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研究

2016-05-26黄丽明李水梅韦海钰杨杰婷杨文洁

护理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延续护理肠造口

黄丽明,李水梅,韦海钰,杨杰婷,杨文洁,陈 阳



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研究

黄丽明,李水梅,韦海钰,杨杰婷,杨文洁,陈阳

Study on continuity of care based on colostomy group as main body for reducing surrounding skin injury of intestinal colostomy

Huang Liming,Li Shuimei,Wei Haiyu,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Guigang City,Guangxi 5371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肠造口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及指导,观察组由造口小组实施延续护理及指导,运用SACSTM工具评估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例次、时间、类型、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22例次(31.43%),对照组41例次(58.57%),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类型中程度最轻的L1类型观察组15例次、对照组18例次,L2类型以上损伤观察组7例次、对照组23例次;观察组皮肤损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造口小组实施延续护理,可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促进损伤皮肤愈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造口;皮肤损伤;造口小组;延续护理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术式之一。据估算,我国每年有10万人因各种原因行肠造口手术治疗,肠造口病人累计已超过100万人,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排泄通道,如护理不当,易发生一些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其中以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发生率为26.9%~56.4%[2],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提高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及住院护理的延伸[3],我院实施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以减少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促进损伤皮肤愈合,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入住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首次接受肠造口术的术后病人14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61.19±10.83)岁;回肠造口66例(47.14%),结肠造口74例(52.86%)。以时间为顺序进行便利抽样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将2014年2月前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4年2月后手术的病人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80岁,意识清楚,本人或照顾者能正常沟通,知情同意并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标准:糖尿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肿瘤晚期者、低蛋白血症者及出院时即存在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及不愿参加本研究者。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肠造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参与研究的病人均知情同意。

1.2干预方法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和教育,出院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进行电话联系与及时督促,使每一位病人按时到医院门诊进行复诊1次,不便回院的采取上门随访,由参与研究的护士仔细检查造口情况,了解并发症发生情况,指导造口护理,并记录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对病人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教会其处理方法,指导病人出院期间肠造口周围皮肤感觉不适要及时回院复诊。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类型均由两名专业护士评估确认。

1.2.1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对造口病人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复诊病人由责任护士负责接诊、协助或指导处理出现的肠造口周围皮肤相关问题,并教会其处理方法。

1.2.2观察组成立造口护理小组,选取参加过院内造口培训并考核合格、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工作5年以上及护师以上职称人员5名,成员统一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肠造口的规范化护理、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判断标准、沟通技巧等。由造口护理小组成员对病人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复诊的病人由造口小组成员负责接诊、协助或指导处理出现的肠造口皮肤相关问题,并教会其处理方法。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发生率、类型、愈合时间。

1.4评价标准应用SACSTM工具对损伤的肠造口周围皮肤病变分类[4],病变类型以L表示:L1是充血性损伤,指造口周围皮肤发红伴皮肤完整;L2是侵蚀性损伤,指开放性损伤没有累及到皮下组织,部分皮肤层缺失;L3是溃疡性损伤,指开放性损伤累及皮下组织,全层皮肤缺失;L4是溃疡性损伤,指全层皮肤缺失,伴有没有活性的或坏死组织;LX是增生性损伤,指出现异常增生。病变位置以局部解剖图确定。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类型66例回肠造口病人出现皮肤损伤43例次,发生率65.15%;74例结肠造口病人出现皮肤损伤20例次,发生率27.02%,总发生率为45.00%。两组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43%,对照组为5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8,P<0.01)。

表1 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类型比较 例次

2.2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在7 d内发生26例,8 d~14 d内发生18例,15 d~30 d内发生12例,31 d~60 d内发生2例,61 d~90 d内发生1例,共发生63例。两组病人出院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出院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比较 例(%)

2.3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愈合情况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愈合所需时间,观察组为(8.76±0.74) d,短于对照组(13.97±0.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90,P<0.05)。

3讨论

3.1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情况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在观察中还发现,皮肤损伤的原因最常见于刺激性皮炎(69.84%),回肠造口病人发生率最高(65.15%),与兰平等[5]报道基本一致。回肠造口病人出现皮肤损伤高的原因与其排泄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渗漏后局部皮肤被肠液侵蚀有关。由此提示要加强对肠造口病人及家属正确判断正常皮肤及异常皮肤的教育,定期更换造口底盘,避免渗漏发生,定期复诊。重点加强对回肠造口病人的指导,一旦造口周围皮肤有异常情况发生,及时就诊,避免损伤程度加重、愈合时间延长。本组病人30d内共有56例次(占损伤人数的88.89%)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其中7 d内发生的有26例次(占损伤人数的41.27%),肠造口病人周围皮肤损伤程度主要为L1型,占52.38%。说明肠造口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造口周围皮肤问题,与戴晓冬等[6]报道基本一致,而损伤程度以轻度的充血性损伤为主。因此,对出院后30 d内的肠造口病人须加强延续护理,指导其定期复诊,建议一周随访1次。在观察中还发现对照组病人在出院后31 d~90 d的时间段仍有7例次皮肤损伤发生,提示对出院30 d后的肠造口病人仍要继续做好延续护理,时间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3.2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可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促进愈合改善和维持造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是造口病人和造口护理专家的重要目的。延续护理是对肠造口病人住院疾病健康教育的一种补充,能提高病人自我护理造口能力[7-8],专业小组延续护理干预能为病人提供标准、规范化的造口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9]。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病人指导和处理,从而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22例次(31.43%),低于对照组41例次(5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考虑与病人能及时接受到造口专业护士的指导及护理有关。目前,延续护理一般由普通责任护士开展,还不能很好达到专业标准水平,建议有条件的的医疗机构尽快成立并培训造口小组,开展对造口病人的延续护理,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47-248.

[2]梁霞,梁桂花,肖旭霞,等.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22-24.

[3]梅赣红,黄燕,余娇,等.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84-1686.

[4]黄丽明,林月双.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护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53-55.

[5]兰平,练磊.肠造口及其相关问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4):317-319.

[6]戴晓冬,李华珠,杨宁琍.51例Miles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99-800.

[7]王琼,李红丽.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8):1504-1506.

[8]夏娇燕,李丽,张克娜,等.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82-1584.

[9]何芳银,红梅,吴利蓉,等.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35-138.

(本文编辑李亚琴)

(收稿日期:2015-09-22;修回日期:2016-04-14)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3.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A-1650-03

作者简介黄丽明,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37100,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李水梅、韦海钰、杨杰婷、杨文洁、陈阳单位:537100,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贵科攻1407025。

猜你喜欢

延续护理肠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延续护理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延续护理模式在HoLE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