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采访技巧的转变

2016-05-14于博

新媒体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转变新媒体

于博

摘 要 新媒体并非是个陌生的概念,如今,对于新闻采访而言,新媒体既是一种新的手段,也是一个新的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记者在采访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在新的技术和理念的冲击下,新闻采访的技巧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转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采访技巧;技术和平台;转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8-0152-02

近几年,新媒体已不是最初的“第四媒体”这个概念这么简单了。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设了新媒体部门,一线记者要直接给新媒体供稿。同时,新媒体技术上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拍摄采访模式不断地被挑战,可以说,在新的环境生态下,新闻采访已经不是单一的说话的艺术,在这个基础上,附加了更多转变的可能性。

新闻采访简而言之,就是获取信息,获取和新闻事件有关的一切的关键信息。第一是“一切”,第二是“关键”,这就意味着记者在新闻现场,要利用一切手段来获取全部的、最重要的信息。然而新媒体时代,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记者在新闻采访时,必须利用好新媒体,来更好地实现新闻

报道。

1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

最早概念里,新媒体意指一种的新的技术手段,基于新的硬件和装备,使得信息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方便获取。相对于广播、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终端出现的新闻形态,就被称为“第四媒体”。

近年来,新媒体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代名词,而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平台。总而言之,就是技术和平台的结合。

首先,技术是理性的、科学的,设备拓展带动了内容升级和革新。从最早的互联网论坛,再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阵地一直在变,其中就是技术在引导着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化。这是技术的巨大魅力,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你想要的信息。

其次,就是平台。“自媒体的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1]这种过去的模式实际上正逐渐改变。如果说技术还是单一的因素,但是今天新媒体的概念,已不仅是技术的代名词。新媒体已经逐渐衍生成一个重要的平台。依靠互联网形成的微博和微信,已经变成了民众主动获取信息,取得民众信任的一个新型平台。区别于以往传统媒体利用自身搭建的新媒体阵地单一的信息发布方式的转换,新媒体已开始自主采写新闻信息,形成独立的媒体平台。在长期的信息对流中,民众也逐渐信任了新媒体的平台。因为它更快速,更全面,更加便捷。这正是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在今天媒介环境中的独一无二的表现。

所以,今天谈新媒体的这个概念,不再是单一的某一个因素,而是一个像传统媒体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庞博的综合体。

2 对新闻采访技巧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变的

理解

新媒体环境对记者采访造成的冲击,很多学者认为主要是技术上的。但是,如今,新媒体的“平台”优势凸显之后,其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记者在采访时,抛去技术上的升级,更有着拓展其他渠道的可能性。“整合、融合和汇聚已成为当代传媒形态发展的主流。”[2]

首先,新媒体的技术飞速发展,从最开始的文字直播,到现在的视频直播,在技术领域,新媒体的技术革新,已经让其平台有了不可思议的传播力。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采访时就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依靠的信息源也不是单一的采访对象。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收集,以及实时更新,给记者的采访带来了更多帮助。

其次,就是平台对新闻采访的影响。很多电视台自身就开辟了新媒体平台,在传统播出平台播出新闻的同时,许多记者也要及时地在新媒体推送相应的稿件。这时,新媒体平台会优先传统媒体发出新闻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时对关键信息的整合能力的提高,并熟悉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以此来及时更新信息。此时,新媒体不再是一个技术指标,而是一个正式的平台,有着自身独特的制作规律,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应该及时调整和适应。

最后,新闻采访的原则就是获取真实关键的信息,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同时为在新媒体平台发稿而做好准备,也成为了记者采访的一个新的挑战,逼迫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无论是技巧,还是节奏,都不得不发生改变。

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具体操作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不改变,就很难在新的环境下呈现出流畅而准确的报道。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警惕,就是在新媒体的侵入下,新闻采访有了更多便捷的渠道,记者本身也要更加谨慎,在获取信息源时,记者也要多加核实和确认,新闻一旦没有了真实性,那么无论何种改变,都变的毫无意义。

3.1 利用技术革新,增加采访信息源

记者采访的第一要务,就是获取和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所有的采访都是为了信息而准备。

传统的新闻采访,第一步是找到新闻事件当事人,获取直接的和第一手的对于新闻现场描述和叙述的信息源。这一点尤为关键。传统的方式通过打听,现场观察来寻找,这固然是一个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当事人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上留下蛛丝马迹,比如:聊天记录,网络照片,甚至一条描述心情的签名,都可能给予记者寻找的

线索。

在无法找到当事人,第一核心事实无法确认时,记者不妨通过周围人的探听,以获取当事人在新媒体上的一些迹象,由此还原新闻现场。

其次,因为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即时性,在记者采访遇到阻碍,一时打不开局面时,记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发布一些关键性问题,根据网友的回复,来反复核实没掌握的或者尚未知情的信息,以使得新闻现场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3.2 重新定义新媒体平台,定制独家角度新闻

新闻采访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制作一条完整准确的新闻。新媒体时代,一个记者可能身兼多职,在现场可能是一个提问者,也是个拍摄者,甚至还要和前方连线直播,不断实时发送新闻信息。

第一,重新定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不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从采写到制作,再到最后的播出,都有着自身的规律。比如:新媒体的即时性,关注度易流失性,甚至记者的文稿语序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第二,定制独家角度新闻。“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的现实,也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解读告诉了观众。”[3]这是纪录片的一种还原技巧,依然值得记者效仿。对于很多时候,新媒体给予了记者新的还原事实的机会和契机,甚至利用市民收集拍摄的照片以及一些零星的录音,也可以在新媒体地持续关注下,形成完整的新闻信息链条。这正是独家新闻角度形成的过程。

3.3 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多方信源多方核实

毋庸置疑,新媒体给记者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之而来的,记者在前方的技巧不再单一,不再是只有刨根问底一个办法,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作为自己探访事件信息的一个支点。

但是,同样记者也应该警惕。本文强调的是新闻技巧的转变,是要在此前的基础上,更好地调整,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但不是完全依赖新媒体的帮助,如果失去了原始新闻记者应该做的基本工作,那么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就变成舍本求末了。

除了现场的信源,新媒体获取的信源,每一个信源都不能放过核实这个环节。记者在现场,应该利用交叉信息,多印证,利用常识进行辨识,以获取最终的真相。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记者不应该惧怕新媒体的入侵,而应该视之为契机,不断深化和提升自己的采访技巧,以获取更踏实和准确的新闻事实。

同时,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也要求记者是个多面手,掌握各项技能,以应付不同平台对稿件或者视频的要求,以此来完成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6(2):134-138.

[2]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J].国际新闻界,2006(7):7-11.

[3]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3.

猜你喜欢

转变新媒体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