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网络闲逛的研究综述及管理启示
2016-05-17张和云赵欢欢许燕
● 张和云 赵欢欢 许燕
员工网络闲逛的研究综述及管理启示
● 张和云 赵欢欢 许燕
内容摘要 网络闲逛是一种新形式的工作怠工,是指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出于非工作目的,使用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具有隐蔽性、普遍性和危害性。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发现,来自个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网络闲逛行为发生。中和理论、自我耗损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网络闲逛的心理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结合网络闲逛的理论和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 键 词网络闲逛 中和理论 自我耗损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管理启示
张和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欢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许燕(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xuyan@bnu.edu.cn。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培育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规律及心理重建策略”(91024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我国若干重点职业人群心理压力和职业枯竭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2009BAI77B04)资助。
一、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2014年6月),我国网络使用者规模已达到6.32亿,网络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对于个体来说,网络给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让人们具备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能力。然而,对于企业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员工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网络也为员工提供了“磨洋工”的新途径——网络闲逛(Cyberloafing)。网络闲逛是工作怠工的表现,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出于非工作的目的,使用网络从事与工作不相关的活动(如看网络视频,浏览网页,收发个人邮件,网络赌博等)(Lim, 2002; Lim et al., 2002)。它不仅具备与传统磨洋工行为类似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企业生产造成更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应当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此外,通过文献梳理发现,2000年左右才出现关于“网络闲逛”的研究,Lim(2002)在其研究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网络闲逛”这个词。随后,国外研究者和管理者逐渐重视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并开展了较广泛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脉络相对比较清晰,从2000年到2010年,研究者们多是从现象的描述着手,在宏观层面探索网络闲逛产生的原因。随后,研究者们开始从组织层面考虑,具体到组织的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组织公平等方面,探究了网络闲逛的组织层面原因。近5年来,员工的网络闲逛现象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员工个体本身寻找网络闲逛的原因。他们有的单纯从个体层面探究,有的结合了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来探究网络闲逛的综合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例如,Wagner等(2012)采用自我耗损理论解释了员工网络闲逛的成因;Askew等(2014)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统合了个体和组织层面,较全面的解释了员工网络闲逛的心理机制。国外关于员工网络闲逛的研究,开展的相对较早,且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普及电脑办公的时间相对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网络闲逛的研究还比较少。近年来,只有戴春林等(2014)简述了国外2011年以前的有关网络怠工的研究,但他们并未对2011年以后出现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就会在内容和时效性上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在内容上,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全面总结出员工网络闲逛的类型、特点和心理机制,这不利于国内管理者识别和治理网络闲逛问题;在时效性上,他们的研究还未能较好的反映出国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这不利于国内研究者了解有关网络闲逛研究的国际前沿。基于上述思考,有必要进一步梳理网络闲逛的相关研究,了解网络闲逛行为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为研究者开展网络闲逛研究提供前期文献基础,为管理者治理网络闲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二、网络闲逛的类型和特点
若要有效治理企业中网络闲逛问题,就需要清楚地了解网络闲逛的类型和特点,有效地识别出网络闲逛行为。
(一)网络闲逛的类型
网络闲逛,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出于个人原因,在网络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闲逛”行为,以达到怠工的目的,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工作怠工。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网络闲逛行为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根据网络闲逛的严重性程度,Blanchard和Henle(2008)将网络闲逛分为两种类型:轻微的网络闲逛(minor cyberloafing)和严重的网络闲逛(serious cyberloafing)。轻微的网络闲逛(如在工作时间内收发个人邮件等),这类网络闲逛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但也会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严重的网络闲逛(如网上赌博,浏览成人网站等),这类网络闲逛具有违法性质,对企业的危害不言而喻。
第二,根据网络闲逛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与浏览相关的闲逛行为和与检查个人邮件相关的网络闲逛行为(Lim, 2002)。前者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后者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查看和收发个人邮件的行为。
不管以何种标准划分,网络闲逛本质上具有非生产和反生产行为的特征(Mastrangelo et al., 2006),是工作怠工的表现。
(二)网络闲逛的特点
传统的磨洋工主要表现为员工故意拖延时间(如吃饭慢,频繁去厕所等),不肯努力工作(如与同事聊天,频繁接打电话等)。与传统的磨洋工行为相比,网络闲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闲逛行为具有隐蔽性。具体表现为员工在从事网络闲逛行为时,因为一直盯着电脑屏幕,所以仍可能被看作是在很努力的工作(Lavoie & Pychyl, 2001)。因而,网络闲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管理者发现。
第二,网络闲逛行为具有普遍性。研究发现,约有90%的员工在工作时间浏览娱乐网站,有84%的员工收发与工作无关的邮件(Sharma & Gupta, 2003)。由此可见,网络闲逛在工作场合中普遍存在。管理者们应当意识到这一普遍性的问题。
第三,网络闲逛行为还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多年前的研究就已经发现,在美国有30%到65%的工作日的网络使用是与工作无关的(Barlow et al., 2003),而由此造成的每年美国企业生产力损失为540到850亿美元(Lim & Teo, 2006; Malachowski, 2005)。此外,有时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如散发不当言论、传播不发视频等),还可能让企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管理者们需要严肃对待这一严重性的问题。
总体而言,网络闲逛行为会直接破坏企业或组织的利益,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网络闲逛的影响因素
网络闲逛的类型和特点的阐述,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有效识别出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而关于如何防范企业中的网络闲逛行为,就需要了解网络闲逛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国外近十几年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可以从个体和环境层面来总结和归纳网络闲逛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层面
1.人口学变量
人口学变量,主要是指年龄、性别以及民族会对网络闲逛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Vitak等(2011)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和民族可以正向预测网络闲逛的发生。具体表现为,个体越年轻越会从事网络闲逛行为;男性相比女性,更多的从事网络闲逛行为(Lim & Chen, 2012);少数民族的个体会从事较多的网络闲逛行为。究其原因,可能是网络使用经验的不同所导致(Mastrangelo et al., 2006)。
2.大五人格特质
任何外部行为的发生,都可能受到个体内在稳定的人格特质因素的影响,网络闲逛行为的产生也不例外。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与网络闲逛相关。
Jia等(2013)研究了大五人格与网络闲逛的关系。在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发现,三个人格维度即外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与网络闲逛存在显著的关联。外倾性可以正向预测网络闲逛行为,可能是由于外倾性的人出于维持社会交往的需要,会更多的通过网络社交来强化其社会关系,因而从事了较多的网络闲逛行为;尽责性可以负向预测网络闲逛行为,可能是由于高水平尽责性的个体,往往会更多的专注于工作任务,所以较少可能冒风险从事网络闲逛行为;情绪稳定性可以负向预测网络闲逛行为,相对于神经质的个体,高情绪稳定性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从而会较少的从事网络闲逛行为。
现有的研究尚未发现开放性与网络闲逛之间的关系。而关于宜人性与网络闲逛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争论。Jia等(2013)没有发现宜人性与网络闲逛这个异常工作行为的显著相关;而以往的研究却发现,宜人性与异常工作行为存在负相关,表现为低水平宜人性的员工会更多的做出异常工作行为(Berry et al., 2007; O'Neill et al., 2011)。因此,宜人性与网络闲逛的关系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3.未来取向
最近的研究发现,员工的未来取向也是影响其网络闲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Zhang et al., 2015)。未来取向,是指个体思考当前行为的未来结果的倾向(Strathman et al., 1994),具有高未来取向的个体能够较好的控制即时享乐的冲动(Prenda & Lachman, 2001),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Zhang等(2015)采用问卷法和实验启动法探讨了员工未来取向与其网络闲逛行为的关系。问卷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未来取向特质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表现为员工的未来取向水平越高,他们的网络闲逛行为也相对较少;实验启动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让员工给自己未来5年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之后,可以提升员工自身的主观的自我控制感,进而抑制了员工的网络闲逛意向。该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个体内在因素(未来取向)对员工网络闲逛行为影响的研究;同时,在实践层面上,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条治理员工网络闲逛行为的途径。
(二)环境层面
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个体的行为表现不仅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员工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从工作特点、工作压力、工作单位的政策三个方面探讨了网络闲逛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
1.工作特点
工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意义性,都会影响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
Vitak等(2011)研究发现,工作的创造性与网络闲逛呈显著负相关,而工作的简单重复性与网络闲逛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工作的创造性可以预测网络闲逛的种类,即工作越具有创造性,员工从事网络闲逛的类型会越多,但对网络闲逛发生频率的影响则不大;而工作的简单重复性,则可以预测员工网络闲逛行为发生的频率,即工作的重复性越高,员工从事网络闲逛的频率会越多,但对网络闲逛的类型的影响则不大。Jia等(2013)探讨了工作的意义性与网络闲逛的关系,结果也发现当员工感知到工作很有意义时,就会减少网络闲逛行为。
2.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的来源包括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Henle & Blanchard, 2008)。角色模糊,是指工作缺少清晰的指导和目标信息,使得员工不知所措;角色冲突,是指员工在特定工作情境下拥有两个或更多的预期角色的冲突,如与同事、工作组的冲突等;而角色超载,则是指员工在特定时间内被要求的工作任务量超出了员工的实际能力。
有研究探讨了三种工作压力源与网络闲逛之间的关系(Henle & Blanchard, 2008; RuningSawitri, 2012),结果发现,当员工体验到来自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压力时,就会更多的从事网络闲逛行为;而当体验到来自工作超载的压力时,只有那些具有更多网络使用经验的人,才会更多的从事网络闲逛行为,也就是说,网络使用经验调节了工作超载的压力对网络闲逛行为的影响。
3.工作单位的政策
就工作单位的政策而言,以往的研究发现组织的公正性以及网络使用政策,会对员工网络闲逛行为产生影响。
组织公正性,体现了组织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的公正性,具体的形式有:劳动成果分配公正、分配程序的公正,以及人际互动的公正。当组织以不公正的方式对待员工时,员工就会更多的采取消极怠工的方式来应对,从而出现更多的网络闲逛行为,这个过程得到了众多研究结果的支持(De Lara, 2007; Henle et al., 2009; Lim, 2002)。
网络使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Jia等(2013)的研究发现,电脑使用政策与网络闲逛行为相关,当企业存在一个正式的网络使用政策时,就会抑制员工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Henle等(2009)的研究也发现,制定一个公平公正的网络使用政策,有助于减少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
四、网络闲逛的理论解释
来自个体和环境层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了解网络闲逛的影响因素仅能起到防范作用。若想从根本上治理企业中的网络闲逛行为,就需要了解网络闲逛行为发生的深层机制。通过梳理网络闲逛行为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关于网络闲逛行为的理论不断深入。从早期对网络闲逛现象的总体描述,到对组织层面的具体研究,再到对员工个体的关注,再到统合个体和组织层面的研究。网络闲逛的内在心理机制越来越明晰。通过对整个网络闲逛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的梳理,以下四种理论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网络闲逛的ABCD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网络闲逛可以理解为是电脑使用(Access to computers/Internet)、工作休息(Breaks from work)、组织氛围(organizational Climate)、以及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的整合(Mastrangelo et al., 2006)。
电脑的使用,为员工的网络闲逛提供了客观的硬件支持。不使用电脑,网络闲逛也无从谈起;工作休息,原本是希望让员工恢复能量以便更好的工作,但很多时候员工以休息之名,行网络闲逛之实;组织氛围,是影响员工从事网络闲逛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同事或主管对网络闲逛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了员工从事网络闲逛行为的可能性。同事的网络闲逛,会让员工意识到网络闲逛的可行性;而管理者对网络闲逛行为的漠视态度,也会助长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而个体差异,则是指不同的生理(年龄、性别以及民族等)和心理因素(人格特质)会对员工网络闲逛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女性可能更多的会从事网络购物类的闲逛,男性则可能会更多的从事浏览体育类新闻的闲逛。
ABCD模型从网络闲逛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对员工网络闲逛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虽然,该模型仅从整体上描述了员工网络闲逛行为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因而对于员工网络闲逛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的解释还不够清晰。
(二)中和理论(Neutralization theory)
中和理论最早是由Sykes和Matza(1957)提出,Lim(2002)最先采用中和理论,并结合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和组织公平理论(organizational justice)对网络闲逛现象进行了解释。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雇佣关系是一个互惠的关系,员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期获得来自老板的经济回报或奖励。在员工心中存在着一个“总账本”(Metaphor of the Ledger),如果员工感觉投入和回报是平衡的,就不容易产生网络闲逛行为;但如果感觉失衡的话,就容易产生网络闲逛行为。而组织公平同样影响着网络闲逛行为,在企业或组织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公正,即结果分配公正、分配程序公正、人际互动公正;如果员工感知到不公正,则可能认为投入与回报失衡,进而产生网络闲逛行为。Lim(2002)采用中和理论来解释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详见图1),指出员工利用一种类似于合理化的中和技术,希望说服自己或他人相信自己的网络闲逛是合理的,以中和(或抵消)自己内在道德需要与网络闲逛行为的冲突,降低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情绪。
概括来说,中和理论解释了当员工感知受到组织的不公正对待后,如何理直气壮的进行网络闲逛行为。员工通过心中的“总账本”,来中和网络闲逛与内在积极的道德形象之间的冲突,从而合理化自己的网络闲逛行为。针对这个理论,Lim(2002)采用问卷法,收集了188个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发现组织公正(结果分配、分配程序和人际互动)通过员工心中“总账本”的中介,进而影响到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支持了上述中和理论。
(三)自我调节的自我损耗模型(Ego depletion model of self-regulation)
图1 中和理论对网络闲逛的解释模型
与中和理论的解释不同,自我耗损理论认为网络闲逛是自我调节失败的结果。对员工来说,网络闲逛本身是一种获得即时快乐的行为,员工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自我控制资源来抵制网络闲逛的诱惑。当自我调节资源损耗之后,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此时自我控制资源不足以抵制这种获得即时快乐的诱惑,于是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就产生了(Baumeister et al., 2000; Wagner et al., 2012)。
关于自我耗损理论的验证,研究主要从恢复自我调节资源的角度入手。以往有研究发现睡眠有助于恢复自我调节资源,而睡眠缺失就会导致自我调节资源的损耗(Barnes et al., 2011; Christian & Ellis, 2011)。因此,根据自我调节的自我损耗理论,睡眠缺失可能会导致更多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Wagner等(2012)基于自我耗损理论,设计了两个研究探讨睡眠缺失对网络闲逛行为的影响。研究1,从国家层面进行了一个准实验研究,他们以“夏时制”调整为研究节点(类似于一种实验操控),以在Google上搜索娱乐相关信息的比例为网络闲逛行为的指标,研究者比较了夏时制调整前后人们在Google上搜索娱乐信息的比例。结果发现,在国家调整夏时制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当天,Google上搜索娱乐信息的比例分别显著高于调整前的平均比例和调整后几周的平均比例。研究者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可能是上班时间提前,造成人们睡眠缺失(自我调节资源的损耗),从而导致夏时制调整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网络闲逛行为增多。研究2,研究者在实验室情境下,直接测量被试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与网络闲逛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可以负向预测网络闲逛行为,即睡眠时间越少和睡眠质量越差(自我耗损较大)时,个体从事网络闲逛的可能性越大。这两个研究验证和支持了自我损耗模型对网络闲逛行为的解释。
(四)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自我调节的自我损耗理论得到了实证证据的支持,但是这个理论还不能全面解释人们为什么进行网络闲逛。例如,在以下两种情形中,自我损耗理论就不能较好地解释网络闲逛行为:第一,这个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非个体内在资源损耗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和体力劳动环境(physical work environment),但这两个环境因素早已被确立为网络闲逛的预报器(Blanchard & Henle, 2008; Liberman et al., 2011)。第二,自我损耗理论不能解释当人们已经得到完全休息的状态下,仍然进行网络闲逛的现象(Askew et al., 2014)。自我调节的自我耗损理论,更多的是从员工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出发,忽视了员工与环境的互动。因此,为了更全面的解释网络闲逛行为,Askew等(2014)提出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网络闲逛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最早是由Ajzen(1985)提出。该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
Askew等(2014)之所以将TPB模型用于解释网络闲逛行为,是因为:第一,网络闲逛符合退缩行为(withdrawal behavior)的定义,也就是说,员工的网络闲逛是为了逃避组织期望的工作,减少规定的工作时间;第二,以往的研究发现TPB模型已经能够很好的解释退缩行为。因此,在理解网络闲逛时,Askew等(2014)认为TPB模型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理论。
于是,Askew等(2014)根据TPB模型提出假设,认为网络闲逛是由三个远程的前因变量导致的,它们分别是:主观社会规范(subjective social norms),网络闲逛态度(cyberloafing attitudes),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这三个前因变量均通过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s)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闲逛行为的发生。
关于这三个前因变量,主观社会规范,包含两种类型:规定性规范(prescriptive norms)和描述性规范(descriptive norms)。规定性规范,是指同事和管理者所能接受员工网络闲逛的程度;而描述性规范,是指同事和管理者自己网络闲逛的程度(Park & Smith, 2007),描述性规范被认为对网络闲逛的预测力更高(Askew, 2012)。网络闲逛态度,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网络闲逛是有价值的、令人愉快的、有益的,网络闲逛态度被认为与网络闲逛相关(Liberman et al., 2011)。感知行为控制,是指员工在从事网络闲逛而不被抓到的自我效能感,即隐藏网络闲逛的能力,研究表明,这种能力是员工从事网络闲逛的预测器(Askew et al., 2011)。
为了探讨主观社会规范,网络闲逛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网络闲逛行为的影响,Askew等(2014)使用问卷法,对429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描述性规范、网络闲逛态度和隐藏网络闲逛的能力,通过网络闲逛意向,进而影响网络闲逛行为,其中网络闲逛意向是一个中介变量。该结果在伊朗被试身上也得到了验证(Sheikh et al., 2015)。从整个过程来看,网络闲逛的发生是一个态度决定行为的过程,详见图2。
图2 计划行为理论对网络闲逛行为的解释模型
五、研究展望及管理启示
对个体和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加深人们对网络闲逛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防范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而对网络闲逛心理机制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为从根本上治理网络闲逛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国外从2000年左右开始,从现象到理论,对员工网络闲逛行为的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综述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为国内研究者展示网络闲逛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研究进展,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希望能为国内管理者提供一些相对全面的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以便更有效的治理网络闲逛。
(一)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国外研究者们已经对网络闲逛开展了大量研究,且获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研究者而言,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1.提高样本代表性
Askew等(2014)在其研究中提到,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是其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事实上,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一个国家的个别企业中取样,样本的代表性往往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国内研究者在研究网络闲逛时,应当考虑到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研究我国企业中员工网络闲逛的问题时,应当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企业级别、企业位置、企业环境、工作类型、工作性质等,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更加严谨地研究我国企业中员工网络闲逛行为的现状和特点。
2.比较文化差异
文化可以网络闲逛的影响。在企业层面,很多研究已经发现一个企业中的文化氛围(如,社会规范)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Blanchard & Henle, 2008; Park & Smith, 2007)。如果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以往研究发现,集体主义相对个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更关注人际关系,更关注集体利益(Markus & Kitayama, 1991)。网络闲逛是一种有损集体利益的行为,那么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其网络闲逛行为有何特点?集体主义文化是否是一种可以用来抑制员工的网络闲逛的因素?国内研究者可以考虑对比两种文化下的企业员工网络闲逛的特点,从而提出更符合国情的网络闲逛管理策略。
3.理论探索与融合
从国外关于网络闲逛的理论解释中,可以看出,很多理论解释都是对已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中和理论是对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公正理论的融合(Lim, 2002);自我耗损理论是对以往的自我控制资源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的整合和应用(Baumeister et al., 2000; Wagner et al., 2012);而计划行为理论是对Ajzen(1985)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的拓展应用(Askew et al., 2014)。因此,国内研究者也可以结合相关的学科理论和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探索和融合相应的理论,提出更加系统、全面的网络闲逛行为的理论解释。
举例来说,组织行为学科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组织行为学,指出组织行为学应当更多关注如何采用积极的行动来提高组织绩效。该领域发展出了积极组织行为理论,其基本假设是生态系统总是偏向积极的,认为积极是有效的,它可以激活个体和组织的潜力,从而发挥出个体和组织的优势,进而提升组织绩效(Fredrickson & Losada, 2005)。由前面的综述来看,员工的网络闲逛是受到内在个体和外在环境共同影响的,那么,如果个体处于积极的组织中(如,运行良好的组织环境),是否就可以较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从而提升个体和组织的绩效,进而减少网络闲逛行为?国内研究者,可以考虑结合积极组织行为理论,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展出一个更符合国情的理论解释。
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主要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讨。此外,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更上位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是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之中的,个体所在的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个体的发展和行为表现(Bronfenbrenner, 1979, 1992)。这个生态系统包含了人际、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等子系统,涵盖了个人发展所需的种种因素。因此,如果基于这个理论来探究员工网络闲逛行为,可以非常全面和系统的解释网络闲逛的机理。同时,因为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某一个方面存在缺失,则可以通过另外一些方面进行弥补。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提出相对有效的治理对策。
上述两个例子,只是在探索采用其他理论解释网络闲逛机制的可能性,要想上述理论成立,还需要研究者们开展大量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网络闲逛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本研究综述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到企业中网络闲逛的现象,并积极探究其机理和应对策略。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应该说,一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应当是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服务。因此,本研究基于对以上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的归纳和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证据,主要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企业制度制定与执行、企业工作环境设置、企业生产管理、企业员工的招聘和培训等方面,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了4个相对具体的建议。希望能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1.思想重视,制度规范
企业管理者应当在思想上重视网络闲逛的问题。从网络闲逛的类型和特点来看,网络闲逛普遍存在、隐蔽性强,且会给企业造成危害。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这类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治理。而在制度制定中,企业应当参考网络闲逛的中和理论(Lim, 2002),奖励制度要合理适度、兼顾公平,惩罚制度要有理有据、令行禁止。
2.明确监管制度,调整工作环境
网络闲逛会给企业带来危害。如果企业管理者放任,必然会影响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而若采取零容忍或过分严厉的政策,可能会疏远员工,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削弱员工的创造性,这样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Block, 2001)。如何有效治理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棘手问题。最近研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和干预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Askew et al., 2014; Sheikh et al., 2015)。该理论认为,员工感知到的描述性规范(同事的闲逛和管理者的纵容)、网络闲逛的态度、隐蔽能力是直接影响了其参与网络闲逛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一方面不能默许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要明确网络使用的制度,进行适度监管;另一方面,还要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设置做出一些调整。例如,为了实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防止员工隐蔽性网络闲逛行为,可以将员工的电脑屏幕朝向过道而非朝向墙壁;为了避免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传染性”的网络闲逛行为,可以设置透明的工作隔间。
3.科学管理,保障生产
根据自我调节的资源耗损理论(Wagner et al., 2012)。通常情况下,当员工因自我调节资源耗损而从事网络闲逛行为时,企业管理者可能会通过延长员工工作时间以提高生产。然而,这可能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员工因加班缺少睡眠,导致自我调节资源耗损,因而更多从事网络闲逛行为,进而减少工作时间,而企业管理者为了保证生产,会进一步要求员工加班。对于这样的恶性循环,需要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共同解决。首先,员工应提升职业精神,注重休息,保证工作投入度;其次,企业管理者应当进行科学管理,适度延长员工工作时间,避免不合理的加班(Barnes, 2011)。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员工休息,也能保障企业生产。
4.严格筛选,明确规划
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招聘时,已经在使用人格测评以招聘到最合适的员工,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以往研究发现,员工的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能负向预测其网络闲逛行为,而外倾性则可以正向预测网络闲逛行为(Jia et al., 2013)。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可以有选择的参考这些人格指标,筛选出适合企业工作性质的员工。
此外,入职培训是员工进入正式工作前必经的重要环节。入职培训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员工入职之后的工作表现。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培训控制员工网络闲逛行为。以往的研究发现,让员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可以有效抑制员工的网络闲逛意向(Zhang et al., 2015)。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时,可以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所需的条件,激励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这样的话,企业在保障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员工的网络闲逛行为。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季慧丽、毛丽红:《网络怠工研究: 回顾与展望》, 载《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年第3期, 第418-422页。
2.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85.
3.Askew K, Buckner J E, Taing M U, Ilie A, Bauer J A, & Coovert M D.Explaining cyberloafing: The role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6(7): 510-519.
4.Askew K, Coovert M D, Vandello J A, Taing M U, & Bauer J A.Work environment factors predict cyberloafi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Washington D C, 2011.
5.Askew K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loaf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a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a model of cyberloafing.Doctorial Dissert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2012.
6.Barlow J, Bean L, Hott D D.Employee “spy” software: Should you use it? 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 Finance, 2003, 14(4): 7-12.
7.Barnes C M.I'll sleep when I'm dead: Managing those too busy to sleep.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11, 40(1): 18-26.
8.Barnes C M, Schaubroeck J, Huth M, Ghumman S.Lack of sleep and unethical conduct.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1, 115(2): 169-180.
9.Baumeister R F, Muraven M, Tice D M.Ego depletion: A resource model of volition, self-regulation, and controlled processing.Social Cognition, 2000, 18(2): 130-150.
10.Berry C M, Ones D S, Sackett P R.Interpersonal deviance, organizational deviance, and their common correlates: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 92(2): 410-424.
11.Blanchard A L, Henle C A.Correlat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cyberloafing: The role of norms and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3): 1067-1084.
12.Block W.Cyberslacking, business ethics and manage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1, 33(3): 225-231.
13.Bronfenbrenner U.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London, England: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92.
14.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15.Christian M S, Ellis A P J.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workplace deviance: A self-regulatory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5): 913-934.
16.De Lara P Z M.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cyberloafing in the workplace: Has "anomia" a say in the matt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7, 10(3): 464-470.
17.Fredrickson B L, Losada M F.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 60(7): 678-686.
18.Henle C A, Blanchard A L.The interaction of work stressors and organizational sanctions on cyberloafing.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8, 20(3): 383-400.
19.Henle C A, Kohut G, Booth R.Designing electronic use policies to enhance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fairness and to reduce cyberloafing: An empirical test of justice theor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4): 902-910.
20.Jia H, Jia R, Karau S.Cyberloafing and personality the impact of the big five traits and workplace situational factors.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13, 20(3): 358-365.
21.Lavoie J A A, Pychyl T A.Cyberslacking and the procrastination superhighway: A web-based survey of online procrastination, attitudes, and emotion.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01, 19(4): 431-444.
22.Liberman B, Seidman G, McKenna K V A, Buffardi L E.Employee job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cyberloaf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6): 2192-2199.
23.Lim V K G, Teo T S.Cyberloafing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The internet and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2006, 7: 241-258.
24.Lim V K G.The IT way of loafing on the job: Cyberloafing, neutralizing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5): 675-694.
25.Lim V K G, Chen D J Q.Cyberloafing at the workplace: Gain or drain on work?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2, 31(4): 343-353.
26.Lim V K G, Teo T S H, Loo G L.How do I loaf here? Let me count the way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2, 45(1): 66-70.
27.Malachowski D.Wasted time at work costing companies billions.San Francisco: Frank Vega, 2005.
28.Markus H R, Kitayama S.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29.Mastrangelo P M, Everton W, Jolton J A.Personal use of work computers: Distraction versus destruc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6, 9(6): 730-741.
30.O'Neill T A, Lewis R J, Carswell J J.Employee personality, justice perceptions, and the prediction of workplace devianc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 51(5): 595-600.
31.Park H S, Smith S W.Distinctiveness and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norms, personal descriptive and injunctive norms, and societal descriptive and injunctive norms on behavioral intent: A case of two behaviors critical to organ don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7, 33(2): 194-218.
32.Prenda K M, Lachman M E.Planning for the future: a lif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control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adulthood.Psychology and Aging, 2001, 16(2): 206-216.
33.RuningSawitri H S.Role of Internet experience in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work stressor on cyberloafing.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7: 320-324.
34.Sharma S K, Gupta J N D.Improving workers' productivity and reducing internet abuse.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 44(2): 74-78.
35.Sheikh A, Atashgah M S, Adibzadegan M.The antecedents of cyberloafing: A case study in an Iranian copper industr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51(10): 172-179.
36.Strathman A, Gleicher F, Boninger D S, Edwards C S.Th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Weighing immediate and distant outcomes of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4): 742-752.
37.Sykes G M, Matza D.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A theory of delinquenc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57, 22(6): 664-670.
38.Vitak J, Crouse J, LaRose R.Personal internet use at work: Understanding cyberslack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5): 1751-1759.
39.Wagner D T, Barnes C M, Lim V K G, Ferris D L.Lost sleep and cyberloafing: Evidence from the laboratory and a daylight saving time quasi-experimen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2, 97(5): 1068-1076.
40.Zhang H, Zhao H, Liu J, Xu Y, Lu H.The dampening effect of employees’future orientation on cyberloafing behavio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 6(1): 1-10.
■ 责编/王震 Tel: 010-88383907 E-mail: hrdwangz@126.com
Review on Employees’ Cyberloafing and Its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Zhang Heyun, Zhao Huanhuan and Xu Yan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Cyberloafing is a new form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which means that employees use their companies’ Internet access for non-work-related activities during the working hours.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ncealment, universality and harmfulness.Several individual internal factors and some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can influence individual’s cyberloafing behaviors.There are three theorie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yberloafing, namely, the neutralization theory, ego depletion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In the end, we presented several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for researchers and provided several managerial suggestions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Key Words:Cyberloafing; Neutralization Theory; Ego Depletion Model;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anagerial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