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6-04-21杨俊勇
王 剑 杨俊勇
(樟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江西樟树 331200)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王剑杨俊勇
(樟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江西樟树3312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2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两组均纳入病患36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理想,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大剂量;纳络酮;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发病较急,且病情变化速度快,临床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有部分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后仍处于昏迷状态,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促进患者苏醒,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的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上述患者均在入院后予以详细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排除标准:同时合并其他脑部原发疾病、存在其他严重合并伤以及不同意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8.1±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2例,摔伤8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8.2±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2例,摔伤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手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改善脑部循环,颅内压实时监测、机械通气、循环支持以及亚低温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纳洛酮0.1~0.2 mg/(kg·d)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给药,连续使用7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意识恢复且可进行正常生活活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有明显改善,患者恢复意识,但存在轻度病残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病况无明显改善、出现中重度病残或死亡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2]:表中共设有睁眼、语言以及运动等评分项目,总分在14分以上为正常,7分以下为昏迷,3分以下则认为脑死亡或预后较差。③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2]:表中共设有10个评分项目,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生活能力良好,60分以上表示可独立完成大部分活动,但仍需他人提供一定帮助,40分以上则表明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动。低于此分数则表明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④意识清醒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χ2=4.430,P<0.05),见表1。
2.2两组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的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Barthel指数的对比
3讨论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患者持续昏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其可与阿片受体结合,从而对β-内啡肽产生拮抗作用,以此达到增加缺血区血流量,阻断继发性脑损伤发病过程的治疗目的。该药物同时也可有效提高脑细胞的代谢水平,减轻脑水肿症状,促进患者苏醒[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明纳洛酮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苏醒,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郝学红、黄武等人[5-6]的研究结论也显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几率,从而为患者脑功能的复苏提供必要条件,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予以大剂量纳洛酮进行临床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促使患者尽早苏醒,故值得在该病症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志忠,黄志雄,林启明,等.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21(2):197-198.
[2]陶宁,胡家正.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5,15(2):179-180.
[3]龙新泉,万里飞,龙剑,等.大剂量盐酸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5,23(5):84-86.
[4]廖圣芳,王汉东,陈汉民,等.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醉酒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5,26(4):406-408.
[5]郝学红,冶玉虎.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4,19(27):129-130.
[6]黄武,梁天森,贺云松.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3,18(6):1007-1008.
(收稿日期2015-12-07)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3.043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3-0340-02
*作者简介:王剑(1979—),男,江西樟树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工作。