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2017-01-09周建新杨桦华吟

高教探索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关系

周建新 杨桦 华吟

摘要: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跟踪调研,结合主客观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教师职称、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班级规模、考试方式这8个课堂因素有直接关系,并揭示了其间的关系特征,希望对提升高校人文通识课到课率有所启示。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课堂因素;关系

当前,通识类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文通识课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尤其在理工类高校中,人文学科课程与学生的理工专业课程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在各自领域更全面、平衡地发展。在评价课程有效性的依据中,课堂到课率占据重要地位。到课率越高说明课程越有价值,表明了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肯定。反之,到课率偏低,说明课程存在一定不足,未获得学生高度认可,教育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课程亟待完善。

然而,据相关研究,当前各大高校通识课的到课率总体而言并不令人满意,课堂缺勤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说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绝不能忽视。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采取一些办法来改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低的情况,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施奖惩措施等,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终究尚未有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果。影响人文通识课课堂到课率的原因多多,且其中有些原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是动态、复杂的关联关系,难于同时改善或解决。影响到课率的原因也有课内原因和课外原因之分,课内原因包括这些因素:教师(如外形、职称、年龄、话语风格)、教学方法(如填鸭式教学、互动教学)、教学内容(如有趣有用、有趣无用、有用无趣、难易等)、教学场所(如教室光亮或阴暗、教室楼层高或低、教室空气干燥或潮湿、教室温度高或低等)、教学时间(如白天或晚上、周末或假期等);课外原因包括这些因素:天气(如天气宜人或雷雨暴雨天气)、学生(如身体健全或残疾、身体生病或无恙、情绪低落或高涨或正常、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喜好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是否与上课时间冲突、其它课程上课时间是否与本课程时间冲突等)、以及其它不可预料的课外原因。不论课内还是课外因素,它们都会共同和微妙地影响课程到课率,其共同影响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是难以一一厘清的。

然而,不论问题有多复杂,解决问题的努力决不可停歇。为了解影响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各课内因素(或称课堂因素)各自起的作用特点,笔者与其他人员一起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开设的118门人文通识课进行了全程跟踪调研。调研方式包括随堂听课记录、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等,随堂听课记录包括记录学生到课率、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课堂活动特点、点名频率、考核方式、班级人数规模、教师外形特点、职称和性别等,以便深入了解每一门课程到课率与各课内因素的关联关系。经过一个学期的调研,我们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得出以下发现。本文所称的人文通识课包括人文科学通识课和社会科学通识课,为了行文便利,简称为人文通识课。

一、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的主观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将调研的118门课程的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由于有些课程的调研数据不够完整,只整理出完整、有效的113门课程的数据。笔者将每门课程的数据分别按课程名、教师姓名、教师外形和性格、教师职称、教师性别、教学方法、课堂活跃度、点名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方式、班级人数规模、应到人数和每次课实到人数等进行分类,形成了113门课程的分类数据表,即113组数据,以下分析就是基于这113组有效数据进行的。

总体来看,在113门通识课程中,有近一半课程的到课率在60%-80%之间,也存在个别课程到课率极高或极低的现象。由于在调研过程中清点到课学生人数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比如在清点到课人数时可能出现学生有特殊情况已暂时离开教室的现象,因此实际到课率应更高一些,但不会相差很大。但无论如何,全校的人文通识课60%-80%的到课率并不是很理想。可见,探究影响通识课到课率的因素,包括课内和课外因素,以利于采取应对和改善措施,提高到课率,这是非常必要的。

调研数据也表明,学生到课率也存在着一定的依时间而变化的趋势。约有61%的课程,其到课人数的最大值出现在第一和第二次课中,换言之,在人文通识课开课最初的两次课,到课率通常是比较高的。而在学期期中阶段,到课人数逐渐回落至平稳。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课程没有达到学生预期期望值,抑或是学生在摸清课程教学要求特点之后选择“偷懒”旷课,使得到课率有所下降。此外,临近期末时,到课人数又有所回升,这可能是学生需要了解期末考试相关事项所致。

总之,本次调研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总体特点是:到课率多集中于60%-80%之间,也存在少数两极分布,总体到课情况不理想。到课情况存在一定的时间影响趋势,具有先高后下降,最后稍许回升的特点。

以上是总体情况,下面是对一些具有共性或类型化数据的具体分析。

(一)极低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发现,有12门课程(约占11%)的人文通识课平均到课率低于50%,即到课人数不足一半,这说明存在大部分学生旷课的现象,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对比这些课程的调研记录数据表,可发现一些共同特点:授课教师形象的描述中类似“年轻”、“时尚”的字眼出现得较多,这些课程的课堂活跃度普遍一般,点名频率大都较低,课堂作业大部分较少。最为显著的一点是,绝大部分课程是应到人数达到120人的大课堂(如表1所示)。

(二)极高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发现,有6门课程(约占5.3%)的到课率高于90%,也就是说学生几乎全勤。甚至其中有个别课程的到课率高于100%,原因在于一些没有选修该门课程的同学也前来听课,这部分同学数量不少,且几乎每周如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6门课程中有些课程开设了几个班,在不同时段授课,但到课率同样很高,例如《西班牙语初级》和《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这说明这些课程不论在何时段上课,也不论是哪些学生听课,学生们都很愿意到课。对比发现,这些高到课率课程多为全英课程,课程的班级人数规模均不超过60人。授课教师均为女性,且调研记录中多次出现“漂亮”、“长相好”等字眼。多数课程课堂较活跃,点名频率低,作业较多(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高到课率的全英人文通识课的相关课堂因素具有如表2中的特点,即教师为女性,长相好,课堂活跃,很少点名,作业较多,小班授课。

(三)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的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中发现有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而到课率不同的情况。例如,“创业学”由三名不同教师授课,但到课率略有不同,观察其存在差异的课内因素特征,发现由女教师授课的那门课程班级的到课率要比由男教师授课的另外两个班级高,并且其课堂活跃度明显更高。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大学美育》和《岭南文化》课程中,女教师授课以及课堂气氛更活跃时到课率更高。此外,《物流与社会》课程的对比组可比性较强,该课程开设的3个班分别由3位外形长相接近的中青年女讲师授课,另外其他的课堂条件几乎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3个班的到课率特点是:课堂活跃度和点名频率高、以及作业量多的班级到课率更高(如表3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班级的情况下,高到课率的班级其课堂因素特征如下:女教师班级比男教师班级到课率高,课堂活跃度和点名频率较高以及作业较多的班级到课率也相应较高。

(四)同一教师讲授不同课程的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中也发现有同一教师讲授不同课程的情况,虽然案例不多,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比如,同一教师在两门课程中采用的授课方式相似,其课程作业、点名、考试的情况也类似,但到课率还是有所差异,例如有一位教师讲授的“创业学”与“营销学原理”的情况就是如此。这说明与教师和教学方法无关的因素也在影响着到课率,例如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或者其它课外因素。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课堂因素有多个,包括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班级规模等。其中对提升到课率有正面积极促进作用的课堂因素特征显示为:长相好的女教师、课堂活跃度高、作业较多、小班授课。而对提升到课率有消极负面作用的课堂因素特征显示为:外表年轻时尚的教师、课堂活跃度低、作业少、大班授课。此外,据前述分析,课堂点名频率的高低对课程到课率的影响不具确定性。

二、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的客观分析

通过以上对113组调研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了影响课程到课率的诸个课堂因素及其与课程到课率的关系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具体是如何起作用的,笔者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采用建立回归模型的方式进行客观数据分析。首先,将113组调研记录数据中的主观分类剔除,留下教师职称、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考试形式以及课堂总人数这些客观分类,且为了方便建模,对这些非数字化的课堂因素分类进行数值替换,具体替换形式如表4所示。

由于样本数量不是很多,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此模型只解释了到课率波动的43.19%。但是,由于调研对象学校所开设的人文通识课数量也有限,此模型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一些课堂因素与到课率是正相关的关系,另一些因素则是负相关的关系。在正相关的课堂因素中,可以看到,课堂越活跃、点名频率越高、作业越多、考试越严格、班级人数规模越小、由女教师授课的课程,其到课率可能会越高。在这里,通过模型分析,就可以明确地看到在前一部分的主观分析中无法确定的点名频率对到课率的影响,其对到课率的影响是正相关,即可以促进到课率的提升。

三、结论

通过对113门人文通识课的113组调研记录数据的主观和客观分析,发现了到课率与8个课堂因素的关系及其特征。具体而言,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教师职称、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班级规模、考试方式这些课堂因素有关,其中,女性教师更受学生欢迎,而教师职称、班级规模与到课率呈负相关关系,其余5个因素与到课率呈正相关关系。换言之,教师职称高、班级规模大、男性教师授课,对课堂到课率的提升可能没有明显的作用,到课率可能偏低,而教师长相好、课堂活跃度高、多点名、多布置作业、考试严格,则可能有利于提升课堂到课率。此外,年轻教师穿着时尚也不一定有利于提升课堂到课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开设的118门人文通识课的调研,提取其中113门课程的有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课堂到课率与相关课堂因素的关系特征。限于数据量的限制,其发现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应有一定参考价值,希望这些发现能对目前中国大学中亟需解决的提升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问题有些许启发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关系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理论力学教学方法交流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