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2016-05-30王丰英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矛盾

王丰英

近几年,中小学生发生自杀、暴力伤害他人等过激行为的事例常常见诸报端,令人扼腕叹息.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国内大量调研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而我们的家庭是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而恰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炼轻心里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里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有些孩子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大人要帮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中小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因一点小事产生磨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因此,要 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培养他们严格自律能力,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孩子如此复杂的心理状况,应更加明确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应该说,在出现了种种心理疾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后,中小学生心理疾病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在一些大城市的部分中学已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但是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学校,教育者们仍埋头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中学生犯罪仍时有耳闻。令人忧虑的是他们犯罪的年龄日趋年轻,犯罪性质日超严重。在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的今天,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的辅导,要组织学校老师掌握相关心理知识,使学校老师担起学生的心理医生角色,根据学生的异常情况,及时作好心理疏导。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