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2016-05-30杨吉草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兴趣

杨吉草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因此,笔者在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氛围;兴趣;赞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积极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

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教师要善于赞扬欣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我常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等。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教师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认真倾听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

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我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教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四、平等评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是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

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自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教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多得。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兴趣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