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型大学使命陈述比较分析
2016-05-14刘烨
[摘要]使命陈述是对组织使命的文字陈述。随着美国大学开始公布使命陈述之后,英国大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也逐渐公布各自的使命陈述。以罗素大学联盟的24所研究型大学为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大学使命陈述的具体内容,以期为我国重点大学制定使命陈述提出借鉴。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使命陈述;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20001051使命陈述与高校发展
任何组织都应该有自己的使命。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所赋予的责任,是大学的价值追求和奋斗方向。江西师范大学眭依凡教授认为:“使命是人们对组织必须承负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1]在他看来,使命承担了人们对组织的期望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规划大学的目标和任务。使命陈述是将使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组织对外的一种正式的宣告。
然而,使命陈述的制定到底是否有意义、是否在高校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支持使命陈述有用论观点的主要是一些组织行为学的学者,他们试图通过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来解释使命陈述的必要性。在他们看来,使命陈述是组织活动开展和实施的基础,能有效地指导组织的一切活动,清晰地展现组织自身的价值和理念,同时高效地实现各项目标。加迪纳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使命陈述,组织的活动和实践就不能推动组织的发展[2]。而科恩和马奇、纽森姆等学者则认为大学使命陈述空洞无意义,缺乏指导性,并为此做出了一些实证研究。柴特检验了几十所高校的使命陈述,认为它们看起来是雷同的,因为都包括了模糊和索然无味的目标[3]。本文认为尽管目前的大学使命陈述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大学的核心宗旨和价值取向,至少能够明确高校开展活动时的出发点和意图,能够指出活动方向,形成高校发展的特色。因此,对这些大学使命陈述展开研究,制定合理的大学使命陈述还是有意义的。
尽管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或历史背景方面千差万别,但从西方大学演变而来的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统治的地位[4],尤其是处于中心地位的研究型大学,不仅享誉盛名,而且有着可观的研究基金,是知识与真理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罗素大学联盟由英国24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组成,被誉为“常春藤联盟”,代表着英国最顶尖的大学。文章以罗素大学联盟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个大学使命陈述的文本,以此了解英国著名大学使命陈述的内容和特点,从中得到学习和借鉴。
2英国研究型大学使命陈述的特点分析
罗素大学联盟24所大学中有14所大学(分别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网络主页上有对自身使命的具体陈述,以使命(mission)或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的形式出现。笔者将这些使命陈述逐一打印出来,对具体文本的要素进行分析,根据要素出现的频率和内容进行评价。在这14所大学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要素和相关表述如表1所示,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要素分析和内容比较发现以下特点。
(14)领先的教学研究;成为世界教学和研究的领先者;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成为研究和教学世界领先的大学之一;致力于世界领先的研究;造福社会
(14)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活;为本土的学术、文化和经济服务;让世界更美好;努力使社会的、环境的和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学生培养
(9)对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全球公民;培养下一代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学者;成为世界公民;发展学术界、研究领域、博学的行业和商业创新的领导者;毕业生拥有最高的专业素养;学校定位
(9)保持世界领先的科研和教学机构;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个杰出的机构,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学之一;成为世界教学和研究的领先者;知识创造
传播(8)增加人类知识和理解;理解事情的起因;知识的进步;确定新的研究领域;探索真理;对外合作
交流(8)为世界各地的学生教育;和别的组织合作;鼓励海外学生的申请,增加国际经验;第2期刘烨英国研究型大学使命陈述比较分析
教学研究2016
2.1注重大学的基本职能,强调“教学与科研”、“造福社会”和“学生培养”在14所大学的使命陈述要素统计结果中,每一所大学都强调“教学研究”和“造福社会”,两者并列第一,紧追其后的是“学生培养”和学校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定位”,接着便是从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关注的“知识创造与传播”和体现时代特点的“对外合作交流”。
从大学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世纪的欧洲赋予了大学创造传播知识、培养高贵有教养的人的职能,德国洪堡大学更是将科学研究的重任交托给大学,而后美国高校迅速发展,把大学从象牙塔引向社会中心,大学的职能扩展到了对社会的参与。由此现代大学形成了公认的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些很好地体现在研究结果中,“教学研究”、“造福社会”和“学生培养”这三个要素出现的次数位列前茅。尽管学校不同,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使命陈述中强调大学的基本职能。在不少学者看来,大学之所以经久不衰,也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三种最本质、最重要的职能。而我国重点大学的使命陈述常常将学校定位放在首位,其次是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
在彭正霞和陆根书对中国C9联盟大学的使命陈述研究中,8所学校均涉及到学校定位,7所学校涉及到人才培养,6所学校涉及服务社会,只有4所学校提及科研[5]。科学研究是知识创造的源泉,也是知识应用的途径,只有培养出合格出众的学生,才能维护、传播、再创造这些新知识,才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改善生活,服务社会,也得以间接夯实大学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使命陈述中应该强调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才能够让大学永葆强盛的生命力,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够使学校的理想定位得以实现。
2.2教学与科研并重,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教育与研究机构19世纪以来,随着大学担负起研究的使命,如何处理好研究和教学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一直困扰着高校,特别是20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和教学之间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但 “教学和科研不能相分离”几乎是当今学者们的共同信念。根据京都大学江原武一的研究,认为倘若教学与研究过度分离,则可能扭曲教学的性质和形态,容易使大学教师分成两个集团:专司教学的大学教师和专司研究的大学教师[6]。研究和教学如此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但不同大学仍会有所偏向。尤其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的使命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美国221所研究型大学中,203所(91.86%)明确表明其研究使命,106所(47.96%)提出教学使命[7]。不难看出,在使命陈述中过度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容易导致教学和研究的地位不同,影响二者的协调统一。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这些英国著名大学的使命陈述中教学和研究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二者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常常以“teaching and research”或“education and research”来表达。虽然这些高校也都是研究型大学,但是每所学校都能很好地摆正“教学”和“研究”的位置,始终对二者一视同仁,并且在学校的发展目标中,也都是定位为一流的教学与科研机构。使命陈述构建了高校各项活动的基本框架,在使命陈述中“教学”和“研究”占据相同的比重,能够保证高校发展建设中对二者有着相近的重视和投入,保证“教学”和“研究”双管齐下,共同发展。
2.3学生培养方向明确,以有作为的顶尖人才为目标在14所大学中,9所学校都提及了“学生培养”的问题,其中对于学生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比较明确。与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相对应,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也均以杰出的、能服务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如华威大学希望能输送“对社会和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全球公民”[8];伦敦大学学院旨在“发展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界、研究领域、博学的行业、商业和创新方面的领导者”[9];爱丁堡大学则努力培养“拥有最高专业素养的毕业生”[10]。这些研究型大学不仅对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明确地指出了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甚至是校内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和依据。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学者”的帝国理工学院,大力发展科学和医学,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高水平人才,效果显著。经过不断的努力,它在英国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工科最好的院校[11],拥有72名皇家院士、84名皇家工程学院院士,同时校友中有14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12]。
相比之下,综合实力较这些知名研究型大学薄弱一些的大学在使命陈述中对学生培养的方向和类型没有明确具体地表达,使用了一些较为笼统抽象的概念。譬如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的使命陈述是“追求满足雇主需要的、兼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的高等教育,并能帮助学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竞争世界中获得成功”[13]。“成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汇,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并未明确地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使得使命陈述未能很好地发挥指导性作用、为高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
2.4加强对外合作,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不再封闭,而是不断对外开放,渐渐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的中心,走向世界的舞台,关注与外界的合作,关注国际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2014年9月召开的第5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中,更是强调了全球化已然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会议的焦点集中在了“国际化、区域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上。在国际舞台中,英国高校不仅看到这种变化趋势,更是在使命陈述中重点强调了与本土组织乃至与世界组织的合作。
资料显示,8所学校都提到了“对外合作”的相关词汇,譬如“与创新企业的合作”、“与国际接轨”、“通过自身或与别的组织合作造福社会”、“与工业和致力于研究的同仁保持紧密合作”、“继续发展与欧洲共同体和其他国家有关的教学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大学学院,“使命”内容强调“UCL是一所全球化大学”[9]。这所学校从创校之初就拥有超前的理念,精神之父杰里米·边沁所倡导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伦敦大学学院的建校之本。故而,这所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强调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理念,不仅在招生政策上严格保留沿袭已久的非宗教特点,也提倡最大限度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这种特点体现在语言课程的设置上,该学院成为首个开设英语文学、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学科的综合学院[14]。注重海外校区的建设,已经在中国宁波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建立分校的诺丁汉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5突出学校特色,形成高校发展的品牌战略
纵观各个学校使命陈述的内容可以发现,多所学校的使命陈述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打造不同的品牌影响。如以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课程闻名的纽卡斯尔大学,在使命陈述中声明要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打出了鲜明的“教学品牌”;爱丁堡大学则要打造“人才品牌”,要“招募和发展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学生和最优秀的教职工”[10];而帝国理工学院不仅要打造“学生品牌”,“培养下一代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学者”,同时也强调了“学科品牌”,重点打造科学和医学,声称“在科学、工程、医学和商务方面提供世界级的奖学金、教育和研究水平”[15]。当然,作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多数学校都会打出 “科研品牌”,如华威大学要成为“世界研究和教学的领导者”[8],在研究方面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在英国、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建立起卓越的学术声望。
高校品牌战略就是根据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通过学校的整体优势和独特个性,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提升学校竞争力,提高社会普遍认同感的过程[16]。在使命陈述中,突出高校的特色,形成自身的品牌战略,有助于高校集中资源,发展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保持学校特色,这一点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不谋而合——“普利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