自己的蛋糕没有小猪的多。在学生聚精会神的听故事时,教师问学生:1/4与1/6哪个大?如此,多数学生的热情高涨,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3]。

(二)教师引导——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积极给予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机会的创造,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某一具体平行四边形的测量工作,最终小组讨论后,将计算过程进行记录。其次,待各小组讨论完毕,教师指导学生对探讨内容进行讲解。基于此,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我,既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又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导结合,当堂达标奠定良好的条件。

(三)教师引导——构建友好师生关系

在素质教育下,师生有必要构建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师生友好关系的作用下,师生之间不仅可以有效合作,而且相互信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学习,其学习兴趣倍增;另一方面,在师生友好关系营造过程中,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维护,且实现主体地位,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在构建友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使学生在“零压力”下跟随教师思路而深入学习,并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4]。

(四)教师引导——开展评价活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是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相对较少,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不明确重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教学的效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评价活动,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是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自我评价中,能够对自己所学知识和不明确的问题进行阐述,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互评中,可以给与学生以成就感。如此,在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结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导致诸多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降低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有不良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升教学效率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有必要采取“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教学策略,既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又能对学生给予指导,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基于学导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当堂达标。

参考文献

[1]李霞.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71.

[2]林晖玲.“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探讨[J].吉林教育,2014,17:74.

[3]朱德江.学为中心,学导融合——小学数学“学导式教学”的多元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6:17-21.

[4]何凤梅.“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探讨[J].时代教育,2013,04:150.

猜你喜欢

当堂教学活动效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跟踪导练(一)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