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教师群体的历史兴衰

2016-05-06刘擎擎

关键词:民办教师公办群体

吉 标,刘擎擎

我国民办教师群体的历史兴衰

吉 标,刘擎擎

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群体,曾经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民办教师群体从兴起、发展到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回顾、反思民办教师兴衰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全面地透析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为当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民办教师;农村教育;基础教育

民办教师是相对于公办教师而言的一个历史概念。所谓民办教师,主要是指在农村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一批特殊教师。他们主要由当地基层政府和组织部门来考察、审核,并经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或登记注册。民办教师是具有农村户口的教育从业者,他们没有正式的国家编制,工资主要由基层单位和村集体组织自筹资金予以补偿。他们除了承担日常教学工作之外,常常还要从事农业生产。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区根据群众的需要,依靠“民办公助”政策,极力兴校办学,招收了一批民办教师,解决了当时师资匮乏的问题,促进了边区和解放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政府在财政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借鉴边区和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在农村办学中大力鼓励“民办公助”,也开始招收了一批民办教师。此后,民办教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建国之初至21世纪初,我国民办教师群体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兴衰。民办教师曾经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主体力量,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迄今,民办教师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的背影”,但他们是一个不应被遗忘和忽略的社会群体。

本文拟对我国民办教师群体兴衰的历史进程进行全面梳理,探寻这一群体变迁的历史轨迹。根据建国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民办教师群体的兴衰大体可分为五个大的历史时期:“兴起与稳步增长期”(1949-1957)、“快速增长期”(1957 -1965)、“急剧膨胀期”(1966-1977)、“整顿与萎缩期”(1978-1993)、“迅速衰亡期”(1994-2003)。

一、民办教师群体的兴起与稳步增长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办教师群体快速兴起,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至“文革”前,我国民办教师的数量已经初具规模,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民办教师群体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几近凋敝,百废待兴,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极为落后,学校数量严重不足,受教育人口比例极低。新政权稳定后,党和政府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地区迅速接管旧式学校,对一些旧式私塾进行了改造,并大力倡导和鼓励兴办新式小学,聘用了一批民办教师。在短时间内,我国民办教师群体迅速兴起,到1951年底我国农村小学民办教师的数量从建国初的10.5万人迅增至42.5万人(见图1)。[1](P681)

经过3年的恢复发展,各级政府财政状况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有了很大改观,农村基层组织纷纷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不断巩固,对农村基层的控制力空前增强。与此同时,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第一,学校分布不均,公办小学过少。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学校分布区域不均衡,有些区域方圆几十里没有学校,而且学校以旧私塾为基础改造的民办小学居多,公办小学数量太少。第二,村民投入较大,经济负担过重。由于政府财政的紧张,在很多民办公助学校中,办学经费分担比例不合理,政府分担的过少,村民承担的比例过大,负担过重,影响了村民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第三,民办教师工资待遇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基层组织所筹资金不足,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难以持续保障,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这些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195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整顿和发展民办小学的指示》,要求各地重新规划农村小学布局,整顿和规范民办小学办学,增加民办小学的办学经费,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由于政府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农村小学民办教师总体规模有所下降。截止1952年底,农村民办教师的数量降为7万人,仅占当时小学教师总数的4.9%(见图1)。

图1 1949-1965年我国小学民办教师数量变化曲线图

(二)民办教师群体的稳定增长

1953-1956年,是我国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借鉴苏联经验,我国教育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对旧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期间,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到1956年,接办私立中小学的工作基本完成,除一些私立补习学校外,所有全日制正式学校完全实现了国办(或民办公助)。同时,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决定扩大小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群众办学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一些原本没有学校的村庄也通过各种途径创办了简易小学。1953-1957年,全国中学民办教师约1.5万人,小学民办教师在7万-15万人之间浮动,最高也没有超过中小学教师总数的7%。[2](P5)

应该指出,在建国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办教师逐渐成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开始分担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任,对缓解中小学师资紧张的状况和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提高乡村民众的文化水平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二、民办教师群体的快速增长期

1957-1961年期间,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股不切实际的冒进之风。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全国应在3年到5年时间内,基本上完成扫除文盲、普及中学教育……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普及高等教育。”[3](P498)此后,各地竞相制定教育发展的高指标,“放卫星”、浮夸风盛行,罔顾实际情况地提出了一些大而空的口号。例如,河南、山东等省提出了“一年变成文化省”;安徽、江苏、河北等省提出“一年内普及小学”、“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还有十几个省市都提出“一年内扫除文盲”等口号。[4](P220)在“大跃进”的狂躁气氛鼓噪下,各地不顾当时的客观条件,超常规地发展教育事业,在很多村庄兴建了一大批简易小学,儿童入学人数空前增长。有关数据显示,1958年我国小学数量急剧增加到77.68万所,小学在校人数达到2190.3万人。[1](P324)

在全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空前膨胀的同时,也急需一大批教师队伍来支撑。而当时公办教师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而在短时间内各地招聘了一大批民办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截止到1960年,我国中小学民办教师已达到69.6万人,比1957年增加了53.9万人[1](P56~120),增长了5倍之多。但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急躁和冒进,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违背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大批新建农村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1961年开始,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育领域的调整工作也随即展开。在“八字方针”的指导下,一些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很快又被撤销或合并。当年,我国小学数量为64.52万所,比1960年少8.13万所。[1](P324)相应地,政府对民办教师也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当时全国小学民办教师的数量也减少到41万人,出现自建国以来第二次下降的趋势(见图1)。

1962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学校教职工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为了减轻国家经济负担,发挥群众办学的优势,需要对县镇及农村的中小学进行调整,将部分农村公办学校改为民办公助学校。经过3年的整顿和调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加之此时学龄儿童入学高峰期已到,到1965年学龄儿童入学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学校数量又迅速增加。据统计,当年我国小学数量迅速增加到168.19万所,小学在校生达到了11 620.9万人[1](P325)。办学规模再次扩大后,师资紧缺的矛盾也凸显出来。加之在60年代初期的教育调整中,我国中、高等师范院校均减少了招生数额,师范生培养数量不足,这又加剧了当时农村师资紧缺的形势。面对农村中小学师资严重短缺的局面,全国各地又不得不采取措施,继续招收民办教师,以保证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由此,民办教师的队伍再度壮大,到1965年我国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数量激增至177.4万人,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1](P56~120)

三、民办教师群体的急剧膨胀期

文革初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鼓噪下,全国各地中小学停课闹革命,中小学生狂热地参与到社会政治和阶级斗争中,很多中小学教师被批斗、“靠边站”,学校办学一度停滞,我国的教育事业陷入瘫痪的局面。1968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省嘉祥县两名普通教师的公开信,建议“为减轻国家负担,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教师工资不再由国家发放,改为大队记工分。”此建议引起了中央的肯定和高度赞许。此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陆续将农村公社中的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大批公办教师强行下放回原籍。山东省首当其冲。据统计,被赶回原籍的中小学教师计4万之众,占当时山东农村中小学公办教师总数的33%。而嘉祥县全部1 000多名农村公办教师三天之内被统统赶走。[5](P237)民办教师大批下放后,全国很多地方农村学校办学根本无法维系,师资紧缺的矛盾异常突出。面对突如其来的剧烈动荡,各地教师聘任和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在没有经过规范考察和严格考核的情况下,又有一批民办教师如潮水般涌进了农村学校。[6](P55)

“文革”中后期,在造成民办教师数量急剧膨胀的因素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儿童入学人数迅速膨胀。1962年至1971年,是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第二次生育高峰,年均出生率在30%以上。生育的高峰势必造成稍后的学龄儿童入学的高峰。例如, 1972年全国小学入学人数猛增至3 600多万,是1968年的两倍多。[2](P14)二是师范学校招生的停顿。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缓慢,招生人数增长缓慢,文革时期师范院校一度停止招生。据统计,1966年至1971年,全国中等师范院校仅招生41.1万人。[1](P800)由于师范生培养的断层,“文革”时期全国农村所补充的公办教师总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学校教学的开展也就只能依靠大规模地招聘民办教师来替代。

需要指出的是,“四人帮”被粉碎后,党和政府没能及时清除和纠正“文革”中的左倾路线,教育领域中的错误政策和做法仍然在延续。由于人口增长的滞后效应,农村学校数量和入学人数还在进一步增加,民办教师数量的膨胀势头也在延续。到1977年,我国中小学民办教师的数量已高达491 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7](P334)

四、民办教师群体的整顿与萎缩期

改革开放后,伴随农村教育调整和改革的进程,各级师范教育体系重新恢复建立,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快速增加,并迅速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与此同时,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整顿、优化和精简,民办教师群体逐渐萎缩。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各地加强了对民办教师的管理、考核和聘用。第一,进行整顿,加强考核。1978年起,各地通过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调整整顿,淘汰部分经培训仍不合格的民办教师,优化民办教师队伍。第二,提升素质,转为公办。各级教育部门除每年固定安排一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外,还通过招考,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转为公办,并且到中师学校进行培训和进修。根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统计,从1978年到1993年经过15年的努力,全国大约有94.1万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大约有54.8万名民办教师被选招到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习;大约安置退休民办教师10.2万名;调整辞退不合格的民办教师75.1万名;因其它各种原因减少14.7万名,总计减少民办教师248.9万名。[2](P14)经过一番治理整顿,我国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数量由1978年的464.4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215.4万人。[8](P256)当然,在整个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中,民办教师仍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0%以上。

这一时期在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调整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第一,“民转公”政策缺乏合理性和稳定性。由于经济财政困难,很多地方“民转公”并不能有效贯彻和实施,影响了广大民办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民办教师待遇过低,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民办教师的生活处于困顿之中,极大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对教学的投入。另外,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民办教师人心思动,相继有一大批民办教师“下海”、“停薪留职”,从事第二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五、民办教师群体的迅速衰亡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稳定增加,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全面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时机逐渐成熟。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解决农村民办教师问题也已经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94年6月14 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关、转、招、辞、退”的原则和措施。同年7月3日,国务院又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争取到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此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落实“五字方针”,进一步加快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进度,我国全面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其中,浙江省最先行动,积极贯彻中央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1996年就顺利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省份。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强调各地政府要全面贯彻“五字方针”,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坚决辞退不合格的民办教师,逐年减少民办教师数量,确保世纪末完成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历史任务。《通知》还提出了明确的年度目标和计划,即“1997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要从1996年的17%减少到12%,1998年比例减少到7%,1999年比例减少到3%,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此后,各地在加强民办教师管理、提高素质和改善待遇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统筹规划,分步解决,成效显著。在“九五”期间,全国各级政府提供了近百万个“民转公”名额,通过各种形式考试,近百万民办教师得以“转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办教师;各地通过业务考核,也清理了一批不规范聘任的代课教师以及业务素质不合格的民办教师;期间,还有一批教师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逐渐退出了工作岗位。总之,由于各种措施的有效贯彻,农村中小学民办教师数量急剧减少。至1999年底全国仅剩53.81万人,总数比1994年减少了近四分之三,全国有近10个省市(如浙江、北京、天津、上海、江苏、黑龙江等)也已经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实现了农村在任中小学教师全部为公办教师的目标。当然,由于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财政状况不同,各地所出台的解决民办教师的政策也有较大差别,全国所有省份最终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时间实际上推迟到了2003年底。

六、结语

我国民办教师群体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兴衰,迄今已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民办教师扎根乡土,“亦教亦农”,他们是一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艰苦的教学条件和微薄的物质报酬支撑下,他们安贫乐教,任劳任怨,承担起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在整个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结构中,民办教师也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他们是国家在乡村中的“代言人”,是正统社会文化的捍卫者。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递下去,对维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教师还是我国乡村中的“知识人”、“文化人”,构成了乡村社会中数量庞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民办教师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还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肩负重要的文化教化使命。建国后,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传统的伦理秩序逐渐式微。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不断被边缘化、空心化,深陷发展的困境与危机之中: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秩序混乱,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价值观迷失。当今乡村社会深陷文化危机,加强乡村治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而言,我们需要继承和重塑新型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亟需发挥“乡贤”的作用。乡贤是“乡村知书达礼并以德服众的人”[9],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10]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有一个“乡贤”的群体,他们是乡村中的文化人,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始终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以教化相邻,泽被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乡村文化的脉络,也成为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11]

当前,一大批退休(或转正)的民办教师可以构成新“乡贤”的重要主体,应该成为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他们既了解乡土文化心理,又熟谙现代社会规则,既经历过传统文化熏陶,又具备了现代人文精神。[12]发挥他们的“余热”,鼓励他们参与乡村社会的治理,对于凝聚人心、促进乡村和谐与增进乡村文化大有裨益。

[1]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孟旭,马书义.中国民办教师现象透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1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6]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7]曹阿弟.民办教师春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8]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93年)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9]赵法生.再造乡贤群体,重建乡土文明[N].光明日报,2014 -08-11(02).

[10]王先明.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北京日报,2014-11-24(19).

[11]龙军.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N].光明日报,2014-07-21(04).

[12]刘伟等.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N].光明日报, 2014-07-02(01).

[责任编辑:况 琳]

The Historical Rise and Fall of the Citizen-managed Teacher Groups in China

JI Biao,LIU Qingqing

As an unique educational force, the citizen-managed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rural basic education.From emergence to its disappear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citizen-managed teachers have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To recall and reflect on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rise and fall of citizen-managed teacher groups can help us fully analyze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rural ba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itizen-managed teacher; rural education; basic education

G451.2

A

1009-7228(2016)02-0024-05

10.16826/ j.cnki.1009-7228.2016.02.006

2016-02-20

吉标,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刘擎擎,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格研究”(BAA140012)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民办教师公办群体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新民办教师进退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神数据
农村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