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2016-12-19王定勇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导师制

王定勇

摘 要: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对保证教育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业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目标。而目前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主导地位不明确、学校支持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健全导师制等措施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提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创业;研究性教学;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21-0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多样化等均对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提高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1]与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相比,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石。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重视本科教育。衡量一所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基础性指标,莫过于本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而本科生科研又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科研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本科生科研的含义是指本科生实质性地参与研究项目或学科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深层的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作为江苏省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办学目标定位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正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势必成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因此,借鉴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验,深刻认识本科生科研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国内高校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一般现状及普遍问题,提出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我校实际的解决办法,显得尤为紧迫而切实。

一、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背景

(一)国外本科生科研计划的启示

世界一流大学中,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确立了现代大学的成功典范。洪堡提出,大学应当“把科学看作尚未穷尽、且永远无法穷尽的事物,并不舍地探求之。”[2]重视研究成为后来德国大学的首要标志。19世纪中后期,美国学者把德国大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带到美国。1978年,美国成立本科生科研理事会,旨在全美范围内支持本科生科研。1987年,美国召开了全国性的本科生科研年度会议——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有力促进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1998年,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即“博耶报告”),强调在本科教育中发展研究式学习对于提升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份在全美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性文件。在其影响下,美国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随后都开展了一定形式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使得美国成为现今本科生科研活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目前的情况,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多种类型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学生参与科研的形式多样,既有顶点体验课程、探究性课程、实验室研究、独立学习研讨,也有学期与学年论文、社区服务、海外学习等。从本科生在研究中的作用看,也各有侧重。有的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课题,也有以学生为主的课题,包括个体独立研究,也包括集体合作研究。

(二)我国本科生科研计划的经验

我国高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方面起步比较晚,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出现。1996年,清华大学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这是我国高校开展的最早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计划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学术研究。本科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结合自身科研条件选择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引下,秉持“以我为主”的理念,从整理文献、制订方案,到实验论证、分析总结,进行独立地调查研究。通过独立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客观的思考能力和大胆怀疑的批判精神。对完成计划的学生授予相应的学分,达到水准的科研成果可以取代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论文)。此后,国内一批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本科生科研活动。2005年,北京大学出台规定,首次将“研究课程”纳入学习正规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本科生科研学分制,完成了本科生科研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将本科生研究课程管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3]2007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标志着促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一)本科生科研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4],同时这也是树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根本依据。教育发展到现代社会,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为终极目标。而创新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不竭动力,也应该成为一个现代人的重要人格因素。经过科研活动,追求的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自觉进取的主体意识、追求卓越的心理取向,都得到有效提高。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目的根本在于树立科研素质与创新精神,这正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要素。因此,要把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格特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全面育人放在首位,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提供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高质量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最古老也最基础的任务,对强调科研的研究型大学也不例外,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本科教育开展的情况。因此,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而科学的进步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必定成为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内涵之一。“大学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正当的理由共同探究知识。”[5]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科研创新素养,需要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而作为人才宝库的高等学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博耶报告指出,“研究型大学应为学生提供在其他环境中不可能得到的科研体验,培养他们的能力。它们的毕业生应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学者,有极强的表达能力,精通本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为应对职业生涯或研究生学习中的挑战做好准备。”[6]要成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经过科研训练、实践锻炼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本科生的科研意识普遍薄弱,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相对缺乏。为数不多的本科生参与过老师的课题研究,但仅仅停留在查阅文献、积累数据等较低层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相当多的学生仅仅满足于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罔论科研创新。他们认为科研创新遥不可及,目光局限在专业课程,不愿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有的学生对科研创新活动抱有兴趣,面对科研活动却茫然无措,无法进行实质性研究。相较于国外大学生渠道多样的科研活动,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略显单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科研立项,一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仅此两种参与科研的途径所能涵盖的学生相对于连年扩招的本科生基数不成比例。

(二)教师主导地位不明确

多数高校对指导老师缺乏针对性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指导老师需要挤占自己的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因而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中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使得教师更多地把精力投注在自身的科研项目上,而很少专注于指导本科生科研。“各大学在招生材料中骄傲地宣称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先进的设施和开拓性科学研究,但成千上万的本科学生直至毕业也未曾见过这些教授,或亲身体验真正的科学研究。”[7]正是由于本科生在科研项目选题以及研究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了其成果价值不大,时而出现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专业教师是本科生科研的关键,“本科生阶段是人一生中思维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时期,组织他们参与科研活动,对于热情高而经验少的本科生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关键。”[8]

(三)学校支持程度不一致

学校的政策制定和经费支持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学校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后盾,很多时候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支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高。目前高校普遍重视研究生科研,相比而言,本科生科研活动总体处于被忽视状态。同时由于学科自身特点的差异,学校的支持重点往往集中在理工科,而对文科的支持较少。于是早茶学生不能构建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没有掌握合乎逻辑地思考或条理清晰地表达。二是资金支持不够。经费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基本物质保障,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一切课题都难以开展。学校对学生科研活动往往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有限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活动的物质需求,自然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面向师生的激励措施不完善,一部分学生宁可做兼职,也不愿意把课外时间用于做科研。同时,由于教师对学生科研的指导不到位,师生双方对科研活动都没有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致使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四、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来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制度。扬州大学长期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和关键。学校充分认识到,“为了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不少研究型大学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在经费、工作评定上予以倾斜。”[9]倡导在全校范围内鼓励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实践探索。

(一)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

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手段之一,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一个广泛共识。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逐步推广。研究性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通过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和学。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10]。通过推进研究性教学,逐步实现从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封闭教学观向开放教学观、应试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观的转变。研究性教学应该从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社会性与多元性全方位推进。

2006年,扬州大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至今已经走过十年历程。2012年,文学院率先在全校进行专业层面整体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次年建为学校首个研究性教学“教改特区”,拉开了全校专业层面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序幕,研究性教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研究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自我的学习能力和超越精神。探索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参与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方面,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辅以教师的精讲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既重视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固有的单一模式,做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者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重视过程评价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的重要性。教师要以研究的心态和眼光对待教学活动,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总的教学指导思想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策划,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环节和要素随时加以总结和调整。

(二)依托创新创业平台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这对于现代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早已指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大学生科研项目或科研训练项目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为大学生科研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确保科研训练和科研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对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在自主选题、制定方案、独立研究、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使科研活动在科学轨道上稳步前进。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生活和应用中。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竞赛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最高赛事,对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是国家层面实施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训练项目,该计划旨在促进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并在项目形式上有所延伸。从原来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变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及“创业实践项目”,已经成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发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以项目为平台,带动本科生加入科技创新与学术活动,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经过持续培育,文学院2012年以来本科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实践创新项目近20项;获得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惠民与科技下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社会的淬炼,大学生既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又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其责任担当。

(三)建立健全导师制

大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输出知识和与探索科学,更在于促进创造性思维与修养的完善。在高等教育中,培育创新性、个性化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打通课内课外,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有学者提出,导师制的实质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使学生“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11]。在国内大学中,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是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导师制可以采取多种模式:科研导师、项目导师、英才导师、全程导师、论文导师。

教师的参与程度,对本科生科研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科研导师定期向学生传达学术前沿、研究动态,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术背景,初步接受科学研究的规范训练。同时,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使其掌握科研的基本理念及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创新意识,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和提高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激发和不断对话,使教学、科研结成一个互动运行的统一体,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出“学科中心论”的历史局限,进一步强调学校的育人功能,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诸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高校管理层的支持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规范的学术钻研,本科生科研能力必将获得蓬勃的发展。

诚如智者所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秉承先进的学术理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视教学为学术,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新的地位。”[12]惟其如此,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才会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改课题“文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YZUJX2014-33B)

参考文献:

[1]陈子辰等.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3]本书编委会.北京大学年鉴200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7.

[5](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探究的场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9.

[6][7](美)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朱雪文编译.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

[8]周志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160.

[9]扬州大学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研究性教学参考资料.2009:2.

[10]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11]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7-30.

[12]陈学广.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扬州大学文学院教学案例选[C].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5.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导师制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