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2016-05-30赵文丽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对性初中语文语文

赵文丽

【摘要】一切的创造都来源于问题,没有问题便没有思考,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提问策略,积极探索提出有效问题的方法,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新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效的改变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硬性学习状态,让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的思想步伐,以确保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养成爱动脑、爱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提问目的不明确

教师的提问没有目的,教师设计的问题之间缺少关联,教师随意提问、“流水问”的现象较多,使教学变得没有秩序。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提问的效果也就不明显。

2、问题设计随意

教师对教材没有深入的钻研,问题只是停留在表面,问题没有深度。课堂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提问出现无效的现象。

3、不敢提问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有时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教师担心不能有效应对,不敢在课堂上提问,也不敢让学生提问。

二、关注问题的针对性

关注问题的针对性,就是指教师要明确自己提出问题的目的,只有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提问目的,才能使问题具有针对性,使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作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思维能力。增强问题的针对性,要求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利用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共同进步。针对整体教学来讲,教师要坚持从易到难的提问顺序,使问题具有针对性,服务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个体来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在整体进行提问时,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首先,文章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作者用哪些文字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的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想不断升级。其次,针对不同学生,教师要设计不同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问学生自己对于作者描写的济南的冬天是否赞成。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哪一段描写最恰当。这样,学生面对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学习积极性提高,成就感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层次性的提问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脾气性格、语文基础等都会有所差异,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全局,避免“满堂问”的无效课堂提问方式,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按照阅读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层次性的问题设置,最好是采用由简入难的问题设置方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在阅读《春》时,我提出了三个层次分明的问题:“春天到来时,周围景物有什么变化?春天代表着什么?如果将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春天又有着怎样的涵义?”如此,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回答第一题,说说春天到来时,周围的树木、人们的衣着都有什么变化;语文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说出春天代表着希望、生机等代表着积极向上的词汇;语文基础好、对人生有深刻思考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回答第三题,将人生与四季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在人生的春天我们应该怎样渡过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

四、启发式的提问

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之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张云层厚度不一的图片,提出了如下问题:“云和天气是什么关系?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阅读,进而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这种启发式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阅读课堂中常用的有效的提问方法。

五、提出创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无疑是一种增进师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考虑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下功夫,从创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够顺着教师的提问方向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也是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提问角度,设计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当学生在感慨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命运固然悲惨,但是我认为他的这种命运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你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学生之前一直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寻找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物本身,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会开始从人物的身上寻找原因。提出这样的创新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能够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整篇文章,寻找一系列的因素解决问题,如此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看到了文章想要表达的另一层含义,从而理解得更加透彻。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针对性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