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之文言文教学反思测

2016-05-30谈燕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具书文言文初中语文

谈燕黎

【摘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重的地位,它承载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文明,感受它的内涵与魅力,所以,学生要学好文言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 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反思

实施新课改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回归语言、回归文化,重视传统、重视合作探究的理念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指南针。新课程标准和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应当是“文”“言”并重。 即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都要关注。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初中文言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言文教学又进入新的误区。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读不懂,就采取“教读——解词——串讲——翻译”的方法教学,把馍嚼细再喂给学生,学生就像婴儿似的,只是张嘴吞咽。这种把鲜美的食物嚼得无味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初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学起来没兴趣。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促使学生上课开始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引入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学习《狼》可用故事屠户用铁钩吊死狼引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二、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给学生交代目的要求

即而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要么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等等。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多读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材单元和课文的目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观察,提出质疑。具体表现在:学生有权选择文言文课文学习顺序。传统的方法是老师规定学习哪篇课文,现在任由学生决定学习哪篇课文。比如初二语文上下册五六单元(人教版)都各集中5篇文言文,学生决定上课文顺序,尊重他们的选择,会调动他们的兴趣。学生自主讨论课文学习目标,在积极的讨论中明确学习课文的任务,讓他们有方向性。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借助课文下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可由小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在班上解决,学生用尽办法也不能解决的,老师才给予提示性的帮助。反复诵读课文,利用音频指导朗读,给古典音乐伴读,齐读,男女交叉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重点读,老师让同学读去掉标点的课文,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有感情(学生评价学生)。朗读将课文无声的语言变为感情的音响,增加活力,跳跃生命,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感受课文。再则朗读可以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叶圣陶精辟指出“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钱梦龙也说应重视学生的“自得、自悟和语感”的培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陶冶学生情操,感染心灵,进而提高人文素养。学生笔译或口译课文,加深理解课文。课程标准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初中的文言文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基本大意是能明白的。

三、有效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是

以诵读为突破口,指导学生诵出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诵出古诗文中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中华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讲解与问题、探究、诵读、质疑结合,杜绝一味的串讲,将“言”与“文”完美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改革文言文教学练习模式。改变传统的文言文练习方式,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特点的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充满兴趣。注重运用,为学生的写作奠基。任何阅读,其旨归都在于写作。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地挖掘作品中有效的作文因素,为学生写作搭桥、铺路。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陈大丘与友期》可以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诚信,《石壕吏》排演成戏剧,《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根据诗意,产生想象并绘画在纸上,比比看谁画得最好,最能体现诗意。 《论语十则》可根据自己的切身学习经验,谈谈体会。

总之,只有教师不断努力钻研,针对自己的学生发挥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跟紧学生,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才能达到双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成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要点分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9.

[2]张寿山.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导刊月刊, 2010(7):79-81.

猜你喜欢

工具书文言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