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启发性提问
2016-05-14甘亚力
甘亚力
新课程改革以后,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改变,启发式教学逐步取代注入式的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成,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应运而生.何为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具有何种意义?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笔者基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解读启发性提问的概念与意涵,探寻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性提问应用的方法与过程,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一、启发性提问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解读
1.启发性提问的意蕴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采用“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启发性提问的产生为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启发性提问是启发性教学方式的一种提问形成,这种提问与一般的提问不同,它需要通过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逐步透过表面发现事物的本质,它的最大特色在于提问方式的多元化、提问程度的深入化与答案的不固定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2.启发性提问的意义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征为三个方面,一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提问通常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提问与答案总是一一对应,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是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提问的形式主要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提问的程度比较浅层,缺乏深入的引导.很多提问都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的挖掘问题背后的实质,只是某些公式或定理的简单背诵与记忆.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引入启发性提问来改变传统提问的不足与弊端,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启发性提问能够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情境既指物理层面的开放性,又指精神层面的开放性,物理层面的开放性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探讨问题的相关问题,精神层面的开放性是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维想象与创造能力,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不同维度,从不同视角解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其次,启发性提问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讨论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个物理问题展开讨论、独立研究或实验操作,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突破“你问我答”的传统提问结构,采用小组作答、集体作答或个人作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探究.最后,启发性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求事物的本质,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知识内容.启发性提问不是浅层次的提问,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事物或原理的内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质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表层知识的认识走向深层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启发性提问用于初中物理教学
1.初中物理教学讨论式提问的应用
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是基于讨论的方式来探讨教师提出的物理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相应的内容,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帮助者,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依据学生的讨论进度与过程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不同的物态变化进行讨论,不同的小组可对升华与凝华、汽化与液化、熔化与凝固等不同的物态变化内容进行自由选择,按照不同物态变化的含义、现象、原理等方面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不同物态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物态变化的相关内容.
2.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散式提问的应用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散式提问是基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提出的,这种提问方式利用学生思维中的扩散、辐射与求异的特性,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不同方面、不同视角、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学生在学习了摩擦力、重力、大气压、惯性等方面的物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分别假设“生活中没有摩擦力、重力、大气压与惯性时,人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假设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发散性的思维与想象来理解这些物理现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促进学生在掌握这些物理现象基本内容的同时,从不同视角来看待不同的物理问题.
3.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式提问的应用
比较式提问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不同物理现象、物理知识之间的比较,引导学生明晰不同物理现象的共性与特点,厘清不同物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利用比较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如在学习光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针对光的反射与折射这部分内容,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提出“生活中哪些现象时光的反射?哪些现象是光的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有什么区别?”,“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光的发射与折射原理?”,通过这些比较式问题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折射与反射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对不同物理知识的分化学习程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学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对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这部分内容的提问也可以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通过比较式提问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式思维,从而更深层次培养学生地发散性思维.
综上所述,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启发性提问的不同表征方式入手,依据讨论式、发散式及比较式的不同提问方式,结合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合适的提问方式开展课堂提问,摆脱传统物理教学的注入式教学的束缚,积极探索合作性、探究性、自主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内容,有序的组织教学过程,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理解、深化物理教学内容,避免浅层化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
初中物理教学要深入挖掘启发式提问的优点,掌握启发式提问的具体过程,结合其他提问方式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